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的孤独 短评

热门
  • 952 Sophie Z 2013-06-02 20:13:53

    不是所有质数都被隔开 其实2和3是相邻的

  • 359 Soyobell 2014-01-26 20:30:33

    《质数的孤独》的作者保罗•乔尔达诺在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写了这部小说,他当时非常孤独。不久前,在来中国的见面会上,有人提问:“你觉得爱丽丝和马蒂亚可以在一起吗?”他回答:“那要重新再写一遍小说。在小说出版之后,我认识了一个人,而这个人给我带来了爱情,使我产生了新的感受。”爱情,可能不是解决孤独的唯一方法,甚至像爱丽丝和马蒂亚那样,怀着深爱,也还是两个相隔的质数。但等待或许有用,让你留恋这世界的人和事也许真的会出现吧。

  • 187 铎奇 2012-02-13 02:52:54

    questions of science, science and progress, do not speak as loud as my heart.越往后,越难有孪生质数,但马蒂亚却一再放手。科学家都是软蛋,数学家全都腼腆。即便是今生唯一并不见得就有勇气抓住。苦笑。

  • 89 米周 2012-12-29 22:50:22

    花了半天的时间一口气读下来,看完最后一句话一身鸡皮疙瘩:我以为孤独和我无关,但总有这种书帮我记起它。另:读完之后忽然觉得其实好多概念都好孤独啊—质数是孤独的,无穷大是孤独的,负无穷大除了孤独还有点暗黑的味道,1是孤独的,集合和矩阵虽然不是一个人,但感觉也蛮孤独的。

  • 89 樱桃之远 2011-06-15 22:37:54

    选择只是几秒钟的事情,然后用余下的时间来还债

  • 59 陈问问 2012-05-17 13:17:27

    被这本小说伤透了心

  • 50 月半女史地板君 2011-08-26 21:59:34

    怎么说呢,“质数”是个很好的比喻,但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整个故事还是透着青少年文学的味道。作者是个理科男,在写孤独的时候反而胜过很多文科男……吧?

  • 63 我不是盆栽啊 2011-05-23 17:50:36

    说来我觉得是一本被高估了的书,有点故弄玄虚和做作,页码虽然别出心裁的都标了质数,但是实际上是泯灭了它作为页码的用途。他们的孤独原本都有借口,后来借口纷纷站不住脚,才发现孤独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用什么能够改变的。孤独的人即使惺惺相惜着,也会发现这种依靠并不能将孤独消除。那个曾和你叙述孤独的人,终究会成为你感到孤独的原因。但是的但是,别以为您用点数学、物理概念,糊弄一下我这样的文科生,你就能改变你其实是一本和中国市面上那些青春文学一个类型的书的本质了。

  • 35 会打字的跳舞机 2015-07-20 11:44:15

    四年前生日送自己这本书的时候还没能觉悟,只觉得孤独不可忍受,困惑于“但爱为什么不能打破界限,拯救彼此的孤独? ”现在则觉得界限是必须,质数应该接受它的命运,与其他质数并肩,站在同一个数列里,同时保持尊重的距离。

  • 25 天堂蜻蜓 2015-01-12 10:30:43

    第三次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书背后的故事我也不会忘记。看这本书的时候想到了很多,想到了一个研究数学、建筑和唐诗宋词的老先生,用数学公式表达建筑,说“好美啊”。想到加来道雄在《平行宇宙》中讲弦定理,讲多重人生和相遇存在的可能性。当时想要有理科生写的小说该有多好看啊,于是后来就知道了《质数的孤独》。感觉有点像坐在南大旁边雕光的楼上,靠着窗台能看到掉叶子的法桐和南大破落的宿舍。里面走着许多孤独的天文男,物理男,数学男,他们都长着一副高辨识度的理科生的服装,发型,个子不高,戴着眼镜。行走在各种公式和定理之间。

  • 18 赵小帅 2014-09-23 21:43:19

    “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和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和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余华在给伊恩麦克尤恩译本序中如此说道,本书给人的感觉亦然。—— 在这样的世界,我们只能去受虐中寻求快感。

  • 21 馆长Echo 2012-02-06 16:01:57

    万分之四十五:《质数的孤独》,这本曾被我在图书馆故意藏起来的书,终于在寒假期间读完了。如果你也是个质数,如果我也是个质数,如果恰好我们都大的可怜,那么我们能够在这一世里找到彼此?然而关键在于即便我们找到了彼此,又会如何呢?

  • 15 ryo 2011-06-06 15:03:23

    作者还挺帅= =a

  • 22 ◐ ◐ 2011-06-05 17:09:02

    2760889966649&2760889966651

  • 17 lex 2012-06-07 08:41:09

    没看以为是理科小品,初看觉得是怪胎奇谈,看完才知道是有关2个寂寞孤独的爱情故事。感情就是这样,有的人可以轻易在一起,有的却像孪生质数,即使同质同类却永远无法接近。虽然是虚构的小说,看起来却格外真实,每个人都有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部分,看到别人的挣扎才让人唏嘘。

  • 12 林微云 2011-03-28 00:39:58

    很多理科生的印记,例如比喻是否做决定文科生多半说to be or not to be,他却说,就像是二进制,不是0就是1,怎么都得一个选择。。。有意思

  • 12 meiya 2011-07-15 13:41:25

    但和法比奥一起生活的这些年来,她始终没有发掘出一个能让她刻骨铭心的印象,能像她对马蒂亚的记忆那样有着强烈绚丽的色彩,以至于她至今还能在皮肤、发根和双腿之间感受到。

  • 10 托马斯.慢 2011-07-12 01:53:07

    平庸、粗糙、肤浅

  • 8 猫儿和老书 2012-05-27 21:27:23

    我想,相邻的两个质数都依偎在彼此的身边用遥远却又不可重逢的距离爱着对方吧。用三个小时看完,丰富又美丽的细节描写,细腻到会以为自己也是一个质数。还会再看第二遍的吧。

  • 8 amigojeff 2012-01-23 10:06:14

    粒子物理学博士玩文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