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2世纪末,平安王朝已走到了尾声,天皇与贵族掌握实权的中央集权制日益衰落,拥有领地和私人武装的封建武士集团全面抬头。源氏和平家作为在朝廷和地方都握有重权的两大武士集团,因盘根错节的复杂恩怨,以及对统治权力的觊觎,终于在公元1156年至1185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平家物语》以史书编年体为主轴,站在平家的角度,详细叙述了源氏和平家争夺权力的全过程。
《平家物语》全景式地展现日本中世纪战焰滔天的豪壮场面,更因其极高的文学、历史、思想价值,被日本文学史家誉为“民族的英雄叙事诗”、“镰仓文学的最高成就”、“日本的国民文学”。它的问世,不但将军记物语推向了高峰,更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日本古典文学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
作为一部长篇史诗巨著,《平家物语》版本众多,其中13卷本是公认的通行本,约在1201年至1221年这段时...
12世纪末,平安王朝已走到了尾声,天皇与贵族掌握实权的中央集权制日益衰落,拥有领地和私人武装的封建武士集团全面抬头。源氏和平家作为在朝廷和地方都握有重权的两大武士集团,因盘根错节的复杂恩怨,以及对统治权力的觊觎,终于在公元1156年至1185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平家物语》以史书编年体为主轴,站在平家的角度,详细叙述了源氏和平家争夺权力的全过程。
《平家物语》全景式地展现日本中世纪战焰滔天的豪壮场面,更因其极高的文学、历史、思想价值,被日本文学史家誉为“民族的英雄叙事诗”、“镰仓文学的最高成就”、“日本的国民文学”。它的问世,不但将军记物语推向了高峰,更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日本古典文学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
作为一部长篇史诗巨著,《平家物语》版本众多,其中13卷本是公认的通行本,约在1201年至1221年这段时间初步成形,然后不断得到补充完善,流传至今。全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1~5卷讲述平忠盛发迹,由武将擢升为朝廷重臣。后来其子平清盛当上太政大臣,平家满门荣华,显赫一时,令世人钦羡赞叹。但平家在掌权之后,迅速腐化堕落,骄奢霸道、为所欲为,上不敬天皇、下不恤百姓,破坏佛法、凌夷朝威,恶事做尽做绝,引来朝野上下极大不满。法皇和旧贵族密谋倒平,但因事机不密而失败。
6~8卷讲述平清盛因热病辞世,由于长子平重盛已先于他死去,只好由资质平庸的三子平宗盛继承家业。平宗盛的魄力和才干远不及父兄,更缺乏强悍的个性,无力应付此起彼伏的反乱,平家开始盛极而衰。这时身负血海深恨的各地源氏后裔,经过多年积蓄力量,蜂起举事。除镰仓源赖朝外,有“旭将军”美誉的木曾义仲也在北陆崛起,起兵讨平,以风卷残云之势率先攻入京都,迫使平家举族撤往西国。
9~11卷讲述志得意满的木曾义仲,俨然以为天下在握,于是骄横粗暴、飞扬跋扈,在京中胡作非为,民心丧尽。镰仓源赖朝趁机命令弟弟源范赖、源义经讨伐义仲。义仲众叛亲离,迅速败亡。全书的重点由此转向被视为战神的源义经身上。义经进京后,受到了后白河法皇的信赖,奉命进击平家。他一路势如破竹,一之谷合战、屋岛合战,屡战屡胜,直逼平家盘踞的大本营。鼙鼓雷响,雅乐无用。颓废腐朽的平家完全无力抵抗,最后坛之浦化为修罗炼狱,海为血染、地为尸覆,幼帝安德天皇投海,平家全族败亡。源氏从此独揽朝政,日本进入幕府时代。但源义经也因为功高震主,受到源赖朝的猜忌,不得不远遁避祸。
12~13卷作为结尾,讲述源赖朝为绝后患,如何搜捕残害平家血脉;以及安德天皇生母建礼门院在绝望中出家为尼,最后于大原寂光院中了却余生。
作者简介 · · · · · ·
关于《平家物语》的作者,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定论。由于吉田兼好在《徒然草》的第二百二十六段中,记载着:“後鳥羽院の御時、信濃前司行長、稽古の譽ありけるが……此の行長入道、平家物語を作りて、生佛といひける盲目に教へて語らせけり。”所以有研究者据此认为作者是信浓前司行长(信浓是国名;前司是官名,前国司之意;行长是名字;姓氏未知),他写了3卷本或6卷本的《平家物语》后,再传授给一位名叫生佛的盲琵琶师弹唱、传诵。这成为了平曲的开端,风靡后世。后来又有研究认为,12卷本《平家物语》的作者是参议吉田资经。然而此二说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逐渐无法取信于研究《平家物语》的学者。原因在于《平家物语》与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类,属于素材长期累积型作品,其版本浩繁、差异明显,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变动,卷数越来越多,再加上用典丰富、行文风格多样,所以...
