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著名設計師松田行正以圓形和四方形為主題,彙集81組520個圖案,包括與西洋煉金術相關的護符、宇宙圖像、中國和日本古代的護符、20世紀前衛藝術與具象詩的作品,還有很多與文字相關的圖案,編織成語言和符號交錯的迷宮群,既是前衛的視覺衝擊,也透露出濃厚的象徵氛圍。
作者简介 · · · · · ·
编著 松田行正 Matuda Yukimasa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7395906/
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生于1948年,中央大学法学部毕业,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对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在书柜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义及说话形式的书籍设计。”著有:《圆与方》《零ZEЯRO》《中速MODERATO》《圆盘物语》《开始物语》《眼的冒险》《眼球谈/月球谈》《绝景万物图鉴》《lines:线的事件簿》《code:文本与图像》《和力》《设计者的颜色书》《设计者的颜色表》等。
解说 向井周太郎Mukai Shutaro
1932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商学部,留学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师从马克斯•比尔(Max Bill)、马克斯•本泽(Max Bense)、弗里茨•艾西亚(Fritz E...
编著 松田行正 Matuda Yukimasa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7395906/
日本著名的艺术指导/平面与书籍设计师,生于1948年,中央大学法学部毕业,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对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在书柜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义及说话形式的书籍设计。”著有:《圆与方》《零ZEЯRO》《中速MODERATO》《圆盘物语》《开始物语》《眼的冒险》《眼球谈/月球谈》《绝景万物图鉴》《lines:线的事件簿》《code:文本与图像》《和力》《设计者的颜色书》《设计者的颜色表》等。
解说 向井周太郎Mukai Shutaro
1932年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商学部,留学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师从马克斯•比尔(Max Bill)、马克斯•本泽(Max Bense)、弗里茨•艾西亚(Fritz Eicher)、马尔多纳多(Maldonado)、贡林格(Eugen Gombringer)等人。1963年起,在乌尔姆造型学院与汉诺威大学的工业设计研究所任特别研究员,从事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留德期间,参与本泽主持的斯图加特学派的交流活动,开始发表具象诗。1967年参与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创建,展开独特的设计教育,1972年成为该学科主任教授。从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的角度,继续从事欧美与日本设计、艺术史的评论研究,投入“开=闭<抑为正=负、+=->的空间椅子”的设计与具象诗的创作等,活跃于各领域间。担任国际性设计学杂志《form-diskurs》及国内外多家学术杂志的编委。著有:《设计的原点》《形状的意指》《现代设计事典》《记号帝国》《衾被》等。
翻译 黄碧君
1973年生。辅仁大学日文系、日本东北大学日本文学硕士。现为自由工作者。译有:《零ZEЯRO》《非设计不生活》《巴黎女生•包包私设计》《34次感动:巴黎私房餐厅推荐》《爱的理由》《周末日本小旅行》《穿着mina去旅行》《跟妈妈去旅行》《从金银岛到哈里波特》《寻找幸运星》《小星星通信》《图解古文明》《幻想图书馆》《博物馆买物趣》等。
目录 · · · · · ·
1. aftermath+mass
2. stir+unification
3. cover+blank
4. circumference+filling
5. revolution+matrix
· · · · · · (更多)
1. aftermath+mass
2. stir+unification
3. cover+blank
4. circumference+filling
5. revolution+matrix
6. emission+reverberation
7. kaleidoscope+flicker
8. swirl+labyrinth
9. spiral+confusion
CONSTELLATION
由星座而来的意象思考的世纪:从具象诗的观点出发
· · · · · · (收起)
"圆与方"试读 · · · · · ·
本书主要收录了从圆形和四方形衍生而成的护符、书体(calligraphy)、宇宙图像、符号(sign),还有视觉诗。说到关于圆和方的论述著作,除了有以九十岁高龄、于1998年去世的意大利艺术家布鲁诺•莫那(Bruno Munari)的名著《圆+正方形──其发现与发展》(1971年/美术出版社),另外还有搜罗了世界各地的图像,由杉浦康平所著的《视觉传达》(ヴィジュア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丛书信息
喜欢读"圆与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圆与方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圆与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忍不住了,先买个繁体的
> 更多书评 7篇
-
🪐丧甜治多心 (我的母亲河不是黄河是银河。)
资料补充: 1 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 莱布尼茨是最早接触中华文化的欧洲人。法国汉学大师若阿基姆·布韦(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1732年)向莱布尼茨介绍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统。在莱布尼茨眼中,“阴”与“阳”基本上就是他的二进制的中国版。他曾断言言:“二进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目前在德国图林根,著名的郭塔王宫图书馆(Schlossbibliothek zu Gotha)内仍保存一份莱氏的手稿,标题写着...2013-02-08 09:34:49 2人喜欢
