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原文摘录

  • 她瞧不起年青人的梦,想法和有年纪的人更贴近,他们活过,无论活得好坏。她总觉得和弟弟等人比较亲,他们一心一意只想长大成人,结婚,拥有什么。她不能说她也只想要这些,可是从没嘲笑过他们,不像她会嘲笑抱着更崇高梦想的年青人。 (查看原文)
    岂能无怪哉 6赞 2012-04-29 17:49:35
    —— 引自第253页
  • 她觉得真正的爱是没有出路的,不会有婚姻,不会有一生一世的扶持,一无所求,甚至不求陪伴。 (查看原文)
    向日葵小白 6赞 2012-03-26 11:59:55
    —— 引自章节:二十
  • 她母亲恋爱了真好。爱情像香烟,二十岁便可以抽,三十以后世故相称个,二十岁之前可抽不得,除非是像表姐妹她们,什么也不能做,只能一心一意找丈夫。 顶楼上很舒服,就是荒芜的水泥与天空总害她口渴。她坐在一块水泥桩上看书,什么也不想,事情却自然而然跑出来,站在空空的地板上,环绕住她,蹲着的几何的形体,静悄悄的,在她心里一言不发,却是存在的。有次她纳罕住得这么痛苦,姑姑为什么还要和她母亲同住。她为什么也一样?带累母亲牺牲自己,还不时提醒她。这么一再地等待欧洲局势明朗。延宕的殉难还不如一枪一了百了。她应该出去找事做,自己养活自己。她快十八了。大学录取证明和高中文凭一样管用。不,她不能放掉到英国的机会。那就别脸皮子薄,她告诉自己,别光是痛苦什么也不做,太可鄙了。越是痛苦,越是可耻。我们是在互相毁灭,从前我们不是这样的。别将她整个毁了。从屋顶跳下去,让大地狠狠拍你一个耳光,夺走你的生命。她没低头看七层楼下的人行道,但人行道就在下面,几分钟的距离,也不过是另一个混凝土块儿,摊平了的,周围这些弯腰驼背蹲着的沉默形体,影子投在夕阳下,一样的真实。你啊,贪恋着无穷无尽的转世投胎,给你一条命都嫌多。她要是知道该说什么的话,就会这么向自己说。 她计算不出母亲为她花了多少钱。数目在心里一直增加,像星云,太空数字,几乎要像表舅爷亏空的公款一样多。她不知道现在怎么能一走了之,还是藉口继续这么过下去?可是跟露讲她不想到英国了,露会怎么说?一开始就反对让女孩子出洋的亲戚又会怎么说?她父亲与后母呢?跳下去,让地面重重摔她一个嘴巴子,摔聋了,听不见别人的闲话。 事实俱在,她母亲帮助她,她还不知感激,也不再爱她了。她不像明哥哥,崇拜他父亲,为了自己怎么也比不上他。亲子关系,半认同半敌对,如同装得不好的假牙又痒又摇,她和母亲都不习惯。拜倒在别人脚下是对人类尊严犯罪。往往也是爱,可是一牵扯上爱,许多事是罪恶。她之所以反感可... (查看原文)
    [已注销] 3赞 2013-02-21 13:40:46
    —— 引自第61页
  • 古人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她并不是既富且贵了。只是年纪更长,更有自信,算不得什么,但是在这里什么都行,因为这里是家。她极爱活着这样平平淡淡的事,还有这片土地,给岁月滋养的肥沃,她自己的人生与她最熟悉的那些人的人生。这里人们的起起落落、爱恨轇轕是最浓烈的,给了人生与他处不一样的感觉。 (查看原文)
    孙悟空皮 4赞 2013-10-30 17:50:13
    —— 引自第351页
  • 不像香港,上海不是个让人看的地方,而是个让人活的世界。对琵琶而言,打从小时候开始,上海就给了她一切的承诺。而且都是她的,因为她拼了命回来,为了它冒着生命危险,尽管香港发生的事已没有了实体,而是故事,她会和姑姑一笑置之的故事。上海与她自己的希望融合,分不清楚,不知名的语言轰然的合唱,可是在她总是最无言的感情唱的最嘹亮。 (查看原文)
    子小 2赞 2013-04-14 21:34:52
    —— 引自第351页
  • 他近在眼前,却高不可攀。 (查看原文)
    孙悟空皮 2赞 2013-10-21 09:29:19
    —— 引自第19页
  • 她受不了母亲的哭泣,更受不了自己责难的沉默,每一分钟都更加痛苦。她痛恨受到误解,渴望能说:“我不是那样的,我不会裁判你,你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有时候对我错了,而那是因为我们不应该在一起。” (查看原文)