关于《平家物语》的作者,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定论。由于吉田兼好在《徒然草》的第二百二十六段中,记载着:“後鳥羽院の御時、信濃前司行長、稽古の譽ありけるが……此の行長入道、平家物語を作りて、生佛といひける盲目に教へて語らせけり。”所以有研究者据此认为作者是信浓前司行长(信浓是国名;前司是官名,前国司之意;行长是名字;姓氏未知),他写了3卷本或6卷本的《平家物语》后,再传授给一位名叫生佛的盲琵琶师弹唱、传诵。这成为了平曲的开端,风靡后世。后来又有研究认为,12卷本《平家物语》的作者是参议吉田资经。然而此二说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逐渐无法取信于研究《平家物语》的学者。原因在于《平家物语》与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类,属于素材长期累积型作品,其版本浩繁、差异明显,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变动,卷数越来越多,再加上用典丰富、行文风格多样,所以学界通常将《平家物语》视为集体创作的结晶作品。信浓前司行长、吉田资经只是这众多创作者中的一员,不过他们的名字有幸流传了下来,而其他参与创作的人,都湮没在了逝去的历史长河中。
目录 · · · · · ·
第一卷
一、祇园精舍
二、殿上的暗算
三、鲈鱼
四、秃发
五、满门荣华
六、祗王
七、两代之皇后
八、立匾的纷争
九、火烧清水寺
十、册立东宫
十一、与殿下争道
十二、鹿谷
十三、鹈川合战
十四、立愿
十五、抬神舆
十六、火焚大内
第二卷
一、流放座主
二、一行阿阇梨之事
三、西光被斩
四、小松的规劝
五、替少将求情
六、劝谏
七、烽火事件
八、流放新大纳言
九、阿古屋松
十、新大纳言遇害
十一、德大寺殿
十二、堂众合战
十三、山门灭亡
十四、善光寺被焚
十五、康赖祝文
十六、卒都婆漂流
十七、苏武
第三卷
一、赦文
二、蹬足
三、御产
四、公卿齐聚
五、大塔建立
六、赖豪
七、少将归京
八、有王
九、僧都辞世
十、旋风
十一、医师问答
十二、无文太刀
十三、灯笼大臣
十四、献金远渡
十五、法印问答
十六、大臣流罪
十七、行隆之事
十八、软禁法皇
十九、城南离宫
第四卷
一、严岛御幸
二、还御
三、源氏齐集
四、鼬事件
五、信连
六、泷口竞
七、山门牒状
八、南都牒状
九、长佥议
十、僧众齐集
十一、宇治桥合战
十二、高仓宫败亡
十三、幼王出家
十四、相士通乘
十五、鵺
十六、火焚三井寺
第五卷
一、迁都
二、赏月
三、妖怪事件
四、快马
五、历数朝敌
六、咸阳宫
七、文觉苦修
八、募化簿
九、流放文觉
十、福原院宣
十一、富士川
十二、五节会
十三、还都
十四、火焚奈良
第六卷
一、上皇崩御
二、红叶
三、葵前
四、小督
五、檄文
六、信使飞报
七、入道辞世
八、筑岛
九、慈心坊
十、祇园女御
十一、邦纲辞世
十二、州俣合战
十三、沙哑声
十四、横田河原合战
第七卷
一、清水冠者
二、出兵北国
三、拜诣竹生岛
四、燧城合战
五、愿书
六、坠落俱利迦罗谷
七、篠原合战
八、实盛
九、还亡
十、木曾致山门牒状
十一、返牒
十二、平家致山门连署
十三、主上离京
十四、维盛离京
十五、圣主临幸
十六、忠度离京
十七、经正离京
十八、青山琵琶
十九、一门离京
二十、弃福原
第八卷
一、山门御幸
二、名虎
三、线团
四、撤离太宰府
五、院宣敕封征夷大将军
六、猫间
七、水岛合战
八、濑尾杀身
九、室山
十、鼓判官
十一、法住寺殿合战
第九卷
一、名马生食
二、宇治川先锋
三、河原合战
四、木曾败亡
五、樋口诛罚
