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的书评 (16)

曹寇 2011-03-23 15:04:50

目录、说明和自序

目录 所有的日子都会到头 新死 挖下去就是美国 携王奎向张亮鸣谢 越来越 水城弟兄 奶奶,你看 码头风云 两点说明 1、《奶奶,你看》和《码头风云》均是第一次发表(前者给了《人民文学》,一直没回音。后者《收获》通过,排队中,不知何时刊发)。 2、《水城弟兄》在《时尚...  (展开)
慢三 2011-04-24 16:54:38

瞎写。《冷漠的人,悲伤的事》

读曹寇的小说,常常有两种极端的情感体验:热泪盈眶和不寒而栗,并且,这两种情绪反应是同时存在、反复上升的。热泪盈眶是因为他书写的事件悲伤至极,不寒而栗则是他透过文字表达出的个人意见冷酷无比,就好像某些电影中将杀人当作艺术创作的变态杀手,既感动又可怖。 当然这样...  (展开)
沙同尘 2011-11-03 19:32:58

码头风云

《码头风云》前后看了好几遍,非常喜欢。如果博尔赫斯是我第一喜欢的作家,那曹寇可以排第二了。两个作家,一个是在云端看世界,一个是在世界看云端。一个温文尔雅掉书袋,一个简单直接如操逼。一个喜欢掰弄时间和神学,一个信命。 先从技术上说。名字取得就牛逼,血雨腥风,...  (展开)
魏老师 2011-04-25 14:19:44

操啊,寇

魏思孝 我叮嘱自己,一定要写的热情洋溢一点,有点追星族的架势。比如,看见曹寇本人,我流星大步走过去,双手抱拳放在胸口,说,人家真的很喜欢看你的小说,你写的小说好牛逼啊。 在互联网上能找到的曹寇的小说,基本上我都读过。《橡皮网刊》上的,《他们网刊》上的...  (展开)
原醉 2011-03-24 16:55:42

曹寇的这篇小说好像不怎么常见到,我贴出来吧

筑城者 作者:曹寇 一 在筑城之前,我一直在扬州和瓜州一带做买卖,每次回到全椒的家时,都会 沿着那条左右为油菜花所拥抱的小路行走。老远的就可以看到她依偎在篱笆边向 路口张望。近了,可以看见她苍白的脸上泛起了红晕,转而又迅...  (展开)
弋苇 2013-11-18 14:27:05

错觉(这不是书评,泄泄)

“在2007年8月8日下午,他们曾一前一后坐在一辆摩托车上从猴儿关向平箐开去,途经吊水岩。因为颠簸,陆凤仁需要扶住代天云的肩膀,彼此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的体温,这使他们看起来就像一对多年的弟兄。” 我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水城弟兄》的这句话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怎么会...  (展开)
柳如丝 2012-09-18 13:36:42

不一样的人生,看不懂的故事

小说写的是别人的故事,虽然未必能让所有人产生共鸣,但总算是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也能发现人性里相似的那些成分。 这本书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没有任何娇柔造作,修饰的成分。不纯情,不唯美,不装善良,不扮伟大...... 作者用最直接,最坦诚的方式,把人物复杂的内心写出来...  (展开)
时间的玫瑰 2011-08-05 14:25:20

转载:韩见《专访作家曹寇 写自己的局限性》

曹寇写过一个创作谈,叫做《使我与自己更加相像》,他从没想过要把小说写得和谁一样,而是有意识地去建立一种“只能是我写的”的辨识度。他应该是成功了,因为不止一个人在见到他之后告诉他,“你长得和你的小说很像”。 很多人评价曹寇的小说充满无聊感和流氓气,他觉得自己...  (展开)
原醉 2011-03-23 13:29:34

谁来贴个目录啊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我的评论是有点短了 抱歉,...  (展开)
哈罗 树小姐 2012-03-11 14:37:22

追星帖,慎入

在猪圈与鸡窝里生活着的人,制造了无数阳台上的故事。而曹老师反对这一点。 爱你啊没商量。  (展开)
金满楼 2011-06-11 14:51:24

同时代的作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就像当年吴稚晖以为孙文是江湖大盗一样(实则是一白面书生),曹寇的笔名有寇而文风实则深沉温婉。最初是在《独立阅读》上看到推荐的,后到网上书店搜寻,看到这本《越来越》,一看封面就很喜欢,当场下单。细读之后,物超所值。因为是同时代的人(曹兄和我是同年生人),很多...  (展开)
bobogogo 2012-07-05 17:08:45

将无聊写出光芒

如果一个人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他会成为一个反面教材,用以警示后人,或者是成为某部小说的主角,继续发扬其无伤大雅的品质,而且倘若小说写得足够好,他还可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经典,你再难对他说三道四,我以为这都是对残酷的美化。 看了曹寇的文字,我恍然大悟,原...  (展开)
山鬼 2012-03-03 23:44:56

写吧

真的可以,文字功底也好,叙事技巧也高超,重点是我没见着国内有写这个的,中国80年代以后的变化与喧嚣太需要有人整理与书写了,这必须得要身在其中,不说必须滚过,至少看过,情感上是通的,不然所言皆假,这必须得有毒辣的眼,清醒的心,不然怎么辨识得这光怪陆离的真...  (展开)
原醉 2011-03-23 13:47:04

作为曹寇的粉丝

我来说说简介里三个小说的原发表地吧。 《越来越》——《中国作家》,这个没看过。 《水城故事》大概就是《水城兄弟》。《时尚先生》学祖刊和其他欧美刊物的方式,约曹寇赴云南写的一个所谓“非虚构”小说。和杜鲁门·卡波特为《纽约客》写的《冷血》如出一辙。这个小说我只...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孙山 2011-05-08 20:31:07

乡土小说中的曹寇

曹寇中短篇小说数量庞大,形色各异,展现了他在文体和叙事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我的文学观》中曹寇更是坦言“我认为,小说是说事的文体,而不是讲故事和塑造人物,更不是反映那种被反复强调的‘世界’,我只表达自身”,摈弃传统小说形式的先锋姿态卓然独立。然而因其题材多...  (展开)

订阅越来越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