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出版年: 2006-5-1
页数: 304
定价: GBP 9.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747585329
Thinking in Pictures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天宝•格兰丁博士,出生于1947年,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凭借《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一书获得《纽约时报》2004-2005年度畅销书作者奖。曾在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录制多个节目,如ABC的“黄金时间直播”、NBC的“今日秀”、“拉里•金脱口秀”、“48小时”、“20/20”等。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包括《时代杂志》、《人物》、《福布斯》、《新闻与世界报道》、《纽约时代》。以天宝•格兰丁的人生故事改编的电影《自闭历程》(Temple Grandin)荣获2010年度美国电视艾美奖、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以及美国演员工会奖等多项大奖。
《用图像思考》一书最早出版于1995年,出版后引起各方关注,改变了世界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看法。
译者简介
范玮,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自幼向往教师职业,自2000年至今,在北京一所中学做了十三年的孩子王,既充实又快...
天宝•格兰丁博士,出生于1947年,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凭借《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一书获得《纽约时报》2004-2005年度畅销书作者奖。曾在美国主流电视媒体录制多个节目,如ABC的“黄金时间直播”、NBC的“今日秀”、“拉里•金脱口秀”、“48小时”、“20/20”等。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包括《时代杂志》、《人物》、《福布斯》、《新闻与世界报道》、《纽约时代》。以天宝•格兰丁的人生故事改编的电影《自闭历程》(Temple Grandin)荣获2010年度美国电视艾美奖、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以及美国演员工会奖等多项大奖。
《用图像思考》一书最早出版于1995年,出版后引起各方关注,改变了世界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看法。
译者简介
范玮,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自幼向往教师职业,自2000年至今,在北京一所中学做了十三年的孩子王,既充实又快乐。除了钟情于自己的工作,也热爱文字和写作,曾经在教育类报刊杂志上开设专栏,努力将教育与文学相结合。此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翻译工作,已翻译出版八本译著。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 我用潛意識思考 = 人和動物的思考本都來自原始知覺,只不過大多數人的這個能力被語言蒙蔽了,感覺性的思考於是成了他們的潛意識。而我的思考運用的正是腦部那些處理原始感覺的潛意識區。閱讀過很多探討不同類型記憶的科學文獻後,我發現意識記憶和潛意識記憶各有不同的名稱,端看你研讀的是哪一套心理學。長期記憶有兩種,但它們很可能是同樣的東西,不管你怎麼稱呼它們。下表列出了五對區別意識與潛意識記憶的名稱,名稱雖不同,但意義是相同的。 * 意識記憶 - 潛意識記憶 * 語文記憶 - 感覺性記憶(視覺、運動神經、聽覺等等) * 明確的記憶 - 隱晦的記憶 * 陳述式記憶 - 程序式記憶 * 較易遺忘 - 不易遺忘 因為我的思考用的是潛意識,所以不會有壓抑的情形,也不可能有否認的狀況。我的「搜尋引擎」能夠自由進出整個詳實的知覺記憶庫。 我的記憶並不是自發的,必須按下「儲存」鍵,才能將一件事儲存到我的資料庫裏。我不在意的事物,例如飯店房間的裝潢,我不會記得,除非那個地方真的很獨特。要按下「儲存」鍵,我必須在自覺或強烈的情緒下操作。將情緒連結到我的「儲存」鍵的腦迴路是完好的,可是當我在很不愉快的陳舊記憶中情尋時,我卻能夠不帶有絲毫情緒。譬如說,有一次我遭到解雇,並且為了這件事哭了兩天,至今我仍能感受當時的情緒,卻還是能不帶任何情緒地到「被解雇」這個資料庫裏提取這則記憶。直到很久以後我才知道,正常的人大都無法不帶情緒地打開腦子裏的一個「不愉快經驗檔」。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90页 -
自閉症患者異常的面孔辨識力,是數以百計的科學論文研究的題材,結論是自閉症患者的杏仁核(情緒中樞)異於常人,他們在辨識面孔時使用的腦迴路也不同。無法認出一個已經見過五次面的人的尷尬場面,我至今仍會碰到。我認得出相處過很長時間的人,一個人的五官如果有很獨特的地方,例如巨大的鼻子,我會也認得出。這類面孔辨識和眼睛訊號的研究,數量遠遠超過自閉症患者的思考和感知力的研究。一般人都比較喜歡研究情感,而不願探究感覺問題或特異能力。我希望科學家能多重視感覺問題,因為,嚴重的感覺過於敏感的問題,是自閉光譜一許多人無法正常生活的原因。最悲慘的是那些感覺問題嚴重到無法忍受餐廳或辦公室的人。如果連電影院、球賽或熱鬧的街道出現的一般噪音都能刺痛你的耳朵,你怎能跟人交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Thinking in Picture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这就是阿斯伯格人士与万物互动,相爱的方式。

社会需要对他们多一些包容与爱

父母不绝望,孩子会发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很多事情。 大学的时候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见过一些特殊的孩子。大三那年去广州钟落潭的一个特殊学校做志愿者服务。刚进学校门口就有一个小男孩就冲着我跑,很开心的打开双臂,叫我“妈妈”,我很惊讶,但是也在同伴与老师诧异的眼神中直接抱起这个孩子,接... (展开)
天生不同——关于孤僻、孤独症与“身为异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你“身为异类”,该怎么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 想到人群中的那些“异类”,人们的脑海中不免会浮现出一些词汇和行为:回避,孤僻,刻板,固执,举止滑稽,社交恐惧…… 若想到孤独症者,也许有人的眼前会浮现出一些孤独症孩子,缄默,强迫性重复,突然间大声尖叫,并且无法... (展开)

“孤独症”是病吗?他们不过对世界的认识与我们不同而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是个孤独症患者 天空不再是蓝色 那双隐形的翅膀已经折断了 那些在我难过的时候听过的歌 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总是难以割舍 是世人太冷漠还是我想得太多 连自己的影子也开始出卖我 它喜欢和别人的背影重叠在一起 仿佛对它们倾诉着藏在心底的秘密 最近脑海里不断回响着幼稚园唱的这... (展开)>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华夏出版社 (2014)8.6分 164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8.7分 106人读过
-
Vintage (1996)8.7分 26人读过
-
Vintage (2006)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Dickinson College Library 2 (阿依达)
- autism (清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Thinking in Pictures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abrina 2019-09-02 18:20:46
听完了audio book
0 有用 濛濛 2014-07-14 14:09:45
summer reading
0 有用 crybaby 2021-12-17 19:58:06
很震撼,爱和期望得到爱的方式可以那么不一样。看stairway to heaven那一部分真的是边看边哭,作者作为一个动物研究学者和动物权利倡导者,并没有呼吁人们不吃肉,而是提倡人性的屠宰,让牛在生命最后的一段路程中,通过她设计的stairway to heaven,安然、毫无恐惧地自己走向屠宰场,然后最后在一个squeezing box里面,在挤压中得到安抚,平静地站立着、充满尊严地迎来瞬间的死... 很震撼,爱和期望得到爱的方式可以那么不一样。看stairway to heaven那一部分真的是边看边哭,作者作为一个动物研究学者和动物权利倡导者,并没有呼吁人们不吃肉,而是提倡人性的屠宰,让牛在生命最后的一段路程中,通过她设计的stairway to heaven,安然、毫无恐惧地自己走向屠宰场,然后最后在一个squeezing box里面,在挤压中得到安抚,平静地站立着、充满尊严地迎来瞬间的死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