六、六度立功
七、三草布阵
八、三草合战
九、老马
十、先后之争
十一、二进二出
十二、翻越险崖
十三、越中前司之死
十四、忠度之死
十五、生擒重衡
十六、敦盛之死
十七、知章之死
十八、落水
十九、小宰相投海
第十卷
一、悬首示众
二、大内女官
三、屋岛院宣
四、回奏
五、戒文
六、押赴东海道
七、千手前
八、横笛
九、高野山
十、维盛出家
十一、参诣熊野
十二、维盛投海
十三、三日平氏
十四、藤户
十五、大尝会
十六、御幸高野
第十一卷
一、逆橹
二、胜浦·大坂越
三、嗣信之死
四、那须与一
五、弓落水
六、志度合战
七、斗鸡·坛之浦合战
八、远矢
九、安德帝投海
十、能登殿绝命
十一、八咫镜归都
十二、剑
十三、一门游街示众
十四、镜
十五、文书
十六、副将被斩
十七、腰越状
十八、大臣殿被斩
十九、重衡被斩
第十二卷
一、大地震
二、染布匠人
三、流放平大纳言
四、土佐坊被斩
五、判官离京
六、吉田大纳言
七、六代
八、长谷六代
九、六代被斩
灌顶卷
一、女院出家
二、移居大原
三、御幸大原
四、六道
五、女院往生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祗园精舍》祗园精舍的钟声,有诸行无常的声响,沙罗双树的花色,显盛者必衰的道理。骄奢者不久长,只如春夜的一梦,强梁者终败亡,恰似风前的尘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祇園精舍(ぎおんしょうじゃ)の鐘の声、諸行無常(しょぎょうむじょう)の響きあり。娑羅双樹(しゃらそうじゅ)の花の色、盛者必衰(じょうしゃひっすい)の理(ことわり)をあらはす。奢(おご)れる人も久(ひさ)しからず、ただ春の夜の夢のごとし。猛き者もつひにはほろびぬ、ひとへに風の前の塵に同じ。 遠く異朝をとぶらえば、秦(しん)の趙高(ちょうこう)、漢(かん)の王莽(おうもう)、梁(りょう)の朱异(しゅうい)、唐(とう)の祿山(ろくさん)、これらは皆舊主先皇の政にもしたがはず、樂しみをきはめ、諌めをも思ひ入れず、天下の亂れん事を悟らずして、民間の愁ふるところを知らざつしかば、久しからずして、亡じにし者どもなり。遠く異朝をとぶらえば、秦(しん)の趙高(ちょうこう)、漢(かん)の王莽(おうもう)、梁(りょう)の朱异(しゅうい)、唐(とう)の祿山(ろくさん)、これらは皆舊主先皇の政にもしたがはず、樂しみをきはめ、諌めをも思ひ入れず、天下の亂れん事を悟らずして、民間の愁ふるところを知らざつしかば、久しからずして、亡じにし者どもな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巻第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平家物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平家物语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平家物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 条 )




> 更多书评 48篇
-
又いかなる賢王聖主の御政も攝政關白の御成敗も世にあまされたるいたづら者などの、人のきかぬ處にてなにとなうそしり傾け申事は常の習なれども、此禪門世ざかりの程は聊いるかせにも申者なし。其故は入道相國のはかりごとに十四五六の童部を三百人そろへて、髮をかぶろにきりまはし、あかき直垂をきせて、めしつかはれけるが、京中にみち/\て、往反しけり。自ら平家の事あしざまに申者あれば、一人きゝ出さぬほどこそありけ...
