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第四卷) 短评

热门
  • 4 Sarcophagus 2015-02-13 00:12:22

    显平淡,无雄文。在中&东方/西方、传统/近代、内/外、上/下多重对立中,“近代知识”如何被叙述或呈现?“传统知识”面对“近代知识”如何变通?某些制度、概念或生活方式如何逐渐积淀为新“传统”?简言之“约”何以“定”?“俗”何以“成”?或反之塑造上述对立?

  • 0 艱致 2012-05-22 00:13:36

    总体“新意”偏弱,某些局部论述则甚精彩。

  • 0 宋典少说两句 2018-07-31 00:57:52

    大部分看不懂,刘三姐和样板戏备考,如今已算平常视角。顾德琳研究人种的文章,文化型和人种型种族中心主义。引言值得品味:如果说新教构成了资本主义兴起的伦理基础,那么,支撑中国奇迹的伦理基础又是什么呢?这是新史学必须触及的问题。

  • 0 隳童 2024-05-01 14:36:07 中国香港

    翻阅岸本美绪《中国史研究中的“近世”概念》一文,岸本氏的学识与文笔始终让我敬佩,谨标。

  • 0 momo橘 2018-05-09 17:50:40

    没有全读,印象较深的是黄东兰的书写中国,岸本美绪,顾德林的全球本土化问题探讨。顾德林的“全球本土化”概念…没有界定啊…刘三姐和样板戏均或有行文头重脚轻之嫌。

  • 0 江河萬古 2018-05-17 09:53:10

    近代知識的傳入、理解、挪用、轉型,對日常生活、制度等方面的影響

  • 0 2015-09-16 13:44:54

    从第五到第四,整个人都不太好……刘三姐:性别与阶级;样板戏:领袖、群众与阶级斗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