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某同学一直不来我处取书,于是我翻完了……
书名曰《鲁迅批判》,实际上行文还是很温和的,批鲁迅的人从来不少,但像李长之这么有理有据的还真不多。李长之对鲁迅文章档次的定位见仁见智,但由成长环境谈及鲁迅性格乃至行文,这一系列推论还是很精当的。从前我们将他摆到了神位之上,却丝毫没有考虑过他也是活生生的人,推崇也罢厌恶也罢,鲁迅永远是近现代文学无法越过的一个图腾,而这部相对公允的“批判”,自也应有其一席之地。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大家小书”系列的作者,大多被打成过右派,还真是厉害了谁的国……
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年级尚小,大概也能理解。但是读完了,对这个老头的爱又多了几分。有一句话说得尤其好——他对生活,是太贴近太迫切了,所以不能无视,只能愤怒,只能激越。
不比后来写的司马迁和李白
要是我本科卒论能信笔洒脱至此就好了……
青涩。不可替代(历史亲历者的感受,鲁迅在世时)不可抹杀(精神分析法分析)卓然独立(第一部系统研究的著作) 印象式批评,诗化,戏剧化小说被认为结构不完整 李长之以精神分析来分析鲁迅,说他对生活是急迫的,太直面生活,因而是病态的
第一本成体系的鲁迅评论所以很有历史意义啦。里面有两处关于性别很搞笑的话。haha
相較現在的學術論文,我更喜歡以前這樣的文字呀。裏面一些觀點不乏有理,尤其對於魯迅性格分析的部份。覺得要去把手頭的魯迅先生的雜文集讀完。
批评不是说坏话,而是说一些真话。作者亲历那个时代,有精神分析的解读,批评家的风骨不虚美不隐恶。进化论,生物学,人要生存下去,在奚落和讽嘲下,加上执拗的反抗性构筑了鲁迅之为鲁迅。李认为鲁迅八篇小说具有永久的价值: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伤逝、离婚。还有具有天才式创作类型的乃是杂感文。鲁迅灵魂深处的粗梳、枯燥、荒凉、黑暗、脆弱、多疑、善怒,成了一个永久战斗的诗人。
2011.10
李长之二十五岁的作品,难得的是有对鲁迅直接批评的文字,大胆直接富有锐气,但是断语也有很多,还是偏于印象感觉式的评论。把作者和作品叠合起来写有传记文学的性质,读起来现在看来有点不伦不类,但在当时却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
“农民性”。
“你也敢批判鲁迅”、“鲁迅是能批判的吗”、“就冲你批判鲁迅这点就该死。”某位队长对作者李长之说的话。
中国传统文论+康德-精神分析。审美判断力。浪漫/现实-讽刺/抒情。本质+历史。鲁迅写农村长于写城市。对鲁迅精神内质的分析。杂文性与风格论。李长之太牛了。
潇洒
作为中国第一本鲁迅研究著作,具有开山的意义。因写作时间限制,没有涉及《故事新编》的内容。通篇是对鲁迅的判断,在后人和日本学者著作的对比下无法称为“分析”。前在的“文如其人”观,限制了对鲁迅小说叙述的分析,直接将时代、作者、文本相互印证。前后多有小矛盾,但大部分判断不无道理。作者受限于年龄和学识以及时代,对鲁迅哲学思想和艺术技巧的探究受限于自己的学识和文本感受力。但作者为人颇有知识分子风骨。
说鲁迅擅长写乡土,拙于写都市;鲁迅不世故,锐感力太强;鲁迅太"内倾",太缺乏“组织能力”,这是他不能写长篇小说的两个原因;鲁迅是诗人和战士,但思想不成体系,做不了思想家和哲学家。以上观点都没错。但他认为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肥皂》“坏到不可原谅”,《药》是失败之作,《狂人日记》的成就次于《风波》《离婚》,恕我不敢苟同。作为鲁迅研究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专著,唯一经过鲁迅批阅的批评鲁迅的专著,该书在文鲁迅研究史上有其价值,但就作品本身的水准而言,已经被后世鲁研界诸多作品甩出N条街。
引人入胜,一个晚上熬夜读完的,很有才情的学术著作。
简而言之作者的观点认为鲁迅以其特有的风格教会了年轻人思考,但是又因其特有的风格给了年轻人一种偏向性的,不深刻的思考。
2019.4.21,大栅栏page one书店,第一次站着翻完一本书。身后一群推广VIVO手机的妹子叽叽喳喳,不明白定位这么有逼格的书店为啥要有这种推广活动,挣不了几个钱,还特别掉身价。
> 鲁迅批判
2 有用 七紫三羊不应 2012-04-26 23:10:36
某同学一直不来我处取书,于是我翻完了……
5 有用 K.J 2018-08-07 22:38:49
书名曰《鲁迅批判》,实际上行文还是很温和的,批鲁迅的人从来不少,但像李长之这么有理有据的还真不多。李长之对鲁迅文章档次的定位见仁见智,但由成长环境谈及鲁迅性格乃至行文,这一系列推论还是很精当的。从前我们将他摆到了神位之上,却丝毫没有考虑过他也是活生生的人,推崇也罢厌恶也罢,鲁迅永远是近现代文学无法越过的一个图腾,而这部相对公允的“批判”,自也应有其一席之地。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大家小书”系列的作者,大多被打成过右派,还真是厉害了谁的国……