2017-05-06 10:54:51 1人喜欢
又いかなる賢王聖主の御政も攝政關白の御成敗も世にあまされたるいたづら者などの、人のきかぬ處にてなにとなうそしり傾け申事は常の習なれども、此禪門世ざかりの程は聊いるかせにも申者なし。其故は入道相國のはかりごとに十四五六の童部を三百人そろへて、髮をかぶろにきりまはし、あかき直垂をきせて、めしつかはれけるが、京中にみち/\て、往反しけり。自ら平家の事あしざまに申者あれば、一人きゝ出さぬほどこそありけれ、餘黨に觸廻して、其家に亂入し資材雜具を追捕し、其奴を搦とて、六波羅へゐてまゐる。されば目に見、心に知るといへども、詞にあらはれて申者なし。六波羅殿の禿と云ひてしかば、道をすぐる馬車もよぎてぞ、通りける。禁門を出入すといへども姓名を尋らるゝに及ばず、京師の長吏これが為に目を側むとみえたり。
此一节与史记卷四周本纪周厉王部分对看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回应 2017-05-06 10:54:51 -
麻麻睇 (我恨我痴心。)
途中遇着一条大沟,高仓宫纵身一跃,轻而易举地跳了过去。路人大为惊讶,纷纷驻足,交头接耳道…… 这段对以仁王逃亡的描述当真活灵活现。仓促中疲于奔命的状态,短短数语便刻画出滑稽而又生动的场面。这部作品里有很多类似的描写,都是在细微处反衬叙事对象,令文章充满趣味却不失严谨。2013-12-16 21:31:40 1人喜欢
-
张茶客 (The Modern Man I Sing.)
原文开始>熊谷无奈,含泪道:“吾本不欲杀汝,但大队兵马业已赶到,吾不杀汝,汝必为他人所杀,届时还不知会受何等屈辱。索性由直实动手吧,日后定为你上香祭奠。”美少年从容道:“甚好。便请阁下取吾首级!”熊谷心中怜惜,持刀颤抖,只感头晕眼花,心神缭乱,前后难分。然而此事终需了结,只得一咬牙,流泪挥刀,割下美少年首级。<</原文结束>2012-07-10 23:44:53
-
猫娘 (一过秋即草木枯,是乃山风以称岚)
-
著名的物语文学作品,早期有《竹取物语》、《落洼物语》、《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等。到了平安时代中期、镰仓时代前期,《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相继诞生,将物语文学推上了最高峰。 《源氏物语》作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日本的“国宝”,承继盛唐遗韵,行文带着江南的细腻幽微与缠绵,如樱花烟雨,在日本开启了“物哀”时代。如果将它比作《红楼梦》的话,那么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平家物语》则可比作《三国演义》...
2012-02-13 21:21:40
-
《平家物语》的诞生,与时代的发展演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源氏物语》在华丽绚烂的平安时代备受关注,但当日本历史进入由武家执掌军政的幕府时期后,《源氏物语》这类描写宫廷和贵族阶层靡靡情事的情爱物语,受到了新兴武士阶层的鄙夷。相反地,充满热血激情、金戈铁马,反映时代本质与武士阶级统治特征的军记物语,则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空前繁荣,成为镰仓、室町时代主流的文学体裁。 军记物语又称“战记物语”,直自来说,...
2012-02-13 21:21:54
《平家物语》的诞生,与时代的发展演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源氏物语》在华丽绚烂的平安时代备受关注,但当日本历史进入由武家执掌军政的幕府时期后,《源氏物语》这类描写宫廷和贵族阶层靡靡情事的情爱物语,受到了新兴武士阶层的鄙夷。相反地,充满热血激情、金戈铁马,反映时代本质与武士阶级统治特征的军记物语,则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空前繁荣,成为镰仓、室町时代主流的文学体裁。 军记物语又称“战记物语”,直自来说,就是战争小说。它以描述战争为主要内容,全景式展现日本中世纪战焰滔天的豪壮场面,通过对战事的具体描写,反映武士的生活、性格和忠义行为。它同古代物语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但是历史转换期的产物,也是武士阶级代替公卿贵族掌权的革命性产物。此前哀婉静雅的“柔情类物语”垄断着日本文坛,这时被军记物语一举打破,也是必然之事。
回应 2012-02-13 21:21:54
-
平家物语(全译本) 佚名 66个笔记 ◆ 四、秃 发 >> 这句日本史上最著名的狂言:“此一門にあらざらむ人は、皆人非人なるべし”,也可翻译为:“出入朝堂者,舍平家其谁?” ◆ 五、满门荣华 >> 日本又名秋津岛 >> 上臈:原为佛教术语。在日本古代指工作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所得到的地位与身份。 ◆ 六、祗 王 >> 舞妓始于鸟羽院时期,最早由岛千岁、和歌前这两人表演 >> 御前,原意“尊前”...
