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马克斯·韦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Wissenschaft als Beruf und Politik als Beruf
译者: 钱永祥
出版年: 2010-9
页数: 340
定价: 3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韦伯作品集(2010版)
ISBN: 9787549500529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Wissenschaft als Beruf und Politik als Beruf
译者: 钱永祥
出版年: 2010-9
页数: 340
定价: 3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韦伯作品集(2010版)
ISBN: 9787549500529
内容简介 · · · · · ·
这套《韦伯作品集》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出版的《新桥译丛》中精选出来的十余种韦伯论著组成,即包括了韦伯“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以及“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系列的全部著述,囊括了这位学术大师一生的思想与研究精髓。《学术与政治》包括了韦伯小传、韦伯的政治关怀、韦伯的学术、增订版序钱永祥、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等。
学术与政治的创作者
· · · · · ·
-
马克斯·韦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钱永祥,1949年生于兰州,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黑格尔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旁及动物伦理学。著有《在纵欲与虚无之上》等,译有《学术与政治》、《动物解放》等。
目录 · · · · · ·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韦伯作品集》导论
导论一 韦伯小传
导论二 韦伯的政治关怀
导论三 韦伯的学术
增订版序 钱永祥
译例
学术与政治
导言 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
第一章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第二章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附录
附录一 韦伯两篇演讲发表的日期
附录二 韦伯论学者与政治家
· · · · · · (收起)
总序二 苏国勋
《韦伯作品集》导论
导论一 韦伯小传
导论二 韦伯的政治关怀
导论三 韦伯的学术
增订版序 钱永祥
译例
学术与政治
导言 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
第一章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第二章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附录
附录一 韦伯两篇演讲发表的日期
附录二 韦伯论学者与政治家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可见,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如果年轻学者请教一些做讲师的意见,对他给予鼓励几乎会引起难以承担的责任。如果他是名犹太人,我们自然会说“Lasciate ogni speranza”(放弃一切希望)。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页 -
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我们最伟大的艺术卿卿我我之气有余而巍峨壮美不足,这绝非偶然;同样并非偶然的是,今天,唯有在最小的团体中,在个人之间,才有着一些同先知的圣灵(pneuma)相感通的东西在极微弱地搏动,而在过去,这样的东西曾像燎原烈火一般,燃遍巨大的共同体,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如果我们强不能以为能,试图“发明”一种巍峨壮美的艺术感,那么就像过去20年的许多图画那样,只会产生一些不堪入目的怪物。如果有人希望宣扬没有新的真正先知的宗教,则会出现同样的灵魂怪物,惟其后果更糟。学术界的先知所能创造的,只会是狂热的宗派,而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共同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理想国·韦伯作品集(2010版)(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支配社会学》《古犹太教》
等
。
喜欢读"学术与政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学术与政治"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9.3
-
-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9.4
-
- 中国的宗教 8.7
-
- 法律社会学・非正当性的支配 9.3
-
- 经济与社会(第一卷) 9.1
-
- 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 9.0
-
- 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第4版) 9.5
-
- 理性化与官僚化 8.5
-
- 古犹太教 8.5
学术与政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9 条 )




《以学术为业》读书笔记
月初跟我导聊起读博的事,我导问我是一时兴起还是审慎的考虑过了,我说是后者,我导就让我先去读韦伯的《以学术为业》。读完以后写了这篇读书笔记给他,我导说“一些核心观念的概念还没有理解到位”。我导的意思似乎是,“业”在这篇文章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安身立命的职业,二...
(展开)

在不知有神也不见先知的时代,以强健的精神面对现代性的宿命
20 世纪伊始,在新思想的不断翻涌中,一场世界大战让人们从兴奋陷入迷茫。尽管早有先兆,欧洲人对于启蒙理性的迷梦,从这时起开始正式坠落。战败的德国,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经历了一次大溃败,潜藏的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这个国家的年轻一代急切地想要寻求答案。1917 年 11 月 7 ...
(展开)
论坛 · · · · · ·
如何理解第204页物的因素:行政工具一节 | 来自牵着熊猫上街 | 2018-06-07 09:23:40 | |
P151是否有个病句? | 来自甫志高 | 2013-10-03 01:00:0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5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9.3分 3860人读过
-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4)9.5分 86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9)9.4分 325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9)9.2分 119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别人推荐或自己发现的轻松阅读书单~之一 (CRO007)
-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书单 (哦)
-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书单 (看理想)
- 豆瓣五星图书【社会学】 (爱玛·包法利)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3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学术与政治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軒轅鍾書 2016-02-09 12:16:37
译本过于追求“信”,外加感觉有些词是台湾用词,有些词读来生涩。学术的目的,着实就是除魅,让自己免于蒙昧。而政治,也得区别于行政,行政只需执行而政治家则需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而不仅仅只是为了糊口。
2 有用 小闹钟 2021-02-01 15:31:34
韦伯在他的《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希望将科学追求的那种必要的非个人性视作学者的根本。因而学者就像是混沌中孤独的灯塔,像英雄那样在混乱的现实中守护并发掘超越个人的、理性持久的价值。虽然这的确是一种理想的学术生活方式,但是我确实喜欢不起来... 即使科学的核心价值是以精确的语言构建主体间的世界,但对它的理解诠释仍然建立在个人感官之上,因而也必然包含人的价值判断。科学的事业,还应该包含对现实事物的一种激... 韦伯在他的《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希望将科学追求的那种必要的非个人性视作学者的根本。因而学者就像是混沌中孤独的灯塔,像英雄那样在混乱的现实中守护并发掘超越个人的、理性持久的价值。虽然这的确是一种理想的学术生活方式,但是我确实喜欢不起来... 即使科学的核心价值是以精确的语言构建主体间的世界,但对它的理解诠释仍然建立在个人感官之上,因而也必然包含人的价值判断。科学的事业,还应该包含对现实事物的一种激动的肯定,以精确和激情去勾勒世界的惊奇、精彩的平凡性。它不应该仅仅呼唤某个非个人的永恒,更需要肯定世界所需要的那种必要的慷慨。它并不一定需要一套祛魅叙事以否定世俗的人,相反,它更有必要对世俗世界作出精确而积极的回应。 (展开)
1 有用 忙莽鸡 2013-05-26 13:54:47
印象深的是最后讲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那部分,其他地方感触不多。译文尚好。
5 有用 阿当 2016-09-15 15:59:42
“在学术领域中,只有纯粹献身于事业的人,才有‘人格’可言。”——马克斯·韦伯
1 有用 zh 2017-02-28 22:04:33
时隔一年再读,韦伯说的确实对,但那种“对”,是书面场合的political correctness,是应然层面的理想型,而不是"Yes,I can."的对勇气的召唤,不是一种开放性的探求。韦伯,给人的感觉总是矛盾,拘谨,少有洒脱感,对于迫切渴求希望鼓舞的人(自然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错误的探求,是一种失之轻浮的劣根性)来说,太过于凝重了。或许这是时代氛围所致,或许是作为读者的我还太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