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张纯如历时三年,向美国国家档案局、美国国防部等相关单位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绝密资料,查阅了相关的大学的档案、公开出版物和学术杂志中的大量文献记录,并实地访问上百位钱学森的同事、师长、学生、邻居、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钱永刚,采用洗炼而故事性的笔法撰写而成,译文流畅,可读性强,给我们讲述了这位最严谨、最具科学精神的天才如史诗般传奇的一生。
1949年,钱学森向美国提交了加入美国国籍的申请,他当时是处于怎样的考虑做出这一决定的? 在他旅居美国的20年中,他是否效忠于美国?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1950年突然决定返回中国?美国如何会怀疑他是间谍?钱学森归国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自从钱学森1955年回到中国,就再也没有踏进美国一步。他对美国的真实感情是怎样的?本书还叙述了钱学森的爱情。钱学森和蒋英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大半生,当初经历了怎样的恋爱过程?
可以说本书不仅仅是...
作者张纯如历时三年,向美国国家档案局、美国国防部等相关单位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绝密资料,查阅了相关的大学的档案、公开出版物和学术杂志中的大量文献记录,并实地访问上百位钱学森的同事、师长、学生、邻居、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钱永刚,采用洗炼而故事性的笔法撰写而成,译文流畅,可读性强,给我们讲述了这位最严谨、最具科学精神的天才如史诗般传奇的一生。
1949年,钱学森向美国提交了加入美国国籍的申请,他当时是处于怎样的考虑做出这一决定的? 在他旅居美国的20年中,他是否效忠于美国?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1950年突然决定返回中国?美国如何会怀疑他是间谍?钱学森归国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自从钱学森1955年回到中国,就再也没有踏进美国一步。他对美国的真实感情是怎样的?本书还叙述了钱学森的爱情。钱学森和蒋英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大半生,当初经历了怎样的恋爱过程?
可以说本书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成长的传奇史,也是20世纪百年世界史、世界航天发展史、中国航天发展史。
作者简介 · · · · · ·
张纯如 (1968 - 2004) ,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曾担任美联社、《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著有《蚕丝──钱学森传》(1995)、 《南京大屠杀》(1997)、《美国华裔史录》。《南京大屠杀》是首部向西方世界介绍南京大屠杀的英文专著,在全世界造成了震动,在世界范围引起了极大的凡响,曾经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十周之久,读书人书评称赞它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至今已经再版十余次,全球印刷近100万册。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以手枪自杀身亡。张纯如在一生中共完成三本书,《洛杉矶时报》形容她是“最好的历史学家和人权斗士”,是“在美国成长的华裔青年模范”。
目录 · · · · · ·
1. 杭 州(1911-1914)
2.北 京(1914-1929)
3.上 海(1929-1934)
4.庚子赔款留学生(1934-1935)
5.麻省理工学院(1935-1936)
· · · · · · (更多)
1. 杭 州(1911-1914)
2.北 京(1914-1929)
3.上 海(1929-1934)
4.庚子赔款留学生(1934-1935)
5.麻省理工学院(1935-1936)
6.西奥多•冯卡门
7.加州理工学院(1936)
8.敢死队(1937-1943)
9.喷气推进试验室(1943-1945)
10.华盛顿和德国(1945)
11.回到麻省理工学院(1946-1947)
12.来自中国的召唤(1947)
13.蒋 英
14.上 升(1947-1948)
15.加州理工学院(1949)
16.嫌 疑(1950)
17.逮 捕(1950)
18.调 查(1950)
19.听证会(1950-1951)
20.等 待(1951-1954)
21.日内瓦会谈(1955)
22.“一个世纪悲剧”
23. 英雄般的欢迎
24. 东风导弹
尾声
· · · · · · (收起)
喜欢读"蚕丝:钱学森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蚕丝:钱学森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Threat of the Silkworm


国士陨落 钱学森的历史地位与功绩
> 更多书评 49篇
-
同情心有时是廉价的。本书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钱学森,一个不再被政治化,走下神坛的科学家。世上没有完美之人。钱老的挚友郭永怀,其夫人也是当年同时代在美留学生,她认为相比叶永烈的钱老传记,这本书更客观与真实,每一段都有出处。 高智商的人当然有资本以傲骨示人。能在35岁的年龄就得到其他人40多岁才能染指的终身教授职位。被自己的导师冯卡门在自传中大加赞赏,专门一章写自己的弟子。这样的人,即使无法比肩冯卡门,爱...