2021-11-21 20:48:18
平家物语(全译本)
佚名
66个笔记
◆ 四、秃 发
>> 这句日本史上最著名的狂言:“此一門にあらざらむ人は、皆人非人なるべし”,也可翻译为:“出入朝堂者,舍平家其谁?”
◆ 五、满门荣华
>> 日本又名秋津岛
>> 上臈:原为佛教术语。在日本古代指工作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所得到的地位与身份。
◆ 六、祗 王
>> 舞妓始于鸟羽院时期,最早由岛千岁、和歌前这两人表演
>> 御前,原意“尊前”,日本古代对有地位的女性的敬语。
>> 一莲托生:来自日本净土宗的思想,二人以上往生净土时,在同一朵莲花上投胎转世。引申为无论生死都在一起,接受相同的命运。类似中国成语中的生死与共、同甘共苦。
◆ 九、火烧清水寺
>> 小松殿即平清盛长子平重盛,因住在京都小松谷而得此名。
◆ 十三、鹈川合战
>> 召公:西周宗室,与周公姬旦、武王姬发同辈。他居官数十载,政绩卓著,所辖区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风淳朴。史书载“周公为师、召公为保,相成王为左右”,将召公看作是德政的象征。
◆ 十四、立 愿
>> 贺茂川的流水、双陆(8)的骰子、比睿山的和尚,只有这些不能随朕心意。
>> 人在母胎,至第二十七日,人相皆备,身体长度与母亲一磔手半的长度相等。造佛像之所以常取一磔手半长度,即是取胎内等身之义。
◆ 十六、火焚大内
为啥这样和尚们就息怒了
>> 僧众作恶系魔头作祟,明王制止乃善逝(11)加护。
◆ 第二卷
>> 一心三观:又名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的观法。天台宗认为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这三种谛理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若能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者,即为
>> 粟散边地:佛教谦词。比喻小地方如粟米散置,不起眼。
◆ 二、一行阿阇梨之事
>> 三台槐门:据《周礼·秋官》载: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后人就用三槐比喻三公。日本的三公是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
(5) 四明幽溪:即浙江四明山,比拟比睿山。
◆ 三、西光被斩
>> 此处日文原文有误,日本古代官制,系以“位”来代表官员级别,而非中国古代的“品”。日本唯亲王有品。
◆ 四、小松的规劝
>> 居权门之侧,乐不敢张口笑,悲不能放声哭。进退唯惧,心神不安。”
>> 娑婆世界:根据佛教的说法,凡人所在的大千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娑婆世界”是“极乐世界”的对立面。
(5) 业秤
◆ 十、新大纳言遇害
>> 天人五衰:天人于福尽寿终时出现的五种异像,有大小五衰之分。大五衰为:衣服垢秽;头上华萎;腋下汗流;身体臭秽;不乐本座。这五大衰显现时,天人将死亡。
◆ 十一、德大寺殿
>> 郢曲
◆ 十六、卒都婆漂流
>> 鸟居: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常设于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围的木栅栏处。日本人认为鸟是人类灵魂的化身,其中有好的灵魂,也不乏肮脏的灵魂,不能让鸟接近神社,所以在各个神社的正门前二百米处建起“开”字形牌坊,名为鸟居。鸟在此居住,就不会飞入神社。
◆ 第三卷
>> 日本,为祈愿安产,孕妇一般在妊娠第五个月戌日,在腰间系上“岩田带”,祈愿孩子能像戌(狗)一样多产且顺产。扎系腹带时的仪式称为“着带式”。岩田带由两条红白双色的绢布及一条白色棉带组成,多半由孕妇娘家赠送,也可到附近的神社祈得。其作用是把日渐大而重的肚子托起,减轻腰和背部的负担,防止腰疼及受冷,使胎儿处于安定状态,防止流产。
◆ 二、蹬 足