资料补充: 1 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 莱布尼茨是最早接触中华文化的欧洲人。法国汉学大师若阿基姆·布韦(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1732年)向莱布尼茨介绍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统。在莱布尼茨眼中,“阴”与“阳”基本上就是他的二进制的中国版。他曾断言言:“二进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目前在德国图林根,著名的郭塔王宫图书馆(Schlossbibliothek zu Gotha)内仍保存一份莱氏的手稿,标题写着“1与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 事实上,说莱布尼茨看到阴阳才发明二进制完全是断章取义,相反手稿标题全文是:《1 与 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这是造物的秘密美妙的典范,因为,一切无非都来自上帝。》,而且莱布尼茨自己写给若阿基姆·布韦的信中莱布尼茨写到的是:“第一天的伊始是 1,也就是上帝。第二天的伊始是 2,……到了第七天,一切都有了。所以,这最后的一天也是最完美的。因为,此时世间的一切都已经被创造出来了。因此它被写作‘7’,也就是‘111’(二进制中的111等于十进制的7),而且不包含0。只有当我们仅仅用 0 和 1 来表达这个数字时,才能理解,为什么第七天才最完美,为什么 7 是神圣的数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第七天)的特征(写作二进制的111)与三位一体的关联。”。 中国有广为流传的观点认为现代计算机的二进制来自于中国的八卦,但这早已被证明是一个神话。对这一错误,郭书春在《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一书461页指出:“中国有所谓《周易》创造了二进制的说法,至于莱布尼兹受《周易》八卦的影响创造二进制并用于计算机的神话,更是广为流传。事实是,莱布尼兹先发明了二进制,后来才看到传教士带回的宋代学者重新编排的《周易》八卦,并发现八卦可以用他的二进制来解释。”因此,并不是莱布尼茨看到阴阳八卦才发明二进制。梁宗巨著《数学历史典故》一书14~18页对这一历史公案有更加详尽考察,想进一步了解者可参考。 更进一步,二进制具有加减乘除运算,具有与其他进制的换算,而阴阳八卦根本没有加减乘除,与其他进制的换算。因此,它们仅仅具有表面的相似,本质上是不同的。 2 Lonia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e Lonia are a Hindu Rajput caste, found in the state of Uttar Pradesh in India.They are traditionally salt makers, and also known as Nuvra, Sambhri, Sambhri Chauhan and Jhumana Parmar. Origins Originally, the Lonias were resident in Rajasthan where they were engag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salt.People of this community were migrated due to war with Aurangzed and Darashikoh in 1671 because Aurangzeb had won the battle. Most of the migrants were Rajput of 13 vans those who were fought against Aurangzeb after giving order to behead them. Present circumstances In 1883, people of this community started Akhilbhartiya Shree Rajput Dharmpracharniya Mahasabh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akur Lalamathura Prasad Singh. They found their lost glory and after some time they changed the name of this Mahasabha to Shree Rajput Heetkarni Mahasabha. In 1984, Shree Rajput Heetkarni Mahasabha merged into Akhil Bharti Kshatriya Mahasabha at Pratapgarh, Uttar Pradesh. Now they are known as the Chauhan rajput of Eastern Uttar Pradesh. 3 须弥山 (百度百科) 佛教中的须弥山 须弥山(梵语: Sumeru),又译为蘇迷嚧、蘇迷卢山、弥楼山,意思是宝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1]。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后为佛教所采用。 传说须弥山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须弥山由金、银、琉璃和玻瓈(并非玻璃,而是类似水晶)四宝构成,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约13公里,即110万公里),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 根据《长阿含经》的说法,须弥山北为北俱芦洲、东为东胜神洲、西为西牛贺洲、南为南赡部洲。[2] 《起世因本经》卷第一〈阎浮洲品第一〉描述了须弥山的具体景象: 诸比丘,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中,有四大天王宫殿……须弥山上,有三十三天诸宫殿,帝释所住。三十三天,向上一倍,有夜摩诸天宫殿住。其夜摩天,向上一倍,有兜率陀诸天宫殿住。其兜率天,向上一倍,有化乐诸天宫殿住。其化乐天,向上一倍,有他化自在诸天宫殿住。其他化自在天,向上一倍,有梵身诸 天宫殿住。其他化上梵身天下,於其中间,有魔波旬诸宫殿住。倍梵身上,有光音天。倍光音天,有遍净天。倍遍净上,有广果天。倍广果上,有不麤天。