2014-05-12 14:23:58 2人喜欢
-
快乐小超 (吟啸徐行,闲庭信步)
关于命运,谁都不能往下定论;我真的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怎么样。但或许,没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把握。 同时受到普林斯顿和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系主任聘任,同时都有卓越的附加条件,都象征着钱已被公认为是航空领域的支柱。1948年,37岁。热爱的音乐,带来了蒋英这样天资和领悟力超强的妻子;专注的研究,带来了新兴的航空发展和自己的事业。 这才是一个人当有的追求,对热爱的艺术世界的深交,找得到自己的伴侣;对执着的科学世界的...2013-01-19 12:56:30 2人喜欢
-
翻了翻,前言部分的内容很有价值。页码中无法写前言,所以写了“1” 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曾对一名加州理工学院学生说道:“一个人不到临终最好不要写书,免得活着后悔。” 钱永刚(钱学森的儿子)对我说,世界上只有一件事可以让他的父亲重返美国:来自美国政府的道歉。这是一种姿态,为美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把钱学森当成犯人一样关押起来的所作所为而赎罪,弥补钱学森在被遣返回中国前的那5年中所经受的折辱。钱永刚指出,...
2011-05-10 10:44:14 2人喜欢
翻了翻,前言部分的内容很有价值。页码中无法写前言,所以写了“1”
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曾对一名加州理工学院学生说道:“一个人不到临终最好不要写书,免得活着后悔。” 钱永刚(钱学森的儿子)对我说,世界上只有一件事可以让他的父亲重返美国:来自美国政府的道歉。这是一种姿态,为美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把钱学森当成犯人一样关押起来的所作所为而赎罪,弥补钱学森在被遣返回中国前的那5年中所经受的折辱。钱永刚指出,这甚至不需要是来自总统一级的道歉:“只要政府中有人站出来说,美国在40年前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那就足够了。” 自圆其说的解释是,在美国,钱学森并不是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而被大家铭记的。相反,人们记住的是他被遣返,并成为中国科学带头人的事实。毫无疑问,钱学森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者,但他的同事们反复向我强调,他并不能跻身于牛顿或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之列,甚至也无法匹敌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导师西奥多•冯•卡门。在美国,钱学森或许解决了一些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理论问题,但他并未令他所在的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也未能开创出一个自己的领域。如果钱学森在1955年去世,此后没有回到中国,他的生平不可能成为一本一流传记的素材。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1-05-10 10:44:14 -
xiaowo (小蜗)
冯·卡门的父亲是匈牙利最有名的学者,长期担任奥匈帝国教育部长。。创立了一所专为天才儿童设立的师范高中。母亲出身书香门第。。曾发明“布拉格傀儡”机械人的16世纪著名数学家贝扎雷尔(Yehuda Loew Ben Bezalel)是她的先祖之一。。。 年仅9岁的冯·卡门便被父亲送进了他一手创办的师范高中。。。 冯·卡门的父亲。。出于对本地小学的不信任,为孩子聘请了私人教师。出于对既有教材的不信任,甚至自己亲手编写识字课本、教...2017-05-09 13:55:18
冯·卡门的父亲是匈牙利最有名的学者,长期担任奥匈帝国教育部长。。创立了一所专为天才儿童设立的师范高中。母亲出身书香门第。。曾发明“布拉格傀儡”机械人的16世纪著名数学家贝扎雷尔(Yehuda Loew Ben Bezalel)是她的先祖之一。。。 年仅9岁的冯·卡门便被父亲送进了他一手创办的师范高中。。。 冯·卡门的父亲。。出于对本地小学的不信任,为孩子聘请了私人教师。出于对既有教材的不信任,甚至自己亲手编写识字课本、教材书和通话故事。当6岁的冯~卡门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心算能力时,老冯·卡门吓坏了,生怕自己的儿子变成那种“学究型白痴”。他极力消除儿子所拥有的“人肉计算器”天赋,拿走数学书,命令冯·卡门改为阅读与地理、文学和历史有关的书籍。他大获成功,冯·卡门的数学计算天分果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从此以后,他连个简单的乘法都要算上半天。冯·卡门从高中毕业时,他的父亲因为多年来与同事充满敌意、严重不合而导致精神崩溃,被迫住进疗养院。。。。 引自 西奥多·冯·卡门 回应 2017-05-09 13:55:18 -
69""他可以帮助那些人完成计算工作,成为他们的左膀右臂,但却无法成为大师” (YU这就是中科大,可以成为左膀右臂,但不可能成为大师,视野局限在国家层面,而不是全人类) 钱学森的长处在于复制。复制大师们所创造的东西。(YU也是中科大的长处,在于复制别人的想法) “如果不是钱学森回到中国,并致力于向美国展开‘复仇’行动,(欣赏钱老的就是在这,对美国的”复仇”,真是漂亮完美,也许仇恨有很多方式来”复仇”) 75...
