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古文学史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的原文摘录

  • 案:东汉论文,如《延笃》、《仁孝》之属,均详引经义,以为论断。 (查看原文)
    tecSnor 2赞 2021-01-14 14:31:01
    —— 引自第29页
  •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篇云: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又云: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案:惠、慧古通。笔端而已。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宮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而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查看原文)
    鹤影 2赞 2023-04-22 15:56:59
    —— 引自第7页
  • 故沉思翰藻,今古斯同;而美媲黄裳,六朝臻极。挽近论文,恒以后弗承前为诟。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3 16:57:58
    —— 引自第4页
  • 故沉思翰藻,今古斯同;而美媲黄裳,六朝臻极。挽近论文,恒以后弗承前为诟。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3 16:57:58
    —— 引自第4页
  •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篇云: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又云: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案:惠、慧古通。笔端而已。至如文者,惟须绮纷披,官徵靡曼,唇吻会,情灵摇荡。而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3 17:07:19
    —— 引自第7页
  •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篇云: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又云: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案:惠、慧古通。笔端而已。至如文者,惟须绮纷披,官徵靡曼,唇吻会,情灵摇荡。而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3 17:07:19
    —— 引自第7页
  • 合前列各证观之,知散行之体,概与文。唐、宋以降,此谊弗明,散体之作,亦入文集。若从孔子“正名”之谊,则言无藻韵,弗得名文;以笔冒文,误孰甚焉。又文苑列传,前史同。唐、宋以降,文学陵退,仅工散体,恒立专传。名唱万民丧察,因并辨之。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3 17:07:19
    —— 引自第9页
  • 合前列各证观之,知散行之体,概与文。唐、宋以降,此谊弗明,散体之作,亦入文集。若从孔子“正名”之谊,则言无藻韵,弗得名文;以笔冒文,误孰甚焉。又文苑列传,前史同。唐、宋以降,文学陵退,仅工散体,恒立专传。名唱万民丧察,因并辨之。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3 17:07:19
    —— 引自第9页
  • 案:东汉之文,均尚和缓;其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实自衡始。《鹦鹉赋序》谓:“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知他文亦然。是以汉、魏文士,多尚骋辞,或慷慨高厉,或溢气坌涌,孔融《荐祢衡疏》语。此皆衡文开之先也。孔融引重衡文,即以此启,故融之所作,多范伯喈;惟荐衡表,则效衡体,与他篇文气不同。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4 18:01:41
    —— 引自第24页
  • 又案:《文心雕龙》诸书,或以魏代文学与汉不异。不知文学変近,因自然之势。魏文与汉不同者,盖有四焉:书檄之文骋词以张,一也;论说之文,渐事校练名理,二也;奏疏之文,质直而屏华,三也;诗赋之文,益事华靡,多慷慨之音,四也。凡此四者,概与建安以前有异,此则研究者所当知也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4 18:01:41
