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原作名: Desert
译者: 藍漢傑
出版年: 2011-3-15
页数: 352
定价: NT$380
装帧: 平装
丛书: Classic
ISBN: 9789573327813
内容简介 · · · · · ·
每一粒沙,都是人與這個世界的對抗!
等了30年,
諾貝爾文學獎大師公認最高傑作
終於推出中文版!
榮獲法蘭西學院「保羅.莫杭大獎」!
暢銷突破70萬冊!法國亞馬遜書店讀者4.5顆星一致好評!
沙漠之路,那令人迷失的路,
那從未見過歸人的路,
而那裡的天空,是那麼純淨、美麗……
這是一個關於美麗的小村少女的故事。小村位於北非沙漠邊緣,在這貧瘠的角落,幾乎不見生命的動靜──只除了拉拉。熱愛自由的她,煥發的生命之光令人屏息。拉拉愛著言語不通、卻心靈相通的異鄉少年哈耳塔尼,因為他跟她一樣,終有一天都要離去。拉拉只是沒想過,自己要往哪個方向而去?
那天,一個陌生人突然帶著滿滿的禮物上門提親,拉拉終於下定決心離開。她原以為能與哈耳塔尼攜手走向沙漠,但沒想到,哈耳塔尼如願了,拉拉卻從此遠離了故鄉,輾轉來到大海對岸的城市。
城市裡,繁華、富裕,但拉拉卻只有自己。城市...
每一粒沙,都是人與這個世界的對抗!
等了30年,
諾貝爾文學獎大師公認最高傑作
終於推出中文版!
榮獲法蘭西學院「保羅.莫杭大獎」!
暢銷突破70萬冊!法國亞馬遜書店讀者4.5顆星一致好評!
沙漠之路,那令人迷失的路,
那從未見過歸人的路,
而那裡的天空,是那麼純淨、美麗……
這是一個關於美麗的小村少女的故事。小村位於北非沙漠邊緣,在這貧瘠的角落,幾乎不見生命的動靜──只除了拉拉。熱愛自由的她,煥發的生命之光令人屏息。拉拉愛著言語不通、卻心靈相通的異鄉少年哈耳塔尼,因為他跟她一樣,終有一天都要離去。拉拉只是沒想過,自己要往哪個方向而去?
那天,一個陌生人突然帶著滿滿的禮物上門提親,拉拉終於下定決心離開。她原以為能與哈耳塔尼攜手走向沙漠,但沒想到,哈耳塔尼如願了,拉拉卻從此遠離了故鄉,輾轉來到大海對岸的城市。
城市裡,繁華、富裕,但拉拉卻只有自己。城市的風、城市的光、城市的一切都只像是沙漠的仿製品。拉拉仰頭望著炫目的燈光,心中卻始終懷念著那熾烈刺目的沙漠豔陽……
在這本被公認為最重要代表作的《沙漠》中,諾貝爾文學大師不但確立了此後的寫作風格,更在如幻似真的詩意筆下,深入刻劃為獲得心靈自由,人們卻無奈受困於現實的掙扎。這是勒.克萊喬對人類文明的自省,而對於仍迷失在生命沙漠中的我們,更是指引著方向的星星。
作者简介 · · · · · ·
勒.克萊喬
一九四○年出生於法國尼斯。二十三歲時,即以第一部小說《筆錄》榮獲法國四大文學獎之一的「賀那多獎」。一九八○年,再以《沙漠》一書獲頒法蘭西學院「保羅.莫杭大獎」。一九九四年,法國《閱讀雜誌》舉辦讀者票選「最喜愛的作家」,克萊喬榮膺榜首。一九九八年,他又獲頒「摩納哥皮耶王子文學獎」,以表彰他在文壇上卓越的創作成就。二○○八年,克萊喬更進一步榮獲文壇最高榮譽「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文學之路攀上顛峰。克萊喬的作品多以漂泊不定的邊緣人物為主角,這些人物的存在,以一連串的遷徙建構起來,漂泊則是他們自由的標記。他的作品也常反映出他對原始部落、消逝的古老文化的關注,他認為這些原始文明遠比建立在理智上的歐洲文明來得強烈、熱情,對世界也有更為感官性、直覺性的認知。為此,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也以激發讀者的感官為主,表現出「小說的本質不在於呈現重建過的真實感,它有...
勒.克萊喬
一九四○年出生於法國尼斯。二十三歲時,即以第一部小說《筆錄》榮獲法國四大文學獎之一的「賀那多獎」。一九八○年,再以《沙漠》一書獲頒法蘭西學院「保羅.莫杭大獎」。一九九四年,法國《閱讀雜誌》舉辦讀者票選「最喜愛的作家」,克萊喬榮膺榜首。一九九八年,他又獲頒「摩納哥皮耶王子文學獎」,以表彰他在文壇上卓越的創作成就。二○○八年,克萊喬更進一步榮獲文壇最高榮譽「諾貝爾文學獎」的肯定,文學之路攀上顛峰。克萊喬的作品多以漂泊不定的邊緣人物為主角,這些人物的存在,以一連串的遷徙建構起來,漂泊則是他們自由的標記。他的作品也常反映出他對原始部落、消逝的古老文化的關注,他認為這些原始文明遠比建立在理智上的歐洲文明來得強烈、熱情,對世界也有更為感官性、直覺性的認知。為此,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也以激發讀者的感官為主,表現出「小說的本質不在於呈現重建過的真實感,它有點像舞蹈……能讓一旁觀舞的人覺得『腳癢』」。他另著有《金魚》、《偶遇》、《飢餓間奏曲》、《奧尼查市》、《漂泊的星》等作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這是些一動不動的、瞪著血紅和凶惡的眼睛的巨人,是吞吃男人和女人的魔鬼。在這些魔鬼般的樓房中,年輕的婦女被推倒在沾滿污點的舊床墊上,幾秒鐘內便被那些默不作聲而又慾火焚身的男人們佔為己有。事後,男人們便穿好衣服,匆匆離去,放在桌邊的菸頭還沒有熄滅。在這些吃人的惡魔的巨腹之中,年邁的婦女被男人的身軀重壓著,她們蠟黃的肉體被玷污。這樣在所有這些女人的心中,也就滋長了一股強烈的冰冷的空虛之感,從她們軀體內迸發出來,像風似的沿著大街小巷捲起了不停息的漩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1页 -
可是,在這件牆壁已經剝落的房子里,昏暗的、滑溜溜的樓梯,是他每登一級都有可能跌倒,而四壁像濕淋淋的大衣一樣窒息著他的胸膛,難道在這樣一個陷阱般的地方,他能逃脫死亡的命運嗎?那兒,一位西班牙婦人,帶著六個孩子,只有一間狹窄的房子,他們衣衫襤褸,臉色蒼白,食不果腹,整天在巴尼區遊蕩。還有那兒,是一間已經裂縫的房子,四壁像是被冷汗浸濕了,裡面住著一對病人,他們大聲地咳嗽,有時在深夜裡,那聲音彷彿真能穿透四壁傳出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沙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一本冗长的让我连续睡着无数次的关于无边的沙漠的书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着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大概就是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就是不一样,整本书以类似散文的形式叙事,虽然我佩服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必定也是走入沙漠,亲眼看到过蓝面人的生活,不然怎么能凭空诌出这391页。我想要以简短的抽出主线内容的方式再重新理一遍《沙漠》(大概也是闲过头... (展开)> 更多书评 8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7.8分 225人读过
-
Gallimard (1987)9.3分 15人读过
-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6月)7.5分 58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沙漠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