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的门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K 2015-02-08 18:27:12

    鲁迅研究室初期有八大顾问:王瑶,唐弢,孙用,杨霁云,戈宝权,曹菁华(疑为曹靖华之误)

  • 1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7-03-20 22:16:38

    非常好的一本文学与文化评论集子,但巴黎那个部分多余了应该删去。对王小波的理解很有见地。评介绍兴会馆时期的鲁迅之作更是将一个甘为“中间物”的半明半暗于传统和现代间的矛盾的学人心态写得极生动。孙郁老师一直以鲁迅为坐标警惕学院的匠气对自己的腐蚀,他虽常说自己的文字无非是些面目可憎的东西,然在我这个读者看来,却是跳脱了体制话语的束缚而自成风致的,且分明能透出一个“学者的人间情怀”。

  • 1 季米 2015-03-19 17:20:37

    这书涉及内容很广泛,个人比较喜欢王小波、汪曾祺、新京派的那几篇,这是必须有真正的理解写得出来,法国一篇因为去过看了也是很亲切,其他基本上都是围绕五四一代的思想发挥,透出一个“学者的人间情怀”。新京派一篇简评了止庵、杨小洲、谢其章、刀儿登等人的写作。

  • 0 红叶@提不起劲 2011-09-27 15:07:18

    喜欢那段对王小波的评论

  • 1 樹君 2012-04-18 14:01:08

    几近专业评论,有关怀有功底,虽则我不是特别有感觉。最好的是王小波和老舍那两篇,这真正读到入肉才写得出来。法国那篇没什么意思,翻翻就是。其他基本上都是围绕五四一代的思想发挥,只是他绕来绕去都是阐述基本问题,没有新的东西,所以为什么他自己说这本书要叫走不出的门呢?寄望于以后比他出色的青年才俊咯。

  • 0 蔚藍 2018-11-08 18:57:59

    对周氏兄弟,尤其是鲁迅,认识得很深,见解敏锐。不过失之文气略重。

  • 0 暗夜 2011-03-13 11:09:03

    在郑州火车站看的

  • 0 大糖果的 2012-07-30 08:37:34

    看这本书,断断续续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每拿起书来,都会觉得爱不释手。无论是看一页还是几页,都能马上进入角色,以为自己就是作者了,以为自己就在和作者笔下的鲁迅等民国文人或是后来的王小波在一起了,或是说话,或是只是看着他们的举动。Now, 08:37, July 30th, 2012。

  • 0 smiling_fish 2012-03-07 10:34:28

    我被封面跟题目迷惑了,或许题目应该改成鲁迅和他的朋友们╭(╯^╰)╮

  • 0 鬼马 2011-04-27 12:44:20

    “他曾让陈师曾为自己刻了一封印,取名“俟堂”,即等死的意思……一个既悲观,又能拿自己开涮的人,生活中是个什么样子呢?他喜欢吸烟,酒也喝一些的。重要的是对书籍有种特殊的趣味,那些苦寂的日子因为此而泛出了几丝色彩。”

  • 0 刘吃 2022-06-03 22:59:52

    再喜欢一个作家,读他的书五本也就够了。体系思路文笔整体不会起伏太大,作家再博学,也走不出自己的围城。孙郁老师太高产,我看读的差不多了

  • 0 南鑫 2019-04-15 17:57:16

    鲁迅之外的世界,其实恰恰闪烁着现代知识分子的话题,他们与鲁迅传统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鲁迅的开放性,已是一个事实,从鲁迅之外的景观里考释现当代文化的流脉,也许对未来的研究者更有引力~~

  • 0 棠梨煎雪 2021-08-06 16:31:36

    喜欢孙郁老师写的新京派,汪曾祺和王小波。

  • 0 没完没了 2013-08-11 22:03:31

    觉得写得有点浅,范儿倒是够了,但是就是挠了个痒痒,不痛快

  • 0 松鼠吃松子 2023-11-22 23:03:12 吉林

    心有点儿莫名的急躁,书柜里再次拣起《走不出的门》,隔了一年多,翻开夹着纸条的页码接着往下看 101页 起手删掉了一直犹豫,玩了一月多的游戏。 2023年11月22日 雪夜,一气读完剩下三章。大为畅快!非常棒非常棒的书!有学识,有情感,有温度!

  • 0 will 2013-09-28 20:54:57

    民国文人的历史很丰富,也很丰满,以前课本中所谓的某某家的形象被还原,使之有了更多的人味

  • 0 女人咖啡 2011-08-19 18:59:44

    终于看完了,但还要有时间再看一回,里面的叙述真的要很净心去体会、去消化才是。

  • 0 逸羁归客 2022-09-22 22:38:44 山东

    一个研究者为他研究的人和物笼罩,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悲剧!沉浸在老京派的调调里不能自拔泯没了时差——耙梳轶闻,荒废义理。自诩士大夫一分子,画地自牢。在认知茧房或者信息边界内反思、呐喊,悲矣! 夜雨修竹铜雀深, 烂柯削色可听闻。 谶谣播转两朝事, 刀笔凋零七士心。 雁塞日熏归倦鸟, 绣堂花醉怨清臣。 故知已作猢狲散, 西渡何人钓渭滨。

  • 0 忧伤的奥利奥 2013-04-09 12:23:58

    知识分子的那些事,适合喜欢他们的人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