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2006年,刘梓洁以短短四千字的〈父后七日〉,惊艳在座评审,夺下台湾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在那时,作家陈芳明早已赞道:它开辟了散文的全新版图!而今,我们终于盼得《父后七日》成集,甚至多了一部作者编导的同名电影。
长达七个年头的酝酿,刘梓洁将此自比为一段旅程,回首自己到都市求学、工作与生活的岁月。书中处处可见的,正是由中南部北上的城乡移民,对乡愁与生存的深刻感触,而她独特的叙述节奏与风格,更在此被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讲离去,能令悲伤轻盈;写思乡,却童趣横溢;独居独行在城市与爱情里时,竟又有如旅行异国般,无处不入地自适!如此寻常却饶富滋味,那便是她文字里感性真挚、最惹人凝睇的深情。
循着刘梓洁的笔下几度回望,我们不自觉地、俯伏成一名离乡的游子,在那一篇篇回忆絮语中,找到了属于你我乡愁的共同记载。
作者简介 · · · · · ·
1980年生,彰化人。台湾师大社教系新闻组毕业,台湾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肄业。曾任《诚品好读》编辑、琉璃工房文案、中国时报开卷周报记者。写散文,得过林荣三文学奖首奖;写小说,得过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写剧本,得到台北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但其实写最多的是采访报导。问她最喜欢写什么?她会借村上龙的话回答:「我喜欢赶快写好出去玩。」因为爱玩,写了好多年才终于出了第一本书,与同名执导电影《父后七日》一同面世。
目录 · · · · · ·
父后七日003
后来015
与《父后七日》一起的时光
(同名电影拍摄札记)035
辑二 返乡者
返乡者049
我的一九八○年代057
王功重游065
乌路赛071
爷爷与铁道的故事073
辑三 一个人住好多年
永和味085
一个人住好多年093
猫咪日记099
猫咪搬家记109
上班族日记115
采橘记121
给自己一个机会125
如梦之梦129
辑四 旅行的瞬间
岛屿时光135
云南书简143
旅行的瞬间151
雷骧心中的上海157
香港,伪非法居留161
住在书店里165
后记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171
· · · · · · (收起)
喜欢读"父后七日"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父后七日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父后七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 条 )
> 更多书评 75篇
-
脆脆鲨 (了了)
你一向穿圓領衫或白背心,有次回家卻看到你大熱天穿長袖襯衫,忍不住虧你,怎麼老了才變得稱頭?你捲起袖子,手臂上埋了兩條管子。一條把血送出去,一條把血輸回來。 開始洗腎了。你說。 ========================================== 第二件工作,指板。迎棺。乞水。土公仔交代,迎棺去時不能哭,回來要哭。這些照劇本上演的片場指令,未來幾日不斷出現,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決定的了,就連,哭與不哭。總有人在旁邊說,今嘛毋...2012-02-23 23:38 1人喜欢
你一向穿圓領衫或白背心,有次回家卻看到你大熱天穿長袖襯衫,忍不住虧你,怎麼老了才變得稱頭?你捲起袖子,手臂上埋了兩條管子。一條把血送出去,一條把血輸回來。 開始洗腎了。你說。 ========================================== 第二件工作,指板。迎棺。乞水。土公仔交代,迎棺去時不能哭,回來要哭。這些照劇本上演的片場指令,未來幾日不斷出現,我知道好多事不是我能決定的了,就連,哭與不哭。總有人在旁邊說,今嘛毋駛哭,或者,今嘛卡緊哭。我和我妹常面面相覷,滿臉疑惑,今嘛,是欲哭還是不哭?(唉個兩聲哭個意思就好啦,旁邊又有人這麼說。) 有時候我才刷牙洗臉完,或者放下飯碗,聽到擊鼓奏樂,道士的麥克風發出尖銳的咿呀一聲,查某囝來哭!如導演喊action!我這臨時演員便手忙腳亂披上白麻布甘頭,直奔向前,連爬帶跪。 神奇的是,果然每一次我都哭得出來。 ============================================= 你有生之年最後一句話,由加護病房的護士記錄下來。插管前,你跟護士說,小姐不要給我喝牛奶哦,我急著出門身上沒帶錢。你的妹妹說好心疼,到了最後都還這麼客氣這麼節儉。 你的弟弟說,大哥是在虧護士啦。 ============================================= 我帶著我的那一份彩金,從此脫隊,回到我自己的城市。 有時候我希望它更輕更輕。不只輕盈最好是輕浮。輕浮到我和幾個好久不見的大學死黨終於在搖滾樂震天價響的酒吧相遇我就著半昏茫的酒意把頭靠在他們其中一人的肩膀上往外吐出菸圈順便好像只是想到什麼的告訴他們。 欸,忘了跟你們說,我爸掛了。 他們之中可能有幾個人來過家裡玩,吃過你買回來的小吃名產。所以會有人彈起來又驚訝又心疼地跟我說你怎麼都不說我們都不知道? 我會告訴他們,沒關係,我也經常忘記。 是的。我經常忘記。 於是它又經常不知不覺地變得很重。重到父後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飛往東京的班機上,看著空服員推著免稅菸酒走過,下意識提醒自己,回到台灣入境前記得給你買一條黃長壽。 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直到繫緊安全帶的燈亮起,直到機長室廣播響起,傳出的聲音,彷彿是你。 你說: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2-02-23 23:38 -
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把生活痕跡連根拔起,清空屋子,繳回鑰匙,拿回押金,關上門,與這個屋子永遠不再有任何關連。 架上什麼養生黑糖、健康寡糖都有了,唯獨不見健素糖。問了台糖櫃臺人員,得到的答案是,哦,後來驗出來健素糖裡的酵素,是給豬吃的,就停止生產販賣了。 我們不禁覺得又好笑又悲哀,好笑的是,原來我們小時候都被當豬一樣餵,悲哀的是,這童年難以忘懷的味覺記憶,竟就這樣,給豬吃了。 我跟著朋友們嘻嘻笑笑...
