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法律和自由总是矛盾的,无法解决。过度法律化会套牢我们,使我们对它产生深深的依赖感,最终将贬低人类的尊严。
美国老百姓被繁杂的法律套牢,中国老百姓则一个个出于自私以人权为幌子不断违法,而按闹分配的大环境下没有执法部门敢于执法。美国毁于法制,中国毁于没有法制。。。冈萨雷斯案。。。警察主动承担保卫义务,放弃不保卫人民的权利,迫使人民放弃持枪上街的权利
和娃一起读,娃说:“多么脑残的法律啊~~~”。我得先评估一下,是让他接触多元的思维好,还是直接告诉他是非好。
不信任战胜理智,到法律威胁,到希望通过重建权威结构贯彻事实价值观……更多像经验体悟,改一改就可以变成优秀的《给成功政治家的100条忠告》。当然里面的事例还是很怂的,如果能给个案例出处就好了。
作者有点矫枉过正,但是也有他的道理。滥讼的确是个问题。
描述并批判美国法制体系的官僚化倾向与经济低效益,观点有些偏颇,忽略了法律对稳定社会秩序的示范效应,以及它对政治权力的制衡作用。
“美国特色”的突出特征便是对社会流动而非身份的信仰。
在法与理之间找平衡,恶法害人啊
法律并不万能,被束缚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梦魇
没缘分的书,没看完就还了 翻译腔好重
于我而言真的有些晦涩。。。。。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理解美国的民主。很好读。
正文翻译的很好,可惜题目还值得商榷一下
篇幅可以精简50%
Life without lawyers...
描述了现象,提出了方案
对于基本上不读法律类书籍的我来说,算是点化了些许,我们都在说美国法律有多好多完善,但其他它也有过了那个“度”的一面,自由和核心价值意味着什么,有时候,过犹不及
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不得不感慨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美国的法治并不像我们道听途说的那么美好,此书中披露的美国社会在私法领域(普通法系似乎无公私法之分所以书中也没这么说,但表达的意思应该没错)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权利革命”,人人都能“以任何荒唐的理由”发起针对其他公民的诉讼,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己的权利成了人们压榨其他人的权力;在公法领域,处于美国人对权威的“过度反应”,官员的决策权被各种繁密的法律剥夺殆尽,人不再是能动的决策主体、无法发挥自身的专业作用(比如法官驳回不合理诉讼请求、教师管束违纪儿童)而成为国家法律框架的一个螺丝钉,整个官僚系统墨守成规了无生气。两党竞争不但没能促进两党争相办好事,还促使两党中在野的一党不择手段让执政党办不成事。
用了一天多的时间,读完这本小书,对法律风险、官僚化,与大洋彼岸深有同感。躲避于僵死的规则之下,不敢面对责任,动辄得咎,何尝不是我们官僚体制的特点。挥舞权利大旗,假公平之政治正确,以谋个人私利,不信任他人,宁损人而共沉沦,也不愿稍让利以谋合作。在法治建设之下,我们同样应当清楚,法律本身无法作为目的,其只是社会的底线。社会的道德及价值惟赖我们人自身,能够自由的做出决断,对自身及社会负责任。而要想实现这种健康社会,则必须相信权威,以划定法律之边界,让人们可以有一个自由决定的领地。
> 无法生活
1 有用 伊卡洛斯 2011-10-25 17:21:34
法律和自由总是矛盾的,无法解决。过度法律化会套牢我们,使我们对它产生深深的依赖感,最终将贬低人类的尊严。
2 有用 ომომ 2018-02-17 15:33:23
美国老百姓被繁杂的法律套牢,中国老百姓则一个个出于自私以人权为幌子不断违法,而按闹分配的大环境下没有执法部门敢于执法。美国毁于法制,中国毁于没有法制。。。冈萨雷斯案。。。警察主动承担保卫义务,放弃不保卫人民的权利,迫使人民放弃持枪上街的权利
2 有用 眉间尺 2012-06-03 20:04:13
和娃一起读,娃说:“多么脑残的法律啊~~~”。我得先评估一下,是让他接触多元的思维好,还是直接告诉他是非好。
1 有用 绯菜 2013-09-08 23:04:06
不信任战胜理智,到法律威胁,到希望通过重建权威结构贯彻事实价值观……更多像经验体悟,改一改就可以变成优秀的《给成功政治家的100条忠告》。当然里面的事例还是很怂的,如果能给个案例出处就好了。
1 有用 尹智龙 2017-06-13 12:43:53
作者有点矫枉过正,但是也有他的道理。滥讼的确是个问题。
0 有用 柏林苍穹下 2012-12-18 23:32:23
描述并批判美国法制体系的官僚化倾向与经济低效益,观点有些偏颇,忽略了法律对稳定社会秩序的示范效应,以及它对政治权力的制衡作用。
0 有用 沈昆默 2012-07-13 11:38:04
“美国特色”的突出特征便是对社会流动而非身份的信仰。
0 有用 苏南 2011-06-10 13:26:08
在法与理之间找平衡,恶法害人啊
0 有用 s 2011-09-26 18:43:37
法律并不万能,被束缚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梦魇
0 有用 Titanium 2012-04-27 14:19:03
没缘分的书,没看完就还了 翻译腔好重
0 有用 sshuey 2014-07-28 11:51:00
于我而言真的有些晦涩。。。。。
0 有用 christnaguo 2013-03-15 11:58:07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理解美国的民主。很好读。
0 有用 独孤云平 2011-12-01 20:45:51
正文翻译的很好,可惜题目还值得商榷一下
0 有用 绿色🍇 2012-12-06 20:12:51
篇幅可以精简50%
0 有用 319 2013-05-10 11:28:17
Life without lawyers...
0 有用 呼噜斯基 2023-09-04 15:55:45 北京
描述了现象,提出了方案
0 有用 ciayo 2012-10-15 22:13:07
对于基本上不读法律类书籍的我来说,算是点化了些许,我们都在说美国法律有多好多完善,但其他它也有过了那个“度”的一面,自由和核心价值意味着什么,有时候,过犹不及
0 有用 bogo 2013-10-21 14:35:59
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0 有用 Another℡ 2013-02-22 19:47:17
不得不感慨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美国的法治并不像我们道听途说的那么美好,此书中披露的美国社会在私法领域(普通法系似乎无公私法之分所以书中也没这么说,但表达的意思应该没错)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权利革命”,人人都能“以任何荒唐的理由”发起针对其他公民的诉讼,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己的权利成了人们压榨其他人的权力;在公法领域,处于美国人对权威的“过度反应”,官员的决策权被各种繁密的法律剥夺殆尽,人不再是能动的决策主体、无法发挥自身的专业作用(比如法官驳回不合理诉讼请求、教师管束违纪儿童)而成为国家法律框架的一个螺丝钉,整个官僚系统墨守成规了无生气。两党竞争不但没能促进两党争相办好事,还促使两党中在野的一党不择手段让执政党办不成事。
1 有用 木南 2020-08-20 20:37:24
用了一天多的时间,读完这本小书,对法律风险、官僚化,与大洋彼岸深有同感。躲避于僵死的规则之下,不敢面对责任,动辄得咎,何尝不是我们官僚体制的特点。挥舞权利大旗,假公平之政治正确,以谋个人私利,不信任他人,宁损人而共沉沦,也不愿稍让利以谋合作。在法治建设之下,我们同样应当清楚,法律本身无法作为目的,其只是社会的底线。社会的道德及价值惟赖我们人自身,能够自由的做出决断,对自身及社会负责任。而要想实现这种健康社会,则必须相信权威,以划定法律之边界,让人们可以有一个自由决定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