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家小书: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该书取自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沿着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虽然事过境迁,但作者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仍然充满活力,值得借鉴。
乡土中国的创作者
· · · · · ·
-
费孝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目录 · · · · · ·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乡土中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乡土中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乡土中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16 条 )
乡土中国分章节总结:整理&引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乡土本色:礼俗社会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 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 因此我们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7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9.2分 135028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9.1分 16861人读过
-
每满99减40,满108送餐垫
-
人民出版社 (2008年)9.3分 14757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9.3分 625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宪政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 (木暮阡陌)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大家小书 (白露@思勉)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Ⅳ) (湖山雨谷)
- 金融博物馆书院2012年10-12月推荐书单 (金融博物馆书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乡土中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红豆糯米团 2012-10-18 09:59:29
深入浅出
2 有用 麦子 2016-06-29 23:22:41
又是王小波推荐的作家。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期看的最有收获的闲书。语言浅显易懂,结构推进有序,通篇的讲道理也看得进去。从中学到了很多中国和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受益匪浅。成书至今七十年过去了,中国变化翻天覆地,受西方思想冲击和“帝国主义的腐蚀”,最最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改变,现在看来这本书也丝毫没有过时。从中明白了延续至今中国为什么尊老,为什么年龄不是隐私,为什么中国人感情含蓄。我们学习外语,看... 又是王小波推荐的作家。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期看的最有收获的闲书。语言浅显易懂,结构推进有序,通篇的讲道理也看得进去。从中学到了很多中国和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受益匪浅。成书至今七十年过去了,中国变化翻天覆地,受西方思想冲击和“帝国主义的腐蚀”,最最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改变,现在看来这本书也丝毫没有过时。从中明白了延续至今中国为什么尊老,为什么年龄不是隐私,为什么中国人感情含蓄。我们学习外语,看外国人写的小说,看美剧,接受女权和平等教育,学习西方的制度,受西方文化形象太深,是不是反而缺少对自己文化的思考呢? (展开)
0 有用 红石磨坊 2012-08-27 16:14:29
某些道理不敢苟同,大多数阐释让人受益匪浅
0 有用 人去月无聊 2014-04-22 22:16:47
2011.6.13当当
1 有用 萨库拉 2011-10-14 23:42:44
精辟,好看,醍醐灌顶。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在礼崩乐坏的今天看来更别有一番唏嘘。
0 有用 湖山雨谷 2024-10-03 14:03:14 山东
作者用“差序格局”总结了中国社会复杂而又独特的人际网,就如同“水波纹”一样,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就越推越薄。这样就形成了差序。
0 有用 舒戾 2024-09-06 21:27:43 北京
前几年坐飞机拿出来读,没看完搁置了,最近重读 读到后面才觉得是有点学术味道的
0 有用 clementine 2024-06-08 10:31:07 贵州
年初读的,来补个标。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对于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情况应该都有所感触,但能把这些情景深挖并作出思考和合理解释实为难得和有意义,这也是社会学的魅力所在。
0 有用 须臾 2024-05-20 14:23:44 北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思维,生活方式,权力结构。
0 有用 用户284576888 2024-03-24 21:39:14 内蒙古
摘抄做了很多。这个社会从乡土中来,很多东西是不会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