感觉有点像自己,一知半解后就胡说八道
>> 天魔波旬:欲界第六天天主,由于自身局限常讲错法,引人误入歧途,障害佛道,故被称为天魔。
>> 天魔波旬:欲界第六天天主,由于自身局限常讲错法,引人误入歧途,障害佛道,故被称为天魔。
◆ 三、御 产
>> 四手:又名“纸垂”,神道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器具之一。用楮(日本纸的原料)的纤维制成,也可用和纸制作。其制法分为白川流、吉田流、伊势流等。“四手”的作用与注连绳相似。
>> 护摩:梵语音译,意为焚烧、火祭,或译作火祭祀法、火供养法,是一种在火中投入供物作为供养的祭法,在日本密宗中是重要的修法。其寓意为以智慧火烧烦恼薪、以真如之性火焚尽内外魔害。
◆ 四、公卿齐聚
>> 《大日本史·列传第七十九》:“清盛献砂金、富士绵谢之。法皇怒其似嚫物,曰:‘朕为验者,亦足以活一身。’”嚫物,指布施之物。平清盛高兴过头,忘记了自己是臣下的身份,进献之物超过了常例,法皇认为这是在布施,故而不快。
◆ 六、赖 豪
>> 纶言如汗:皇帝的话,一说出来就和汗流出后不能收回一样。语出《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
◆ 七、少将归京
>> 一业所感:又名“共业共果”,谓多人在前世造同一种业因,今世就会遭受相同的果报。
◆ 十九、城南离宫
>> 商山之云,指商山四皓,汉初商山的四个隐士;颍川之月,指帝尧时的贤人许由,他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 三、源氏齐集
>> 源义经(1159~1189):本书重要人物,号称“镰仓战神”,在源平合战中战功卓著。其灿烂而又短暂的人生传奇,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其事迹后文有详细叙述。
◆ 五、信 连
好汉
>> 左兵卫尉长谷部信连
>> 左兵卫尉长谷部信连
>> 后来,天下归于源氏,信连至东国,大将梶原平三景时将此事始末备细上禀,镰仓殿赞道:“真是难能可贵。”便收为家臣,补安艺检非违使所,并赐能登国领地。
◆ 六、泷口竞
>> 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中有“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句,传到日本后,“倾城”一词成了妓女的代称。
◆ 十、僧众齐集
>> 住人:在当地颇有名望,有一定影响力的人。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类似于中国的乡绅。
◆ 六、咸阳宫
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石上,视之,为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岸边,遂得免焉。
>> “龟甲渡河”的故事,主人公并非燕太子丹,而是晋朝大将毛宝。原作者移植了该故事。
◆ 七、文觉苦修
>> 文觉出家的原因,是日本历史上一段相当著名的传说。在平清盛去严岛参拜时,京中发生了叛乱。为掩护上西门院逃离京城,女子袈裟自告奋勇假扮成上西门院,就在她陷入重围时,被武士盛远所救。盛远为袈裟的美貌所吸引,向平清盛提出娶袈裟为妻,哪曾想袈裟早就嫁给了重臣渡边,已是有夫之妇。心有不甘的盛远百般纠缠袈裟,都遭到了拒绝。盛远恼羞成怒,威胁袈裟如果不接受自己的爱意,就杀掉她全家。袈裟只得佯作应允,但要求先杀掉渡边,才能与盛远结合。当晚,袈裟备好酒菜,将丈夫渡边灌醉后,扶到自己的寝室中休息。她自己则扮成渡边,躺在丈夫的床上。半夜时,盛远潜入渡边寝室,挥刀砍死了帐中人。但当他点亮蜡烛时,却惊愕地发现被杀的竟是心上人袈裟。一刹那间,盛远万念俱灰。他找到渡边,请求渡边杀死自己,渡边却凄然摇首。切齿痛恨自己愚顽的盛远,在悲伤中削发为僧,法名文觉。这段传奇,于1953年被改编为电影《地狱门》。
◆ 十一、富士川
>> 古时大将出京征讨朝敌,皆须有三大觉悟:御赐节刀当日,忘却家宅;步出家宅之后,忘却妻子;投身沙场英勇杀敌时,忘却自身性命。
◆ 十四、火焚奈良