2018-05-01 20:47:08
69""他可以帮助那些人完成计算工作,成为他们的左膀右臂,但却无法成为大师” (YU这就是中科大,可以成为左膀右臂,但不可能成为大师,视野局限在国家层面,而不是全人类) 钱学森的长处在于复制。复制大师们所创造的东西。(YU也是中科大的长处,在于复制别人的想法) “如果不是钱学森回到中国,并致力于向美国展开‘复仇’行动,(欣赏钱老的就是在这,对美国的”复仇”,真是漂亮完美,也许仇恨有很多方式来”复仇”) 75”这就像有人在你家里做客,你却把他踢出去一样""(YU能够理解,我刚被踢出去) 76”为这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那么多的贡献,得到的唯一回报却是被赶出这个国家。”(YU哪里不都是一样,人用过了,就像扔东西一样扔掉,中科大也一向如此) 77”世界上只有一件事可以让他的父亲重返美国:来自美国政府的道歉""(YU不可能的,电影《恐怖直播》里,有类似的桥段。这个世界活着都是绝望,道歉?没有迫害已经万幸了) 196""听着,如果你不喜欢这里,你最好回中国去”(YU先生有志气啊,梁老师赶我走时,可比这难听多了) 202""当我们看到美国大学里都有些什么之后,”同样在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的另一位留美学生如是说,“我们再也不想回国了。大多数中国学生都努力让自己在美国停留的时间尽可能延长。""
回应 2018-05-01 20:47:08
-
《蚕丝:钱学森传》 | 一段好的爱情,会让人变得柔和。 钱学森无论是在加州理工学院还是麻省理工学院授课,对于课上学生们听不懂而提出的问题,他都不予回答。学生们对他的评价通常都是“冷酷,听不懂他讲的课。” 他出的考题也都很难,班级里最高的分数是22分。他的集中轰炸式教学风格和求全责备的天性吓坏了学生。 虽然他的课堂缺乏个人魅力,但他极力效仿老一辈教授们的导师制度,他像他的老师冯·卡门当年那样对待自己的学...
2022-05-01 22:58:29
《蚕丝:钱学森传》 | 一段好的爱情,会让人变得柔和。
钱学森无论是在加州理工学院还是麻省理工学院授课,对于课上学生们听不懂而提出的问题,他都不予回答。学生们对他的评价通常都是“冷酷,听不懂他讲的课。”
他出的考题也都很难,班级里最高的分数是22分。他的集中轰炸式教学风格和求全责备的天性吓坏了学生。 虽然他的课堂缺乏个人魅力,但他极力效仿老一辈教授们的导师制度,他像他的老师冯·卡门当年那样对待自己的学生。
回国做演讲时,他遇上了小时的玩伴蒋英。他对蒋英的追求也是直男式的追求,他对蒋英说:“怎么样?你跟不跟我走?”被蒋英拒绝了。
几天之后他又试了一次说:“怎么样?你重新考虑过了吗?我们结婚吧,去不去?”蒋英被他的诚意所打动,接受了求婚。 和蒋英在一起的钱学森,柔和了许多。蒋英会拿钱学森的顽固开玩笑,朋友们都说这段婚姻幸福美满。
一段好的爱情,会让人变得柔和。
回应 2022-05-01 22:58:29 -
《蚕丝:钱学森传》 | 坚持梦想,学成归来,为祖国效力 庚子条约的签订,美国最终得到的赔款总数,是美国提出的索赔金额的近两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将多出的部分设立资助中国学生留美奖学金的形式归还中国。 这样可以培养一批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具有影响力的未来领袖,并像一位教育学家所阐述的那样,“在智识和精神上对未来中国的领导人施加控制。” 但钱学森很坚定地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以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中国抵御外辱...
