《认知神经科学》的原文摘录

  • 为了说明空间信息在与意识知觉有关的系统和与运动指导有关的系统中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表征,可以尝试下图的买验。站在一个开阔的空地,让你的朋友在离你6~12米的位置放一个物体。接着让你的朋友朝垂直方向移动,直到你感觉你俩离物体的距离相同,此时让你的用友停下。测量一下你的估计是否准确。现在让你的朋友将物体放在另一个新的位置,同样离你6~12米。准备就绪后,闭上你的眼睛向前走,试着停在物体的位置。再測量一下你的估计是否准确 假设你的表现和一般人相同,你会发现你在两个仼务中的表现有显著的分离( Loomis等,1992)。你可能在第一个任务中估计得相当不准确,低估了你到物体的距离。而在第二个任务中你却估计得很准确。这个结果表明了两种形式的判断存在着分离:一个是知觉的,另一个是肌肉运动的。尽管位置的判断是准确的,但距离的表征却受到知觉的扭曲。我们对距离的知觉是高度压缩的:物体几平总是比它们看上去的要远(或许这是一个“安全”机制,保证我们能做好准备对付近的捕食者?)。但是,正如这个买箍所表明的,我们的运动系统井不会简单地受骗。当我们向一个目标位置移动时,距离的缩成几平不会出现 (查看原文)
    子文东🤪👻 1回复 6赞 2019-11-08 11:38:50
    —— 引自章节:运动控制中的计算问题
  • 在历史的大部分阶段中,人们都太忙碌而无暇思考「思维」的问题。虽然头脑无疑参与所有活动,但生命更多地投入到了更实际的工作之中,如在恶劣环境中求生存、发展农耕和畜牧以使生活更好等。然而,当人类的文明发展到日常的生存不再占据我们的每分每秒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花费心思为同胞们的动机建立复杂的理论。那些尝试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在其中位置的例子包括《Oedipus Rex》(关于父母与儿女冲突本质的古希腊戏剧)、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关于宗教和宇宙本质的理论。人们已经认识到大脑包含了人类的本质,但他们面临一个严重限制:缺少一套系统研究心智的实验方法。 (查看原文)
    黎颍湘 6赞 2021-09-23 14:59:10
    —— 引自章节:历史的视角
  • 同时在法国, Paul Broca报告了可能是史上最著名的神经学案例(图1。8a)。1861年, Broca治疗了位患卒中的男子,这位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讲话。与 Broca先前的观察相一致,这位病人可以说些东西:单词tan。这些病人还经常可以自主讲话,因此,尽管当你问“你叫什么名字”这类问题时,他们只能回答“tan,tan,tan”,他们却可以轻易地数到10或是唱出妇孺皆知的歌曲《祝你生日快乐》。 (查看原文)
    傅博一 3赞 2020-03-16 13:04:20
    —— 引自章节:大脑的故事
  • 每个人都知道注意是什么。它是心理接受信息的过程。它是以一种清晰和生动的形式从同时呈现的几个物体和思维序列中选择一个对象的过程。意识集中与专注是注意的核心。这意味着舍掉某些东西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另外一些,意味着一种真正地与混沌迷惑、眼花缭乱、注意无法集中的状态相对立的条件。(James,1980) (查看原文)
    WYC 2赞 2022-02-25 17:34:09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注意与意识
  • 理解他人的情绪需要自己模仿这种情绪。而在这个模仿的过程中,人们在某种程度上也经历了这些情绪。这个结论意味着情绪在共情和心理理论中起作用。 (查看原文)
    WYC 2022-05-14 21:01:13
    —— 引自章节:第九章 情绪
  • 像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这样的精神疾病意味着个人心理功能的大幅度损坏。这些精神疾病影响了病人行为的几乎所有方面。他们的问题很可能并非某个简单的生理机制出了问题。更有可能是各种生理机制之间微妙作用之后的结果,而这些生理机制则反映了病人的内在倾向和他们个人特有的经验。 认知神经科学最令人信服的特征之一是,它可以为与严重精神疾病相关联的功能缺陷提供新的启示。简单的神经心理学描述不能帮助我们充分理解这些疾病。精神分裂症不能被看做是颞叶或额叶的问题;而是由分布广泛的皮质和皮质下系统认知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例如,一些脑成像研究表明(图1,PET揭示精神疾病患者的异常血流模式(a)精分裂症病人前额叶代谢过高。那些相关任务导致健康被试在这个脑区里血流量增加异常被特别标记了出来。在这个研究中,被试参与一个持续的听觉分辨任务。与控制者被试(上)相比,精神分裂症病人(下)对追踪剂的吸收率低很多。(b)控制组和抑郁症被试的静息血流量。彩色区域以左半球外侧前额叶为中心分布。),精神分裂症者额叶(尤其是额叶外侧区域)不活跃。他们在失去工作记忆能力和自我抑制能力后,就更加依赖后部皮质的活动。他们可能更易分心,因此不能抑制无关的表征(如持续性幻觉)。 另一方面,抑郁症患者则倾向于在与工作记忆相关的前额叶区域以及在与情感性记忆产生相关的区域表现出过多活动。这种情形在抑郁症患者身上长时间保持,并使他们沉浸在强烈的情感之中。一个正常人觉得是中性或只是轻度恼人的情境,在他们那里会被放大,并且常常会觉得是极度不愉快的。抑郁症者不能从这种情境中摆脱出来,一种由不恰当的躯体标识支持的想法或强迫观念会保持下来。 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看,我们就可以理解治疗精神疾病最具灾难性的神经外科手术——额叶切除术——的后果了(Valenstein,1986)。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药物治疗出现以前,心理治疗机构... (查看原文)
    流月未央 1赞 2023-07-18 15:02:29
    —— 引自章节:第十四章 社会认知
  • Specifically, when we decide whether an adjective is self-descriptive, we rely on self-perceptions that are summaries of our personality traits rather than considering various episodes in our lives. In contrast, when making judgments of other individuals, we often focus on specific instances in which the person might have exhibited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djective. (查看原文)
    妖妖 2014-12-14 08:22:52
    —— 引自第567页
  • Judgments about the self are somewhat unique because, although the richest possible database is available, this process is often inaccurate. A wide range of behavior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ople often have unrealistically positive self-perceptions. We often view ourselves through rose-colored glasses. Regions within the frontal cortex may work together to permit a focus on positive aspects of the self without deviating too far from reality. (查看原文)
    妖妖 2014-12-14 08:22:52
    —— 引自第567页
  • Evolutionary pressures have calibrated our accuracy to the level that is high enough to allow us to deal well with others, but not so high that we weigh everyone else's interest equal to our own, thus putting our generic future at risk Empathic accuracy refers to a perceiver's accuracy in inferring a target perso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Total strangers achieve an empathic accuracy score of about 20%, but among close friends it is about 30% of the time; between spouses, empathic accuracy is 30-35%. (查看原文)
    妖妖 2014-12-14 08:22:52
    —— 引自第5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