>> 乌瑟:梵文“乌瑟腻沙”的略称。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三十二相中的无见顶相。
>> 五重之云:指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 十八、青山琵琶
>> 三五夜中新月色
>> 平安时代的琵琶三秘曲为:《上玄石上》、《杨真操》、《啄木》。其中《上玄石上》又名《石上流泉》
◆ 二、名 虎
>> 惠亮和尚所修乃大威德之法,遂祷告道:“愿求大威德力,成我大功劳。”举起独钴(6)撞碎脑壳,取出脑髓混合乳汁,拌入护摩坛中燃烧,登时黑烟冲天而起。他一颗颗地捻着佛珠,用尽死力祈祷。能雄终于赢得了相扑比赛。惟仁亲王由此即位,是为清和天皇,别称水尾帝。
◆ 十一、法住寺殿合战
自封弼马温,倒是豁达
>> 吾可为院御厩别当(2),驰骋良马,不亦快乎!”遂自封为院御厩别当,又自领为丹波国知行。
>> 吾可为院御厩别当(2),驰骋良马,不亦快乎!”遂自封为院御厩别当,又自领为丹波国知行。
>> 源范赖(?~1193):平安末镰仓初著名武将,源义朝第六子,源赖朝之异母弟。范赖母亲系远江池田驿妓,生范赖于蒲生御厨,故称“蒲冠者”
◆ 第九卷
>> 范赖
>> 据佛经载,印度大雪山上有“寒苦鸟”,每到夜晚便发出“苦啊!苦啊!”的叫声。因居于高山之上,夜晚极冷,雌鸟苦道:“冻死了!冻死了!”雄鸟便道:“天明一定筑巢!”可到了次日早上,太阳一出来,阳光暖和地照在身上,寒苦鸟又不想筑巢了,还为自己开脱道:“何故造作栖,安稳无常身?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佛家以此寓言劝人不可懒惰,须珍惜大好时光。
>> “御曹司”意为名门子弟。源平时期,平家以“公达”作为本族青年的敬称,源氏则以“御曹司”称呼同族子弟。
◆ 二、宇治川先锋
>> 佐佐木四郎所受生食,浑身黑栗毛色,鬃尾皆褐,膘肥体壮,乃是一匹烈马。无论人马,俱不容近身,稍一靠近,立时张口便咬,故而得名“生食”。其身高约四尺八寸。梶原所受之摺墨,亦是膘肥性烈,浑身漆黑,故名“摺墨”。此二马难分高下,皆系当时名驹。
◆ 三、河原合战
>> “勇哉家光!一死以激吾志!”
◆ 五、樋口诛罚
>> 樋口兼光,木曾义仲养父信浓权守兼远之子。其与弟今井四郎兼平、根井幸亲、楯亲忠,俱事义仲,世称“木曾四天王”。
◆ 八、三草合战
源平两家都喜欢烧民居照明
>> 焚燃小野原沿路屋舍
◆ 十、先后之争
>> 旗指:武将让部下在铠甲的后背部插上本家的旗帜,作为战场上己方部队的标识。
◆ 十一、二进二出
>> 梶原二进二出
◆ 二、大内女官
草(日本语),这反差感
>> 似重衡微躯,纵有千人万人,欲以之交换三神器,自大臣殿以下阖族中人,无一人敢妄自决定。吾若身为女子,尚可向母亲二位殿求情,但堂堂武士,纵得生还,亦有何颜面再见宗族乎!虽则如此,若不遵院宣,恐也不妥,
◆ 四、回 奏
闲得没事烙人家面干啥
>> “汝为法皇使,远涉风浪而来,辛劳甚矣。今为汝作终身之记。”乃以火印烙其面,作“浪方”二字。花方回京,法皇见其面,笑道:“不得了,此印可去不掉,以后只好叫你‘浪方’了。”
◆ 五、戒 文
>> 净土宗六字名号,即“南无阿弥陀佛”。意译“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盖众生之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中。
◆ 十三、三日平氏
>> 犍陟
◆ 十六、御幸高野
>> 宗大乘:指华严、天台、真言、禅这四宗。为大乘诸宗中的主要四宗,略称华、台、密、禅。此外,天台、华严为实大乘二宗,三论、法相为权大乘二宗,亦合称四宗大乘。此处的四宗大乘即指天台、华严、三论、法相。
◆ 七、斗鸡·坛之浦合战
>> 新中纳言知盛独立船首,高声激励将士道:“今日之战乃存亡所系,吾与众将士有进无退!无论于天竺、震旦,抑或处吾朝日本,汝等皆系无双名将、勇士,若运命当尽,则人力亦不可挽。然效死奋战,名垂后世,无为东贼笑,正男儿之所为也!知盛所求止此。”
◆ 八、远 矢
>> 海豚习性虽是结群而游,但如此众多海豚齐现,却极为少见。此事主何征兆?”晴信道:“海豚若游回源氏一方,则源氏必灭;若朝我方直游而过,则我方危矣!”言未罢,大群海豚已从平家船底游过。晴信叹道:“天亡我势难回也!”