2022-04-30 22:18:16
《蚕丝:钱学森传》 | 坚持梦想,学成归来,为祖国效力
庚子条约的签订,美国最终得到的赔款总数,是美国提出的索赔金额的近两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将多出的部分设立资助中国学生留美奖学金的形式归还中国。
这样可以培养一批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具有影响力的未来领袖,并像一位教育学家所阐述的那样,“在智识和精神上对未来中国的领导人施加控制。”
但钱学森很坚定地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以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中国抵御外辱,将中国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中拯救出来。所以当他离开麻省理工学院时。他不想回国,随后他在冯·卡门的介绍下进去了加州理工学院。
当他完成学业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王助上校的信,要求他回国,尽一个庚子赔款奖学金获得者的责任。
这时的祖国需要他,他的家人想念他,他的荣誉感也在驱使着他应该回国。但钱学森想的是,回国就放弃了在一个备受支持的环境下与一流人才共同解决最前沿问题的机会。如果这时回国,他在科学领域继续有突破的日子就结束了。
最终,他请冯·卡门向中国政府陈情,让他在美国多待一年,他也答应为中国航空研究局当了一年顾问,以示诚意。
他一直在为他的梦想坚持着,希望某天学成归来,为祖国效力。
回应 2022-04-30 22:18:16 -
《蚕丝:钱学森传》 | 有爱的家庭,造就一个内心富足的人 钱学生出生在杭州,钱家书香门第、世代簪缨,这样有既富又贵的家庭,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学者,为社会做出长远的贡献。 父亲钱家治远赴日本留学,回杭后,担任良知师范学校的校长。母亲是章兰娟,她思路敏捷、口齿伶俐,文静的外表下充满了活力。因为家里有佣人打理,她的时间都用来教育孩子。 钱家的富足和杭州的富庶令钱学森的成长岁月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度过。...
2022-04-29 18:10:06
《蚕丝:钱学森传》 | 有爱的家庭,造就一个内心富足的人
钱学生出生在杭州,钱家书香门第、世代簪缨,这样有既富又贵的家庭,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学者,为社会做出长远的贡献。
父亲钱家治远赴日本留学,回杭后,担任良知师范学校的校长。母亲是章兰娟,她思路敏捷、口齿伶俐,文静的外表下充满了活力。因为家里有佣人打理,她的时间都用来教育孩子。
钱家的富足和杭州的富庶令钱学森的成长岁月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度过。所以,即使他出生于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国家,他的内心依然坚定,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
从小,钱学森的兴趣在父亲的鼓励下全面发展,他学钢琴、小提琴、水彩画,和昆虫、化石打交道,房间里也堆满了自然科学与数学的书籍。钱学森回忆说:“我的父亲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他为我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与文学的新世界。”
一个有爱的家庭,造就了一个内心富足的人。
回应 2022-04-29 18:10:06 -
特别详细的记录,对钱学森内心的描写很少,应该是和钱学森本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有关,多是从环境和他人来描述,尤其对大环境的叙述,还有很多研究的细节进展等,开阔了知识面,但专业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晦涩,文章很长,看起来稍微有点吃力。配合电影一起看,很多情节是一致的,可能也是因为留下的记录太少了。 看下来,我感觉钱学森本人是很健谈的,不谈工作的时候很温和,爱古典音乐,很多技术研究人员都爱音乐,可能有某种联系...