2012-03-05 22:02 2人喜欢
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把生活痕跡連根拔起,清空屋子,繳回鑰匙,拿回押金,關上門,與這個屋子永遠不再有任何關連。 架上什麼養生黑糖、健康寡糖都有了,唯獨不見健素糖。問了台糖櫃臺人員,得到的答案是,哦,後來驗出來健素糖裡的酵素,是給豬吃的,就停止生產販賣了。 我們不禁覺得又好笑又悲哀,好笑的是,原來我們小時候都被當豬一樣餵,悲哀的是,這童年難以忘懷的味覺記憶,竟就這樣,給豬吃了。 我跟著朋友們嘻嘻笑笑,心中卻升起莫大失落。 你知道嗎?那時,我突然感覺到,儘管我可以不斷開車重遊,但事實上,我離那條童年的路,已經越來越遠了。 多年之後我知道,那種虛弱,不是鄉愁,不是捨不得,而只是告別。告別的力氣太大時,產生反作用力讓人虛弱,但它很快就會隨著搬到新地方而結束。 就這樣,用曹植秤大象的方法,得知我一共唸了一百公斤的書。廢紙價格一公斤一塊錢,賺到一百元,哥哥載我到夜市外帶了一份牛排。高中三年外宿生涯,以一客夜市牛排作結。 後來聽住在市區的同學說,他們把參考書拿到舊書攤賣,暑假玩樂的費用都有了。我的吃牛排就吃光了,是怎樣? 這個故事告訴我一件事,凡丟棄的錯過的,不再追悔。 以前我頗為自豪的一件事,就是睡眠像在壓鬧鐘,壓下就睡,彈起就醒。 很奇怪,下雨讓人煩悶陰沈,下雪卻讓人心頭澄冽,眼下柔美。回台北後,要練習用看雪的心情來看雨。 一個人的香港,成了儀式。 那儀式的精神中心是,走路超快,路上人超多,但不四目相接,誰不理誰,人人守分自持,誰不妨礙誰。香港朋友問我為什么喜歡香港,我說因為香港有一種孤絕。 他回答我:妳比香港所有東西加起來都要孤絕。 阿夏要東南帶她去修鞋子,並不是勇氣或惡意,只是因為孤獨,想要有人陪她走這段路而已啊。人沒有強者弱者的分別,只有孤獨與不孤獨而已啊。 一段關係之所以難分難捨,在於已建立了習慣 彼此的默契仍是「我們結婚並不意味著我們哪裡得改變」,這樣的故做大方,或說不願承認的嫉妒,就像一頭大象,橫阻在他們之間,我們輕手輕腳繞著牠走,彷彿從來沒有發現牠存在。 《巴黎最後探戈》沒有愛國青年的使命,也沒有臥底的天人交戰,性愛就更純粹了。就只有,孤獨與哀傷而已。 孤獨哀傷到你會覺得人生真的就是一塊被馬龍白蘭度嚼過的口香糖,隨時可以從嘴巴拿出來黏在欄杆上。 ps:受过伤的人最危险,他们知道如何幸存。 在我心灵的某处,我知道,我和这东西有过一面之交,它只是提醒我,如此而已,再也没有和我接过头。 取和舍他都不要,只是淡,淡到连谈起也仿佛显得慵懒。 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这样描述爱情的消逝:我们听到她的名字不会感到肉体的痛苦,看到她的笔迹也不会发抖,我们不会为了在街上遇见她而改变我们的行程,情感现实逐渐地变成心理现实,成为我们的精神现状:冷漠和遗忘。但是,他笔锋一转,说,其实,当我们恋爱时,我们就预见到了日后的结局了,而正是这种预见让我们泪流满面。 做成的作品像天上出現的焰火,沒有實現的只是黑夜而已。問題是人們仰望夜空,為的是看到炫麗的焰火而非黑夜。 看完一本好書,掩卷時大呼過癮,天經地義。但這次一口氣看完這兩本誠實自省至令人無言的書,讓我不禁自問,作為完全置身事外的紙頁彼端的讀者,在獲得酣暢淋漓的閱讀快感同時,是否,亦只是又進行了一次,旁觀他人之痛苦? 寫作是一個孤獨的行業。就跟死亡一樣,有些事情,我們就是得自己處理。 對於寫作,鄭清文向來引述海明威的「冰山理論」,「露出水面的,永遠只有八分之一,有八分之七在水底。」鄭清文說,寫作要懂得省略,但是被省略掉的東西,其實還在,「放在底下,不是不存在,是因為太重了,拿不起來。」 因為簡單,所以包含更多
回应 2012-03-05 22:02 -
松菇君 (其实你像云,总是捉摸不定。)
我喜欢捕捉光鲜之下的阴影,肃穆之中的荒谬,可是这类事情做太多,就会变得好像只是在耍弄“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小聪明,会变得非常幼稚,非常自以为是。我又会设法从这层里面跳脱出来,否定自己的小聪明。 但我仍不是光鲜或者肃穆的。 第一章的前言第一段话,就有吸引到我,坦白率性是让人感到舒适的。2012-05-11 20:26
-
瑜伽老师说,在每一次吐气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找到你身体里最宽厚的部分。 这是我读完全书,很有感的一部分。可能自己近况的缘故,深有感触。不过什么是自己身体里最宽厚的部分呢,怎么找到这个最宽厚的部分,怎么在呼吸之间更好地和自己的身体的融合呢,也许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中的要领。现在也更深刻地理解,瑜伽最重要的不是体式而是冥想,认识自己更重要。 “你对很多事情都看不开。“瑜伽老师说,因...