◆ 九、安德帝投海
>> 浪底亦有帝都
◆ 十、能登殿绝命
>> 平教经生于1160年,殁于1185年。教经之死,众说纷纭。《醍醐杂事记》载为自刃而死;《东鉴》言一之谷合战,教经为远江守安田义定所获,并诸将首传之京师,枭于狱门。《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则云教经战死于坛之浦。
◆ 六、吉田大纳言
>> 自此,农田毫厘皆难隐瞒,国司之权移于守护,领主俱丧其地,而朝廷愈衰。
>> 守护:1185年,源赖朝以讨伐源义经为由,在全日本设立守护,赖朝拥有其任命权。原则上一国任命守护一人,由得力的亲信武士担任。其权限包括征剿叛乱、维持治安、监督京都、警备镰仓等。遇有战事则负责指挥国内武士追随幕府出战。
回应 2021-11-21 20:48:1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8.1分 70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8.4分 331人读过
-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7.5分 262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7)8.9分 210人读过
-
每满100-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2011年11.1~12.3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表紙 の 花物語 (秋豆麻袋)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平家物语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Apiarist 2015-12-19 01:10:03
人间一生,如浮梁一梦,起也罢,落也罢,终归于尘土,随三界无名风而去。
2 有用 苏筱E 2013-01-16 10:35:33
日本人对于樱花有着不可释怀的特殊情感。那绚烂的姿容,短暂的花期,随风离枝的忧伤正暗合了他们对生命的感觉。烂漫的樱花拼命地怒放着,然而,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凋零的宿命,也许,这就是盛极而衰吧! 平家就如同樱花一样,不断地到达权势的高峰,然而,最终,还是如樱花般瞬息凋零...2012年12月31日,安。
87 有用 ZANE 2013-11-22 12:53:13
大名不常有,荣华不长久,但味增汤常有。
15 有用 海扬尘 2012-05-02 19:30:07
名不虚传!一流的译笔,打一百星都不为过。
2 有用 陳若望 2016-01-27 04:21:09
印象最深就是敘事之中明顯而不失風味的各種和歌抒情;其中或因政治鬥爭或因佛教或因戰爭,人生如朝露的感慨存在與各種人物處境里,反而不會單調。歌物語遺留下來這種敘事特點真是特別。
0 有用 chyoOvO 2022-05-29 12:03:12
书 是好书qwq我感觉我人不行
0 有用 well 2022-05-25 14:11:53
祗园精舍之钟声,有诸行无常之响; 沙罗双树之花色,显盛者必衰之理。
0 有用 李东东 2022-05-18 01:25:31
平安时代末年
0 有用 木曜日 2022-05-15 13:25:52
拖拖拉拉好几个月才看完。前半部分看得迷迷糊糊提不起精神,到后半本平家开始一蹶不振,变得非常好看,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大厦崩塌时的众生相太令人唏嘘了。
0 有用 sky liu 2022-05-01 20:40:58
重读。翻译略优于译林本。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