    —— 引自第34页
  • 魏代自太和以迄正始,文士辈出。其文约分两派:一为王弼、何晏之文,清峻简约,文质兼备,虽闻发道家之绪,实与名法家言为近者也。此派之文,盖成于傅嘏,而王、何集其大成; 夏侯玄、锺会之流,亦属此派;溯其远源,则孔融、王粲实开其基 。一为嵇康、阮籍之文,文章壮丽,总采骋辞,虽发道家之绪, 实与纵横家为近者也。此派之文 盛于竹林诸贤;其远源,则阮瑀、陈琳已开其始。惟阮、陈不特论,孔、王虽善持论,而不能藻以思,故世之论魏、晋文学者,昧厥远源之所出,今征引群籍,以著魏、晋文学之变迁,且以明晋、宋文学之渊源,以备参考。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5 11:14:56
    —— 引自第35页
  • 中国文学,至两汉、魏、晋而大盛,然斯时文学,未尝别为科,故史书亦无“文苑传”。故儒生学士,莫不工文。其以文学特立一科者、自刘宋始。考之史籍,则宋文帝时,于儒学、玄学、史学三馆外,别立文学馆,《宋书》本纪。使司徒参军谢元掌之。南史・雷次宗传》。明帝立总明观,分儒、道、文、史、阴阳为五部,《宋书》本纪。此均文学别于众学之征也。故《南史》各传,恒以“文史”、“文义”并词,而“文章志”请书,亦以当时为最盛。《文章志》始于挚虞,嗣则傅亮著《续文章志》,宋明帝撰《江左文章志》,沈约作《宋世文章志》,均见《隋书・经籍志》。今遗文时见群书所引。更即簿录之学言之:晋因魏《中经》区书目为四部,其丁部之中,诗赋、图赞,仍与汲家书并列;自齐王俭撰《七志》,始立“文”之名;梁阮孝绪撰《七录,易称“文集”,《七录序)云:“王以诗赋之名,不兼余制,故改为文翰。窃以顷世文词,总谓之集,变翰为集,于名尤显。故序“文集录为内篇第四。”而“文集录”中,又区《楚辞》、别集、总集、文为四部,此亦文学别为一部之证也。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7 17:24:47
    —— 引自第74页
  • 要而论之,南朝之文,当晋、宋之际,盖多隐秀之词,则渐趋缛丽。齐、梁以降,虽多侈艳之作,然文词雅懿,文体清峻者,正自弗乏。斯时诗什,盖又由数典而趋琢句,然清丽秀逸,亦自可观。又当此之时,张融之文,务为诡激;表子野之文,制多法古。盖张氏既以新奇为贵,裴氏欲挽丽之风,然朝野文人,鲜效其体;观简文《与湘东书》,以为裴氏之文不宜效法,此可验当时之风尚矣。至当时文格所以上变晋、宋而下启隋、唐者,厥有二因:一声律说之发明,二日文笔之区别。今粗引史籍所言,诠次如下。 (查看原文)
    海底星球的玫瑰 2021-05-07 17:24:47
    —— 引自第98页
  • 案:东汉之文,均尚和缓;其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实自衡始。《鹦鹉赋序》谓:“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知他文亦然。是以汉、魏文士,多尚骋辞,或慷慨高厉,或溢气坌涌,此皆衡文开之先也。孔融引重衡文,即以此启,故融之所作,多范伯喈;惟荐衡表,则效衡体,与他篇文气不同。 (查看原文)
    春夏旦夕之间 2022-10-29 14:39:58
    —— 引自第24页
  • 又案:《文心雕龙》诸书,或以魏代文学与汉不异。不知文学变迁,因自然之势。魏文与汉不同者,盖有四焉:书檄之文,骋词以张势,一也;论说之文,渐事校练名理,二也;奏疏之文,质直而屏华,三也;诗赋之文,益事华靡,多慷慨之音,四也。凡此四者,概与建安以前有异,此则研究者所当知也。 (查看原文)
    春夏旦夕之间 2022-10-29 14:39:58
    —— 引自第34页
  • 魏代自太和以迄正始,文士辈出。其文约分两派:一为王弼、何晏之文,清峻简约,文质兼备,虽阐发道家之绪,实与名、法家言为近者也。此派之文,盖成于傅嘏,而王、何集其大成;夏侯玄、锺会之流,亦属此派;溯其远源,则孔融、王粲实开其基。一为嵇康、阮籍之文,文章壮丽,总采骋辞,虽阐发道之绪,实与纵横家言为近者也。此派之文,盛于竹林诸贤;溯其远源,则阮瑀、陈琳已开其始。惟阮、陈不善持论,孔、王虽善持论,而不能藻以玄思,故世之论魏、晋文学者,昧厥远源之所出。 (查看原文)
    春夏旦夕之间 2022-10-29 14:39:58
    —— 引自第35页
  • 《史记》以空灵胜,《汉书》以详实胜,《后汉书》以精雅胜。 (查看原文)
    鹤影 2023-04-24 18:38:17
    —— 引自第118页
  • 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 (查看原文)
    鹤影 2023-04-25 15:06:41
    —— 引自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