    西歪🌈 2回复 1赞 2013-04-13 08:31:07
    —— 引自第124页
  • 以前不明其意她就会背<论语><孟子>。她把书带回房。群魔乱舞的世界使她亟渴望能找到纪律或秩序,虽然回不到过去了。过去也未见得有秩序。事实是她父亲的屋里也是同样的没有王法。孔子遥不可及了,声气不再训诫,变得甜美怀旧。 (查看原文)
    孙悟空皮 1赞 2013-10-30 17:01:09
    —— 引自第272页
  • 说得越多,她越有溺水的感觉。桌上的灯光,木然的脸,镜片后那双淡然直视的眼睛,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她得用心记忆才不忘记小心构思的每句话,像回到以前帮她母亲带话给父亲,他先是木然听着,随之泛起无聊的神色,再后来大发雷霆。但她克服了那种感觉。平生第一次是她一个人的主意,不经别人核可,她也不曾这么口若悬河过。 (查看原文)
    孙悟空皮 1赞 2013-10-30 17:37:10
    —— 引自第332页
  • >> 东方人不尊重别人的私生活,两人的亲戚也都爱管闲事。 >> 听人家讲她们俩租这一层楼面所付的房租足够租下一整栋屋子,可是家事却自己动手做。为什么?还不是怕佣人嘴敞。 >> 琵琶一脸惊骇,却马上整了整面容,心里先暂停判断。她喜欢姑姑。 >> 她喜欢的人四周都是空白的一片,就像国画里的留白,她总把这种人际关系上的空白当做再正常不过。 >> “问我根本就问错人了。我哪能记得别人的事?我从来都是听过就忘了。”表示她不爱蜚短流长。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她因此而老气横秋,与世上最多记忆包袱的国家同声一气。 >> 凡是不愿随波逐流的人都要耐得住那份寂寞。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有那么一会儿琵琶觉得窒闷,中国的日常生活渐渐收拢了来,越是想挣脱越收得紧。第一次,她略微懂得为什么母亲总是说困在自己的国家里。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她的样子变了,无框眼镜后的脸黄黄的,坑坑洞洞像剥皮烤栗子。 >> 除了丈夫之外,她爱过别人吗?琵琶希望她爱过。她的七情六欲都给了这个命中注定的男人,毕生都坚定地、合法地、荒谬地爱着他。中国对性的务实态度是男人专用的。女人是代罪羔羊,以妇德救赎世人。琵琶读过鲁迅写那些不抵抗盗匪和蛮夷的男人,要是他们家的女人被强暴时没来得及投井投河,像旅鼠般竞相赴水,他们就要大喊家门不幸。荒淫逸乐的空气里,女子的命运却与富饶土地上的穷人一样,比在礼教极端严格的国家尚且不如。 >> 你想娶什么样的女孩?”珊瑚不晓得为什么要自己找罪受。为了像西方人一样坦然?不,也为了两人一生像寄人篱下的孤儿,找到了彼此,以肉体滋养对方,互相鼓励对方自由、自然、自私。即便是现在她也感到得意,明能够坦坦荡荡谈起别的女人。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从屋顶跳下去,让大地狠狠拍你一个耳光,夺走你的生命。 >> 屋里浓浓的稠稠的寂静继续溺爱着她的耳朵,就连碗盏都不响。 >> 包子出屉,小小灰灰的。少了发粉,面没发起来。“馅子真好吃。”琵琶道。“嗳,还不坏。”珊瑚道。琵琶喜欢这些包子。皮子硬得像皮革,她偏喜欢吃,吃在口里像吃的是贫穷。我们真穷,她心里想。眼泪涌了上来。珊瑚心不在焉地咀嚼着,没注意。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汽笛突然如雷贯耳,拉起回声来,一声“嗡—”充满了空间,世界就要结束了。她从舷窗望出去,黄澄澄的黄浦江,小舢舨四下散开。大船在移动。上海沉甸甸地拖住,她并不知道和上海竟然有这样的牵绊,这时都在拉扯着她的心。她后悔没早知道,虽没见识上海的真貌,但是她爱上海,像从前的人思念着自己的未婚夫,像大多数人热爱着祖国。 >> 聪明人才需要宗教,缺了宗教,他们就会做出太多坏事。笨人就无所谓了,笨人只要对得起良心,也不会造什么孽。” >> 琵琶不知如何解释,她当然会想念比比,却不是舍不得她。她舍不得的是上海,与她母亲姑姑也没有关系,她们只是碰巧住在上海 >> 可是再看看上海,那个没有特色的大城市,连黄包车都是脏脏的褐色的,不像这里,英国政府特为把黄包车漆上大红色配上大绿的车篷,色彩缤纷。