2022-04-12 11:14:45
特别详细的记录,对钱学森内心的描写很少,应该是和钱学森本人不愿意接受采访有关,多是从环境和他人来描述,尤其对大环境的叙述,还有很多研究的细节进展等,开阔了知识面,但专业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晦涩,文章很长,看起来稍微有点吃力。配合电影一起看,很多情节是一致的,可能也是因为留下的记录太少了。
看下来,我感觉钱学森本人是很健谈的,不谈工作的时候很温和,爱古典音乐,很多技术研究人员都爱音乐,可能有某种联系。
同时对工作又是相当认真,尤其记得他的学生暂停计算去吃午饭,被他批评,怎么可以没计算完成就去吃饭。
上课花1-2小时来写板书,觉得别人看不懂学不会是别人的事,是一个事实,而不是应该提出的问题,多么天才的认知。
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他能定心思考,该做什么的时候就专心去做,一旦决定了,就埋头去干,活在当下,全身心的,从不停止的。
回应 2022-04-12 11:14:45
论坛 · · · · · ·
书不能在大陆翻译出版,据说在于它披露了一个事实 | 来自望尘莫及 | 7 回应 | 2022-05-08 18:58:14 |
看看我们的小学教科书怎么写的吧,哈哈 来wash wa... | 来自望尘莫及 | 2 回应 | 2022-04-09 08:43:24 |
不用看就知道绝对得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 来自· | 2 回应 | 2019-02-14 21:57:49 |
多少万字? | 来自斑布 | 2019-01-17 20:21:46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Basic Books (1996)8.5分 65人读过
-
台北 :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1996)7.6分 26人读过
-
Basic Books (1995)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Blackstone Audiobooks (199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人物传记类以及励志类书籍-2 (IVAN)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中信出版社 (IVAN)
- 我的人物传记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蚕丝:钱学森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مان 2019-10-18 00:13:08
因为一篇文章,近期对大科学家上了头,翻了传记来看,结果发现最体现其个人性格的部分全都在那篇文章里了。看这本书就觉得,种花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能够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体现出来,完全是因为蛇精病兮兮的美国政府怀疑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还把他放回了中国。简直好笑
2 有用 bookbug 2012-07-06 12:54:35
以張純如的風格來說,沒有親自採訪和解密資料,就沒有好的作品問世。因此錢學森55年回到中國后的經歷在中國無法解密相關的情況下,只能化作本書最後一章的點滴。本書的主要精力和亮點便集中在錢學森在美國的求學和研究、以及怎樣回到中國這兩個焦點上了。
2 有用 skyline 2011-12-04 21:42:54
钱老是被迫回来的~
13 有用 水滴 2012-08-18 09:52:38
极其骄傲、勤奋的天才。原来科学是如此令人心醉神迷。
1 有用 Wuyouz 2012-11-29 22:05:50
美国那段写的不错,中国这段太简略了
0 有用 学爸何老师 2022-08-14 14:55:25
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改变整个国家的国防工业
0 有用 征途 2022-08-12 10:21:13
纯如女士第一部作品,有些青涩但瑕不掩瑜
0 有用 。 2022-08-09 13:56:44
“如果一个人可以在自己最后的日子里,对着自己的良知说,他给予人类的远比他从人类那里收获到的要多得多,那不也是很好?”钱老千古
0 有用 组员 2022-08-08 21:32:10
张纯如写得很真实自然,也生动有趣。第一次看完一本传记,感触是人在时代的浪潮里泛舟,潮能载舟亦能覆舟。 个人读下来感觉在中国的童年少年、赴美求学的青年这三个时期写得很好,从出身钱氏到随父赴京、从通过留学选拔到拜入冯卡门门下,越来越看到钱学森在家庭良好教育条件基础上个人的努力成果。 但在美任教期间,也许在第一次提到威因鲍姆时说一句“此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以为的音乐小组会是他事后在美发展学术生涯的一颗暗雷... 张纯如写得很真实自然,也生动有趣。第一次看完一本传记,感触是人在时代的浪潮里泛舟,潮能载舟亦能覆舟。 个人读下来感觉在中国的童年少年、赴美求学的青年这三个时期写得很好,从出身钱氏到随父赴京、从通过留学选拔到拜入冯卡门门下,越来越看到钱学森在家庭良好教育条件基础上个人的努力成果。 但在美任教期间,也许在第一次提到威因鲍姆时说一句“此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以为的音乐小组会是他事后在美发展学术生涯的一颗暗雷”可能会好点。因为对外国名字本就不太熟悉,任教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期间钱老接触的人又都是外国人,后面看到麦卡锡主义时期差点没想起来威因鲍姆是谁。 归国后的部分本来以为会是重中之重,有点遗憾没能看到详尽的描述。 (展开)
0 有用 三分熟的胡萝卜 2022-08-06 00:15:38
他似乎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今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蚕丝——钱学森传》,让我对让钱学森老先生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深深被钱学森的一生所震撼。 尤其是书中有一段小插曲,写到钱学森回国后,金博尔勃然大怒道:“宁愿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愿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值5个师。”由此足见钱学森的科学造诣和影响力究竟有多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