2017-01-15 17:33
瑜伽老师说,在每一次吐气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找到你身体里最宽厚的部分。 引自 辑三--给自己一个机会 这是我读完全书,很有感的一部分。可能自己近况的缘故,深有感触。不过什么是自己身体里最宽厚的部分呢,怎么找到这个最宽厚的部分,怎么在呼吸之间更好地和自己的身体的融合呢,也许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中的要领。现在也更深刻地理解,瑜伽最重要的不是体式而是冥想,认识自己更重要。
“你对很多事情都看不开。“瑜伽老师说,因为你的髋关节不够开。 引自 辑三--给自己一个机会 读到这里感觉如有雷劈中的感觉,这不就是在说自己么,我也是这样呀,反反复复纠缠在一个问题里,不能清醒地认识,因为看不开,生命像是蜷缩在一起不能得到舒展,整个人活的很紧绷,也因为能力不够,所以整个人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而紧张的状态,表面上看来让大脑保持警惕维持快速的运转,但更有可能压制了更多的灵性和创造性,从而让自己更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而在之后的情况中也更加紧张,如此往复,让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 身体比大脑更诚实,学会倾听身体身体的讯号,跟着身体的指引进行,也许比跟着大脑的指引更为可靠。
回应 2017-01-15 17:33 -
suddenly (少一点,多一点)
瑜伽老师说,在每一次吐气的时候,都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找到你身体里最宽厚的部分。我想,我一直在靠瑜伽才让我们的关系一直保持宽厚。那是你有,而我没有的东西。 我以前习惯让棱角露出,越利越好,自伤伤人,称为个性。现在才渐渐知道,圆融不是乡愿,而是慈悲。也许这一切与瑜伽无关,而是年纪。2016-08-05 09:52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寶瓶文化 (2010年08月04日)8.7分 327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5)7.7分 9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父后七日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张熊熊 2011-05-18
那年夏天,台风降至,我们并坐在我打工书店前的梯阶,一团厚重的橘色云纠结在我们之中。亲爱的你问,你最怕的事情是什么?我说,挟以爆破的哭声,我怕被你忘记。
2 有用 Amber安大倍 2013-07-22
在飞行的两个半小时看完,还会回读的可能只有辑一。
0 有用 阿斯巴甜菇菇 2013-01-10
2013.1.10拿到的繁体字版本,读的好累_(:з」∠)_
0 有用 第五象限 2012-06-15
“越是长大我越是看到人之为人的卑微与艰难,越是看到人生中的种种苦难与深渊。” 谢谢,今天的我需要的正是面对境遇无法改变时的那份乐观与坚持。 人生很短,什么都可以熬过去,嗯,一定会。
10 有用 好多人我好害怕 2013-04-12
整本书除了父后七日一辑,其他小品随笔比高中生日记还不如,可惜。
0 有用 禾小乐 2021-02-02
告别于我实在是太过沉重的话题,虽然作者说是不是写得好看,好笑就能不忧伤,字里行间仍然是十分克制的、沉重的悲伤。瑜伽那一篇十分惊艳,旅行的部分有点过度文艺,其他都很喜欢
0 有用 bobo 2020-12-31
@2015-09-17 18:14:47
0 有用 Cyan 2020-12-25
有些东西可以透过写,被转化,被治愈。 @2013-07-06 23:15:43 @2019-11-21 18:11:48
0 有用 沉棠破暗 2020-11-29
请收拾好你的情绪,我们准备降落。 (除了第一篇 剩下的都太水了啊)
0 有用 何遮遮er 2020-11-10
文字动人,感情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