广果天 上,不麤天下,其间别有诸天宫住,名为无想众生所居。倍不麤上有不恼天。倍不恼上,有善见天。倍善见上,有善现天。倍善现上,则是阿迦尼吒诸天宫殿……阿 迦尼吒上,更有诸有,名无边虚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此等尽名诸天住处……如是之处,如是界分,众生所住,若来若去,若生 若灭,边际所极,是世界中,诸众生辈,有生老死堕在……。 4 胎藏界 胎藏界,密教对本具理性(五大或净菩提心)的喻称。谓佛性隐藏于众生身中,或理性摄一切诸法,具一切佛功德,犹如子藏母胎,故名。 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金胎两部之所由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藏界曼荼罗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故金刚界曼荼罗亦称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反之,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又金刚界若配以五智,即分为佛、金刚、宝、莲花、羯磨等五部;胎藏界为导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则分为佛、莲花、金刚三部。
回应 2013-02-08 09:34:49 -
鱼籽罐 (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
鱼籽罐 (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
鱼籽罐 (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
🪐丧甜治多心 (我的母亲河不是黄河是银河。)
资料补充: 1 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 莱布尼茨是最早接触中华文化的欧洲人。法国汉学大师若阿基姆·布韦(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1732年)向莱布尼茨介绍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统。在莱布尼茨眼中,“阴”与“阳”基本上就是他的二进制的中国版。他曾断言言:“二进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目前在德国图林根,著名的郭塔王宫图书馆(Schlossbibliothek zu Gotha)内仍保存一份莱氏的手稿,标题写着...2013-02-08 09:34:49 2人喜欢
资料补充: 1 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 莱布尼茨是最早接触中华文化的欧洲人。法国汉学大师若阿基姆·布韦(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1732年)向莱布尼茨介绍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统。在莱布尼茨眼中,“阴”与“阳”基本上就是他的二进制的中国版。他曾断言言:“二进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目前在德国图林根,著名的郭塔王宫图书馆(Schlossbibliothek zu Gotha)内仍保存一份莱氏的手稿,标题写着“1与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 事实上,说莱布尼茨看到阴阳才发明二进制完全是断章取义,相反手稿标题全文是:《1 与 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这是造物的秘密美妙的典范,因为,一切无非都来自上帝。》,而且莱布尼茨自己写给若阿基姆·布韦的信中莱布尼茨写到的是:“第一天的伊始是 1,也就是上帝。第二天的伊始是 2,……到了第七天,一切都有了。所以,这最后的一天也是最完美的。因为,此时世间的一切都已经被创造出来了。因此它被写作‘7’,也就是‘111’(二进制中的111等于十进制的7),而且不包含0。只有当我们仅仅用 0 和 1 来表达这个数字时,才能理解,为什么第七天才最完美,为什么 7 是神圣的数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第七天)的特征(写作二进制的111)与三位一体的关联。”。 中国有广为流传的观点认为现代计算机的二进制来自于中国的八卦,但这早已被证明是一个神话。对这一错误,郭书春在《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一书461页指出:“中国有所谓《周易》创造了二进制的说法,至于莱布尼兹受《周易》八卦的影响创造二进制并用于计算机的神话,更是广为流传。事实是,莱布尼兹先发明了二进制,后来才看到传教士带回的宋代学者重新编排的《周易》八卦,并发现八卦可以用他的二进制来解释。”因此,并不是莱布尼茨看到阴阳八卦才发明二进制。梁宗巨著《数学历史典故》一书14~18页对这一历史公案有更加详尽考察,想进一步了解者可参考。 更进一步,二进制具有加减乘除运算,具有与其他进制的换算,而阴阳八卦根本没有加减乘除,与其他进制的换算。因此,它们仅仅具有表面的相似,本质上是不同的。 2 Lonia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e Lonia are a Hindu Rajput caste, found in the state of Uttar Pradesh in India.They are traditionally salt makers, and also known as Nuvra, Sambhri, Sambhri Chauhan and Jhumana Parmar. Origins Originally, the Lonias were resident in Rajasthan where they were engag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salt.People of this community were migrated due to war with Aurangzed and Darashikoh in 1671 because Aurangzeb had won the battle. Most of the migrants were Rajput of 13 vans those who were fought against Aurangzeb after giving order to behead them. Present circumstances In 1883, people of this community started Akhilbhartiya Shree Rajput Dharmpracharniya Mahasabh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akur Lalamathura Prasad Singh. They found their lost glory and after some time they changed the name of this Mahasabha to Shree Rajput Heetkarni Mahasabha. In 1984, Shree Rajput Heetkarni Mahasabha merged into Akhil Bharti Kshatriya Mahasabha at Pratapgarh, Uttar Pradesh. Now they are known as the Chauhan rajput of Eastern Uttar Pradesh. 