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罗伯特·拉德姆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atarese Circle
译者: 徐迪中 / 牟海燕
出版年: 1987-12
页数: 463
定价: 3.70元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10389-127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atarese Circle
译者: 徐迪中 / 牟海燕
出版年: 1987-12
页数: 463
定价: 3.70元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10389-127
作者简介 · · · · · ·
罗伯特•陆德伦(Robert Ludlum),1927年出生于纽约,2001年去世。被誉为当代国际惊悚小说之父。
陆德伦的小说背景从二战、冷战时期直到当代,他开创了“小人物遇到大阴谋”的小说原型,擅长描写暗潮汹涌的国际政治势力、冒险犯难的情报人员,以及出神入化的间谍行动,其严谨扎实的资料考据备受称道。陆德伦笔下的英雄人物往往能在极度劣势下绝处逢生、逆转死局,还有几分真实情报人员的影子,对后世的惊悚作家影响深远。譬如《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曾公开表示,陆德伦是他最喜欢的惊悚小说作家。
从1971年的《纳粹档案》开始,陆德伦有连续十多部作品名列全美年度文学类畅销总排行榜前十名,称霸畅销排行榜长达30余年,始终是惊悚小说的代名词。他一生共完成25部小说,翻译成32种语言,在全球40余国发行,著作总销量超过两亿五千万册。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是博洛尼亚大学的毕业生,先生,我是共产主义者,清允许我骄傲地如此自称。” “太棒了……”塔莱涅科夫轻声说。 “总有一天,我们要解放意大利全境,”女孩的眼中闪着光芒,“终结混乱,还有愚蠢的教廷统治。” “我衷心相信你们能做到。”俄国人赞同道。 “但是,我们绝不当莫斯科的傀儡,也没有这种可能性。我们独立自主,不会听从贪婪的熊,他们只是要我们顺从,从而控制全世界,告诉你,不可能!” “太棒了。”布雷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7页 -
“那么听听这句话吧——‘管理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事务,不能交给普罗大众’。” “君主主义者的论调,不值一驳,是沙皇说的吗?” “可惜不是。此话出自美国人托马斯·杰斐逊之口。还是那句老话,过渡时期必然有非常做法,明白我的意思了吗?两个国家,都刚刚经历了革命,仿佛浴火重生的凤凰。说话做事必须从实际出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9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莫达莱兹杀手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如果明天有正事要办千万别看陆德伦的小说
文/来颖燕 来源:世界博览第16期 谍战题材的文艺作品,诸如小说或是电影,往往最容易引人入胜,却也同样容易跌入窠臼。而真正优秀的作品,则会长久地令人津津乐道,回味再三。陆德伦的谍战小说,绝对堪称这个题材领域的顶尖之作。 据说,在陆德伦之前,谍战小说还是英国人的...
(展开)

看完之后,我开始了解译名为什么会是《龙争虎斗》
作为一个曾经的武侠爱好者,我无法将这本小说归入我所熟悉的那种西方间谍小说一类,罗伯特·陆德伦在《伯恩三部曲》与这本《龙争虎斗》中所体现出的气质与约翰·勒卡雷的间谍气质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本古龙式的武侠小说——只不过刀剑换成了枪——想必译者也深有同感,所以他...
(展开)

有一点狗尾续貂的感觉
第一本陆德伦的小说,情节连贯顺畅读得很过瘾。但是觉得人物上突然从双主变单主的模式不是很喜欢。结局也是让我稍有失望,前面那么细致的描写和铺垫,却是这样的突兀的结局,让我为这本书感到惋惜。这情节的流畅让我打算再去读一下陆伯伦的《肖恩的身份》
(展开)

最差的邦德片也比最好的文艺片
多点儿真诚。 这本书你不用期望过高,其中没一 句直接或间接的人生道理,当然也 不打算让人对平凡生活顿悟—这满 篇特工生涯,纯属我们幻想或者幻 觉都不能涵盖的。 为什么会有票房记录或者bestselle 呢你一边看书一边想难道我不是早 就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人什么事。这 天马行...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7)7.9分 315人读过
-
Bantam USA (1979)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0)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已购书单 (Heisenberg)
- 我的藏书——欧美文学 (大眼睛豆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莫达莱兹杀手团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刺猬卡卡 2024-04-24 22:15:23 山东
2024-29,80年代末,上高中时看的,当时我们这里流行的是作者的另一半小说《纳粹覆灭前的密约》。那时候间谍小说还算新生事物,看的津津有味。这次看完,感觉写的虎头蛇尾,男二号“蛇行风管“在书的后半部有点弱化,感觉成了男一的独角戏。女主也是弱化,感情戏也突兀。(2024.4.21-4.24)
0 有用 插 图 2017-09-06 21:44:25
《龙争虎斗》老版
0 有用 柱柱猪 2019-11-03 16:13:29
真的好看,我一看就熬夜,情节设置特别妙,人物形象也树得很可信,就是前面铺的有点大,我总觉得后面收得有点草率。(555俄国人2、3部怎么下线了。)
1 有用 球友基哥 2020-05-28 12:01:06
天哪,少年时代看过的书豆瓣里也能找到,属于间谍类!书还在就是好破旧了!
0 有用 一叶知秋 2019-10-31 21:2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