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7 临水 2013-07-24 07:47:05

    整体印象:费力,不讨好。人物模糊,线索芜杂而又单薄。历史小说真难写,以家庭生活细节串起文明兴衰的历史小说,要写到极细,又要写到极大。想象力、洞察力、直觉和哲思缺一不可。世间哪有那么多曹雪芹,所以王安忆的尝试和努力还是值得敬重。

  • 100 海豚阿德 2014-09-05 11:04:22

    再有臭不要脸的导演说中国没有好小说没有好故事,我就买本《天香》摔到他脸上说这本小说有种你拿去拍

  • 60 malingcat 2016-02-13 08:37:25

    到底是王安忆。用功之作,针脚绵密,晚明上海的背景,园林、闺阁、刺绣、世情,家族兴衰、才艺聚散,以画卷的形式展开,不同阶段视角追随不同的主人公。人物和场景之多,如繁花过眼,不以塑造立体人物为目的,大半人物“有头无尾”。写大户人家生活,终缺生活积淀;还是末卷最后小门小户生涯,写得得心应手。叙述有中式的样子,穿插藏闪,绳灰草线,可里子还是西式的,写得太“实”了一点。

  • 56 一个小标点 2012-01-29 22:44:22

    风物志,闺阁史。绵密。虽未全成,人物如希昭等刻画不够,徐光启等嵌入略显生硬,但她在写作上,真真有大企图。这个女人不寻常。

  • 33 danyboy 2012-11-14 19:01:28

    单位图书馆的书,读了一个月。与期望相比,并不满意,尤其是文字风格其实并不统一,她试图用古化的语言讲一段悠长历史,却时时透出当代上海弄堂里的气息,显得古怪,不古不今的。但故事的确很感人,读到后半部分,我已经不觉这是明末清初,就当是王安忆又在讲她自己身旁的事,讲女人的事。

  • 15 松如 2011-03-19 18:50:24

    实在是力气不够。

  • 17 闲人 2012-05-16 18:06:55

    在这个泥沙俱下的年代写这种四六不靠的东西真把自己当曹雪芹了?我觉得王安忆成名以后的所有作品都是浪骰虚名。

  • 14 万朵 2016-01-31 23:55:07

    可算是听完了这一大片说明文-_-|| 怎么说呢,红楼梦那种书是把人物穿插进亭台楼阁衣食器物中去行走去生活,而天香这种书是把房子园子风雅追求世俗生活全都砸扁平了再把人物贴上去给你看。尽管不可否认有些部分语言真的很好。可是更加怀念红楼梦了。

  • 13 鲁闽 2011-03-31 16:01:28

    读的是《收获》11年第一、二期的连载。王安忆说,“写到最后自己都被感动了”,此言不虚,第三卷的确非常动人。不少人拿《天香》和《红楼梦》作比较,这是被媒体误导了,还是王安忆自己看得准——“我既没有写《红楼梦》的野心,也没有为上海著史的野心……还是一个关于女性生活的故事”。但我有些小意见,王安忆的笔下,杂树生花,但作为放置这女性生活的容器——天香园,终究还是虚了点,虽然细细密密写了很多,但我仍旧不能确定它的存在。特别是和贾平凹的《古炉》一比,《天香》在大虚构上还是相形见绌了。但《天香》绝对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

  • 10 沁云 2012-04-25 23:34:48

    若删掉至少5-8万字,这本书就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最棒的那种小说。可惜王安忆还是老毛病,铺陈太多有时甚至显得絮叨,情节和人物的枝蔓也过于庞杂,有的人物——比如阿昉和柯海的三姨太落苏——甚至到后来就写丢了。但自《启蒙时代》之后,王已是当代最好的小说家,除却文字精美,这本书于虚构中讲历史讲人文,仍值推荐。

  • 17 给我闭嘴 2013-10-04 19:25:23

    写起来一定很费力气的书。但有种民国而不是明朝的感觉。

  • 11 欢乐分裂 2011-08-23 20:16:59

    你道红楼缩影,我说百年翻版,王安忆以难得大开大合手臂漫卷史实,人物、景物、风物着墨处,恰如绣针绵密,江南之丝竹雅韵,到底沉入历史夕照,一如宅前青石板,无声记录无声诉说。

  • 12 菱歌 2017-09-28 22:55:12

    天香园里,写男子,便一径颓唐衰败,如一朝国运;写女儿,却生机萌发,清新俊爽,革故鼎新,如历史洪流。大家族太庞杂,到最后索性将人物一一过滤,只挑重点写,不免有力有不逮之嫌。小绸和镇海媳妇闺中情,张陛嗅蕙兰之枕两处,最为感慨伤怀。

  • 6 mado1983 2012-01-07 18:18:52

    小绸霸道,希昭傲气,镇海出世得莫名其妙,柯海老来才有点意趣。写作也得熟能生巧,250页之后,慢慢有些味道。

  • 7 王这么 2017-01-20 12:16:17

    情怀给一星,勤奋加一星。

  • 8 阿巴厮 2011-12-25 23:02:14

    小说是读完了,却不太满意,总觉得人物不到位,有时候水分也多了些。但是王安忆的妙处,这次让我觉出了一个,就是对时间的把握,能真真切切感受时间在纸上,哗哗地就溜走了。

  • 6 李桃杏子 2012-03-09 11:43:47

    格局倒是铺的大气,但人物都写小气了,虽然有些故事的场景和细节仍然像王安忆以往擅长的那样写的细腻而绵密,但人物垮了整个故事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塑造人物的时候居然选择了最浅薄的“下定义”,希昭是这样的人小绸是那样的人,都是借作者的口直接道出,可人物的对话、动作在性情上的映射却不能跟上,不会显得太生硬太脸谱化吗?不过写女人之间的互动和情谊,还是写的很动人,有时我觉得这是女作家们的天赋,男作家就是要通透像曹雪芹那样,才知道要让林黛玉和史湘云寒夜对句。王安忆这书是历史女人主角大戏,每种关系都算是用心着墨去写了,例如,小绸为纳闵姨娘而跟柯海从此人生陌路,偏闵就要跟小绸亲近竟然也疏远了柯海,两个女人站到一边;希昭和小绸婆媳间的明暗款曲;等等。但还是亏在人物没有立起来,情节是设定的妙,只是还让人觉得不过瘾。

  • 5 女尸 2015-11-13 21:33:25

    不打分了。因為此時此刻我正居住在松江區,書中所描寫的古蘇松舊事,包括九亭,廣富林,董其昌,趙孟頫等地名人名,一應親切不已。難免想要多打一星半星。語言是造作了少許,故事卻是引人入勝的,馬不停蹄地用了兩個晚上看完了。對上海多了層知根知底般的熟悉。

  • 3 像面条般地活着 2011-07-25 17:13:03

    其实给三颗星有点委屈这本书了,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值得买么?”我肯定说值得。但是跟她之前的作品相比,《上种红菱下种藕》《启蒙时代》我给了五星,《富萍》我给了四星,这本《天香》没有了我喜欢的王安忆的书的那种特质,所以只给三星。

  • 6 袁牧 2012-11-05 13:45:06

    状街景、筑造、风俗、食货之貌、甚为风雅,前两卷写天香园写到极致,于第三卷另辟一枝,在蕙兰家抽芽出叶,均是素手抽针,一笔一描。不料结尾忽如白驹过隙,飞流直下,百年一晃而默,使人掩卷长叹,郁郁不开。举江南、士林,宅园、闺阁之事,曹雪芹之下,张爱玲之上,可读王安忆。(32万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