上海不止让她想到一群群的人,共住一城却无缘相识。他们就是世界,就是人生,而香港像个人口稀疏的热带小岛,整整齐齐地摆出来,等着什么计划。到市中心短短的路上放眼尽是简陋老旧的房舍,傍着窄路,小小的咖啡馆脏污的窗上张贴着咖喱饭的广告。上海有更不堪的贫民窟,大江边的垃圾堆。离开的前夕,她从公寓屋顶往下眺望,迷濛的灯光延伸出去,扁平得像板子,微微向上翘,抵着淡紫色的天。无以名状的懊悔清空了,也吹熄了她的心。那时她还不知道她是属于上海的。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我早就说过:遗产不可靠,教育才可靠。我没有钱留给你,只能给你受教育,让你能自立。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她看见天空有探照灯,只这灯有烽火的气息。她喜欢这些灯,满足了没实现过的一股冲动,在一片辽阔空荡的地方乱写乱画。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孝道拉扯住的一代又一代,总会在某一代斩断。那种单方面的爱,每一代都对父母怀着一份宗教似的热情,却低估了自身的缺点对下一代的影响。不幸的是,偏是断在你这个环节上,而你奉献给母亲的,自己的女儿竟然没有回报。如果在年轻貌美,又集宠爱于一身的时候能到西方各国旅游,那还不打紧。现在你觉得再也得不到可敬的爱,你想回头,却惊诧于不复你母亲的时代。 >> 世界上最靠得住的人在哭泣,天空暗了,就要下雨,跟她小时候一样。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我们大多等到父母的形象濒于瓦解才真正了解他们。时间帮着我们斗。斗赢了,便觉着自己更适合生存。露迈着她的缠足走过一个年代,不失她淑女的步调。想要东西两个世界的菁华,却惨然落空,要孝女没有孝女,要坚贞的异国恋人没有坚贞的异国恋人。佛曰:众生平等。不单在法律上,甚至财产与机运上,魅力美貌聪明,人类所有差异的地方都是。在琵琶眼中人都一样,而她总是同情那些只求公平的人,知道他们得到的比别人少。 >> 一长列的礼品送达了。嫁妆又是一长列。每一场华丽的游行都敲实了一根钉子,让这不可避免的一天更加的铁证如山。末了,她向母亲与祖先叩头告别,被送上了花轿,禁闭在微微波荡的黑盒子里,被认定会一路哭泣。鞭炮给她送行,像开赴战场的号角。开道的吹鼓手奏出高亢混乱的曲调,像是一百支笛子同奏一首歌,却奏得此前而彼后,错落不整。他们给她穿上了层层的衣物,将她打扮得像尸体。死人的脸上覆着红巾,她头上也同样覆着红巾。注重贞节的成见让婚礼成了女子的末路。她被献给了命运,切断了过去,不再有未来。婚礼的每个细节都像是活人祭,那份荣耀,那份恐怖与哭泣。一九二〇年代流行一句话:“吃人的礼教。”到了今天却很难体会,今天古老的仪式变得滑稽可笑。礼教死了,让露委屈自己的母亲也死了。她的牺牲失去了一切意义,却也唤不回失去的人生。她再怎么样也无所谓了。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 >> 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刚刚都发生了。她的质疑的力量用罄了。她沉溺在至福狂喜中,也不介意众口同声臆测这样的快乐转瞬即逝。给喜悦加上额外的条款,限定住它,都只让它更真实。 >> 维伦妮嘉与安洁琳在走道的衣柜收拾东西。维伦妮嘉懊恼地翻着一叠缎袍丝袍。“这些都还没穿过呢。”让到一边给塔玛拉走,她问道:“塔玛拉,打仗的时候该穿什么?”塔玛拉锐声大笑,“维伦妮嘉想知道打仗的时候穿什么。”维伦妮嘉有点发怒,“人家不知道才问啊。我又没打过仗。” >> 要确认某件事不会发生,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有以待之,如此一来命运总会摆你一道,让你白忙一场。 (查看原文)
    绿蚁红泥 1赞 2019-04-30 08:15:43
    —— 引自章节:易经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5 16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