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生病与不生病的心理法则》作者是日本知名的外科医生,也是日本内视镜治疗的第一人,他在职业生涯中用心面对数千名病人之后,揭开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慢性病如果只依赖西方医学,能治好的并不多。”那些“容易生病的人”与“不容易生病的人”之间。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法则,那就是内心状态对疾病有莫大的影响。在《生病与不生病的心理法则》中,土桥医生把他从医数十年中体悟揣摩出的生病与不生病的心态法则,热诚地奉献给读者。
20min左右翻完的,太不可靠了,全文是在拿个案在论证。即使是如封面上说的,“日本著名外科医生阅病无数的惊人发现”,主观性太强了。 全文观点、案例都没有引用出处,没有统计数据。 并且排版真是浪费,觉得就是在凑纸张,一页1/3是空的,字还特别大,行间距可以再塞行字,所以一眼看一页也是可以的...书到最后几节,变成了关于心态,心灵鸡汤类的书了。 所以,可以把它当成自助心灵一类的书,但就是使党心灵... 20min左右翻完的,太不可靠了,全文是在拿个案在论证。即使是如封面上说的,“日本著名外科医生阅病无数的惊人发现”,主观性太强了。 全文观点、案例都没有引用出处,没有统计数据。 并且排版真是浪费,觉得就是在凑纸张,一页1/3是空的,字还特别大,行间距可以再塞行字,所以一眼看一页也是可以的...书到最后几节,变成了关于心态,心灵鸡汤类的书了。 所以,可以把它当成自助心灵一类的书,但就是使党心灵自助的书,写得也真烂,陈词滥调,没有吸引我的地方。 (展开)
农大图书馆有这书,靠。一般,很一般。
强调心里对疾病影响有多大
挺好的,对“唯一正确答案”的西医治疗提出质疑,确实个体有差异,尤其癌症这种,病因太复杂。生病是给自己第二次生命的机会。癌症和生活方式有关,和心态有关,甚至不治愈但能与其和平共处也无大碍。要倾听身体的声音,思考什么样让自己幸福快乐最重要。follow your heart。心理健康,心情愉悦会带来身体的健康。适者才能生存。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但更重要的是好好爱自己,给自己想要的。
非常好的书,和另一本哈佛医生写《自愈的概率》的异曲同工。 两位都是西医出身,但都没有迷信西医的用处,也并不是建议人们都去使用自然疗法或者中医疗法,他们在看过大量病历之后,都产生了同样的疑惑“为什么有的癌症病人奇迹般的康复了,有些则没有?” 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类似的“康复的人都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疾病都不是一天造成的,只有从源头消除了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因素,才有可能使人生(或者说是身... 非常好的书,和另一本哈佛医生写《自愈的概率》的异曲同工。 两位都是西医出身,但都没有迷信西医的用处,也并不是建议人们都去使用自然疗法或者中医疗法,他们在看过大量病历之后,都产生了同样的疑惑“为什么有的癌症病人奇迹般的康复了,有些则没有?” 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类似的“康复的人都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疾病都不是一天造成的,只有从源头消除了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因素,才有可能使人生(或者说是身体健康)通向另一条康复的道路。 道理很简单,但是大道至简,如果能从中受到启发,并且调整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这本书的售价。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1篇
> 1人在读
> 13人读过
> 6人想读
订阅关于生病与不生病的心理法则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潇潇 2012-04-12 20:04:45
20min左右翻完的,太不可靠了,全文是在拿个案在论证。即使是如封面上说的,“日本著名外科医生阅病无数的惊人发现”,主观性太强了。 全文观点、案例都没有引用出处,没有统计数据。 并且排版真是浪费,觉得就是在凑纸张,一页1/3是空的,字还特别大,行间距可以再塞行字,所以一眼看一页也是可以的...书到最后几节,变成了关于心态,心灵鸡汤类的书了。 所以,可以把它当成自助心灵一类的书,但就是使党心灵... 20min左右翻完的,太不可靠了,全文是在拿个案在论证。即使是如封面上说的,“日本著名外科医生阅病无数的惊人发现”,主观性太强了。 全文观点、案例都没有引用出处,没有统计数据。 并且排版真是浪费,觉得就是在凑纸张,一页1/3是空的,字还特别大,行间距可以再塞行字,所以一眼看一页也是可以的...书到最后几节,变成了关于心态,心灵鸡汤类的书了。 所以,可以把它当成自助心灵一类的书,但就是使党心灵自助的书,写得也真烂,陈词滥调,没有吸引我的地方。 (展开)
0 有用 满城月光 2011-10-24 22:49:59
农大图书馆有这书,靠。一般,很一般。
0 有用 蓝色雪糕妹妹 2011-04-13 13:56:22
强调心里对疾病影响有多大
0 有用 木 兮 2023-12-10 00:05:42 福建
挺好的,对“唯一正确答案”的西医治疗提出质疑,确实个体有差异,尤其癌症这种,病因太复杂。生病是给自己第二次生命的机会。癌症和生活方式有关,和心态有关,甚至不治愈但能与其和平共处也无大碍。要倾听身体的声音,思考什么样让自己幸福快乐最重要。follow your heart。心理健康,心情愉悦会带来身体的健康。适者才能生存。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但更重要的是好好爱自己,给自己想要的。
0 有用 猪大美 2024-08-22 15:43:39 山东
非常好的书,和另一本哈佛医生写《自愈的概率》的异曲同工。 两位都是西医出身,但都没有迷信西医的用处,也并不是建议人们都去使用自然疗法或者中医疗法,他们在看过大量病历之后,都产生了同样的疑惑“为什么有的癌症病人奇迹般的康复了,有些则没有?” 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类似的“康复的人都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疾病都不是一天造成的,只有从源头消除了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因素,才有可能使人生(或者说是身... 非常好的书,和另一本哈佛医生写《自愈的概率》的异曲同工。 两位都是西医出身,但都没有迷信西医的用处,也并不是建议人们都去使用自然疗法或者中医疗法,他们在看过大量病历之后,都产生了同样的疑惑“为什么有的癌症病人奇迹般的康复了,有些则没有?” 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类似的“康复的人都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疾病都不是一天造成的,只有从源头消除了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因素,才有可能使人生(或者说是身体健康)通向另一条康复的道路。 道理很简单,但是大道至简,如果能从中受到启发,并且调整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这本书的售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