3 有用 事多疲狸 2013-09-05 15:11:04
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年级尚小,大概也能理解。但是读完了,对这个老头的爱又多了几分。有一句话说得尤其好——他对生活,是太贴近太迫切了,所以不能无视,只能愤怒,只能激越。
1 有用 叟咬叟 2016-09-30 09:14:35
不比后来写的司马迁和李白
1 有用 俱往矣 2018-03-22 12:39:17
要是我本科卒论能信笔洒脱至此就好了……
1 有用 不响 2020-03-25 10:40:37
青涩。不可替代(历史亲历者的感受,鲁迅在世时)不可抹杀(精神分析法分析)卓然独立(第一部系统研究的著作) 印象式批评,诗化,戏剧化小说被认为结构不完整 李长之以精神分析来分析鲁迅,说他对生活是急迫的,太直面生活,因而是病态的
0 有用 大明明 2012-05-30 22:46:32
第一本成体系的鲁迅评论所以很有历史意义啦。里面有两处关于性别很搞笑的话。haha
1 有用 蔚宇🦥🌱 2015-05-31 16:58:39
相較現在的學術論文,我更喜歡以前這樣的文字呀。裏面一些觀點不乏有理,尤其對於魯迅性格分析的部份。覺得要去把手頭的魯迅先生的雜文集讀完。
0 有用 皓月 2021-10-17 00:21:48
批评不是说坏话,而是说一些真话。作者亲历那个时代,有精神分析的解读,批评家的风骨不虚美不隐恶。进化论,生物学,人要生存下去,在奚落和讽嘲下,加上执拗的反抗性构筑了鲁迅之为鲁迅。李认为鲁迅八篇小说具有永久的价值: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伤逝、离婚。还有具有天才式创作类型的乃是杂感文。鲁迅灵魂深处的粗梳、枯燥、荒凉、黑暗、脆弱、多疑、善怒,成了一个永久战斗的诗人。
0 有用 bearhu 2015-09-18 11:24:08
2011.10
0 有用 桃乐丝Janine🍑 2023-10-21 10:36:55 广东
李长之二十五岁的作品,难得的是有对鲁迅直接批评的文字,大胆直接富有锐气,但是断语也有很多,还是偏于印象感觉式的评论。把作者和作品叠合起来写有传记文学的性质,读起来现在看来有点不伦不类,但在当时却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
0 有用 九路巴士夜间线 2023-10-11 16:35:38 广东
“农民性”。
0 有用 在我的死的彼岸 2023-12-06 18:58:48 湖南
“你也敢批判鲁迅”、“鲁迅是能批判的吗”、“就冲你批判鲁迅这点就该死。”某位队长对作者李长之说的话。
0 有用 к. 2022-07-21 23:10:09
中国传统文论+康德-精神分析。审美判断力。浪漫/现实-讽刺/抒情。本质+历史。鲁迅写农村长于写城市。对鲁迅精神内质的分析。杂文性与风格论。李长之太牛了。
0 有用 雷荔枝 2022-12-02 11:11:39 北京
潇洒
0 有用 湔洗 2022-09-29 18:20:19 北京
作为中国第一本鲁迅研究著作,具有开山的意义。因写作时间限制,没有涉及《故事新编》的内容。通篇是对鲁迅的判断,在后人和日本学者著作的对比下无法称为“分析”。前在的“文如其人”观,限制了对鲁迅小说叙述的分析,直接将时代、作者、文本相互印证。前后多有小矛盾,但大部分判断不无道理。作者受限于年龄和学识以及时代,对鲁迅哲学思想和艺术技巧的探究受限于自己的学识和文本感受力。但作者为人颇有知识分子风骨。
0 有用 富而可求 2022-10-02 19:08:13 广东
说鲁迅擅长写乡土,拙于写都市;鲁迅不世故,锐感力太强;鲁迅太"内倾",太缺乏“组织能力”,这是他不能写长篇小说的两个原因;鲁迅是诗人和战士,但思想不成体系,做不了思想家和哲学家。以上观点都没错。但他认为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肥皂》“坏到不可原谅”,《药》是失败之作,《狂人日记》的成就次于《风波》《离婚》,恕我不敢苟同。作为鲁迅研究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专著,唯一经过鲁迅批阅的批评鲁迅的专著,该书在文鲁迅研究史上有其价值,但就作品本身的水准而言,已经被后世鲁研界诸多作品甩出N条街。
0 有用 不眠飞行 2014-12-28 00:50:16
引人入胜,一个晚上熬夜读完的,很有才情的学术著作。
0 有用 Tnail13 2014-04-08 16:13:28
简而言之作者的观点认为鲁迅以其特有的风格教会了年轻人思考,但是又因其特有的风格给了年轻人一种偏向性的,不深刻的思考。
0 有用 可儿爷 2019-04-21 23:37:43
2019.4.21,大栅栏page one书店,第一次站着翻完一本书。身后一群推广VIVO手机的妹子叽叽喳喳,不明白定位这么有逼格的书店为啥要有这种推广活动,挣不了几个钱,还特别掉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