3 须弥山 (百度百科) 佛教中的须弥山 须弥山(梵语: Sumeru),又译为蘇迷嚧、蘇迷卢山、弥楼山,意思是宝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1]。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后为佛教所采用。 传说须弥山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须弥山由金、银、琉璃和玻瓈(并非玻璃,而是类似水晶)四宝构成,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约13公里,即110万公里),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 根据《长阿含经》的说法,须弥山北为北俱芦洲、东为东胜神洲、西为西牛贺洲、南为南赡部洲。[2] 《起世因本经》卷第一〈阎浮洲品第一〉描述了须弥山的具体景象: 诸比丘,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中,有四大天王宫殿……须弥山上,有三十三天诸宫殿,帝释所住。三十三天,向上一倍,有夜摩诸天宫殿住。其夜摩天,向上一倍,有兜率陀诸天宫殿住。其兜率天,向上一倍,有化乐诸天宫殿住。其化乐天,向上一倍,有他化自在诸天宫殿住。其他化自在天,向上一倍,有梵身诸 天宫殿住。其他化上梵身天下,於其中间,有魔波旬诸宫殿住。倍梵身上,有光音天。倍光音天,有遍净天。倍遍净上,有广果天。倍广果上,有不麤天。广果天 上,不麤天下,其间别有诸天宫住,名为无想众生所居。倍不麤上有不恼天。倍不恼上,有善见天。倍善见上,有善现天。倍善现上,则是阿迦尼吒诸天宫殿……阿 迦尼吒上,更有诸有,名无边虚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此等尽名诸天住处……如是之处,如是界分,众生所住,若来若去,若生 若灭,边际所极,是世界中,诸众生辈,有生老死堕在……。 4 胎藏界 胎藏界,密教对本具理性(五大或净菩提心)的喻称。谓佛性隐藏于众生身中,或理性摄一切诸法,具一切佛功德,犹如子藏母胎,故名。 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金胎两部之所由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藏界曼荼罗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故金刚界曼荼罗亦称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反之,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又金刚界若配以五智,即分为佛、金刚、宝、莲花、羯磨等五部;胎藏界为导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则分为佛、莲花、金刚三部。
回应 2013-02-08 09:34:49
论坛 · · · · · ·
pdf电子版 | 来自波点控 | 1 回应 | 2018-02-04 09:52:36 |
黑色版装帧是这样吗? | 来自拾贰 | 2017-08-10 20:13:41 | |
书里是有很多空白页吗? | 来自意义纸~Yii~ | 5 回应 | 2013-03-31 21:43:0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漫遊者文化事業 (2007)8.4分 148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7.5分 84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7)7.8分 49人读过
-
牛若丸 (199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无尽的书单 (Viking)
- ♥封面☞买买买! (妍孜。)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设计思维and构成元素 (聆)
- 一些有点创意或有点味道的图书封面 (丁小云)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圆与方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大佑 2011-05-25 09:25:20
3.9 不曉得是不是國內版的開本與日本原書的開本不大一樣?翻閱起來有些小困難..雖然設計也是鬆田行正本人做的 但較之<<零>> 還是零更精細啊~ 書的內容可以給四星喔!
0 有用 海蚀我心 2014-08-13 15:01:08
有趣,美丽
0 有用 谭不爽 2012-06-19 16:12:50
护符、书体(calligraphy)、宇宙图像、符号(sign),还有视觉诗
0 有用 Chloooe 2012-08-14 23:46:12
非常棒的关于符号学的书!书籍装帧也非常好。
0 有用 北窓 2011-06-20 08:34:43
此人的兩本書都是推理小說的參考資料啊。
0 有用 seceliax 2022-04-18 10:08:27
希望有时间细读
0 有用 蕴睿啊 2021-12-12 20:38:54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最开始只是囫囵吞枣式的大致阅读一遍 后来开始就里面提及的每个理念艺术家进行查找学习 有了很多收获 对我的毕业制作帮助很大
0 有用 mno 2021-10-27 18:04:06
具象诗/“语言本身即为主题”
0 有用 无年 2021-07-02 23:03:16
没入门,看不懂。
0 有用 喵叽喵叽叽 2021-06-05 12:48:06
看完了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在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