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上下册)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瑞鶴 2017-11-24 11:35:10

    连横老先生的文字功底和资料搜集都做得很不错,纪传体的编排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我自己觉得近世的历史牵涉甚众,纪传体似乎已经不是最合适的编排方式了吧~

  • 2 Orchid 2019-11-05 13:48:01

    感人肺腑 确实不好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珍惜史家,当下永恒

  • 1 Ex 2015-08-06 23:45:12

    不好读。入门当选别本。20150806

  • 0 Mr.W 2024-04-12 12:02:52 江苏

    站在400年历史和地理的角度,或许可以更好的理解当下,理解校园民谣、胡德夫、侯孝贤…,也可以更好的遥望未来。如果当年郑家西扩,历史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 1 momo 2022-08-15 22:27:02

    草草读了一遍。之前入手的时候,是台湾+商务印书馆,如今看来,一是地方史志不搞专业其实意义不大,二是商务印书馆毕竟是在出版选书中讲政治的。 上下本内容挺多的,毕竟是写得早,但是按照现在或者马列主义的知识结构,可能会写得更加容易被理解。 史料详细,大部分我觉得无趣,可能我更喜欢统一方略、治理手段什么什么的吧。三星表示对专业学术严谨的致敬

  • 0 diawa 2023-04-04 21:45:55 广东

    翔实的历史资料。连横任清史馆协修、并有众多本人收集的一手珍贵资料,《通史》记录内容丰富;

  • 1 旧识 2013-10-18 09:42:36

    这块土地,有着自己的历史。

  • 0 Charlotte 2019-09-01 19:54:08

    初读,1 精读四纪,对开创、建国、经营、独立的过程有所了解 2 商务志,思考台湾的商业经济发展

  • 1 吕不韦💕月桃 2019-11-16 16:33:41

    台湾,原名大员,大员为平浦族原住民语,河洛话大员翻译成北京话为台湾。此为台湾名称的来源。——本人研究所得。

  • 1 亚细亚的孩子 2020-08-23 11:49:46

    翻过。如何让历史有机地嵌入当下,并且召唤出一种生命力,需要智慧。

  • 0 蓝道_RANDALL 2020-07-22 16:08:42

    有个入门大概的了解了

  • 0 陈熹 2024-03-26 21:04:58 中国香港

    感觉政治意义比较大,体例规划有些好想法。史料当否不知道。主要缺点是文章水平不行,写得无聊而笨。

  • 1 清风慕竹 2021-02-03 17:28:43

    作为一般的对于台湾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纪传和其中的典礼志、教育志以及后面的列传是可以的。

  • 1 2020-08-18 22:46:27

    对这类史书的感觉是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开始的,读这边台湾通史的时候最开始本来也是想买一部精装的竖排繁体版,后来一看价格选了这本横排简体的。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的名著,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这个世界是这些天才创造的,绝大多数人不过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在前进而已《国富论》也是,《战争论》也是,《自杀论》也是。我们国家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开始的,那些名家们开创了我们现在用的绝大多数的概念和体系。这本书写台湾历史,也只是甲午战争之前的历史,与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时所怀揣的是同一种心情,是那个时代才有的“亡国不可灭史”心情。

  • 2 Mr、Hello 2011-07-07 12:42:38

    全书起于隋大业元年,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有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仿史记体记载。作者和书一样是个给力的人物啊~

  • 0 罐头一盒 2017-04-26 02:12:44

    大一读完上册就没坚持读完全书

  • 0 中国第一书评 2012-08-24 17:28:41

    台湾的命运究竟是属于谁的?

  • 0 Elvira 2016-01-06 22:49:15

    连家代有人才

  • 0 亡者 2015-06-13 07:27:43

    好厉害的文体……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写了一篇略带这种感觉的文……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