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宝章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副标题: 海淀镇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224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地方志·古镇图志丛书
ISBN: 9787200082135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副标题: 海淀镇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224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地方志·古镇图志丛书
ISBN: 9787200082135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北京地方志·古镇图志丛书:海淀》是北京古镇系列丛书的第一批成果,是由市地方志办公室选择修志条件比较成熟的古镇,委托专家执笔编纂的,包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良乡镇,海淀区的海淀镇,门头沟区的斋堂镇,延庆县的永宁镇,密云县的古北口镇、不老屯镇,通州区的张家湾镇,昌平区的南口镇、沙河镇等10个古镇的志书。这10个古镇形态不同,风采各异,但有明显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影响深广,地理位置多在大山之口或古河道边的古镇,在特定历史阶段,处于交通要冲,成为军事重镇、京师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且山河形胜,环境优美,有不少奇观异景,历史遗存丰富多彩,古长城、运河、邮驿御道、寺庙道观、祭坛陵寝、名居名店、皇家园林、名人逸事、故事传说、传统技艺、风味小吃、诗文碑刻、俗俚乡谚等,令人向往。
目录 · · · · · ·
让「星星」亮起来——《北京地方志·古镇图志丛书》序
一、发展沿革
(一)优越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二)海淀古镇发展概况
1. 从海店到海淀镇
2. 街巷胡同、衙署和寺庙
· · · · · · (更多)
一、发展沿革
(一)优越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二)海淀古镇发展概况
1. 从海店到海淀镇
2. 街巷胡同、衙署和寺庙
· · · · · · (更多)
让「星星」亮起来——《北京地方志·古镇图志丛书》序
一、发展沿革
(一)优越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二)海淀古镇发展概况
1. 从海店到海淀镇
2. 街巷胡同、衙署和寺庙
3. 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
4. 历经劫难和欢迎解放
(三)地区行政中心
1. 海淀镇成为海淀区的行政中心
2. 六十年海淀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四)从电子一条街到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
1.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和试验区
2. 四通大楼矗立海淀镇
3. 科技园区的发展和海淀镇的改造
二、街巷史迹
(一)御道长街走龙辇
(二)太后漫赏苏州街
(三)冰窖胡同300年
(四)满洲章京军机处
(五)商家闹市老虎洞
(六)仁和酒店御酒香
(七)满街飘香豆汁儿尹
(八)黄庄双关帝庙
三、宅园名居
(一)米万钟和他的勺园
1. 勺园主人米万钟是著名的清官和书画家
2. 勺园的修建、园景及毁圮
(二)皇亲国戚佟氏园
(三)康熙亲信李煦宅园
(四)样式雷百年祖居
(五)礼王园称大观园
(六)德贝子园今昔
(七)李莲英三处宅园
四、乡土文脉
(一)文人聚居的宝地
1. 励廷仪长住槐树街
2. 张宜泉授馆海淀镇
3. 文庆相国长住集贤院
4. 翁心存家居集贤院
(二)北国水乡传诗话
1. 允礼赞颂海淀风光好
2. 纳兰性德挥笔写海淀
3. 顾太清抒写海淀特色
4. 海淀通英和写海淀
5. 斌良的海淀情结
6. 附录:咏海淀诗选录
(三)俗语乡谚见地情
1. 土特产俗语
2. 商业俗语
3. 地名俗语
(四)家喻户晓多传说
1. 杨香武智盗九龙杯
2. 康熙私访金龙馆
3. 吕四娘杀雍正
五、人物风云
(一)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
1. 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
2. 第二代样式雷——雷金玉
3. 第三代样式雷——雷声澂
4. 第四代样式雷——雷家玺
5. 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
6. 第六代样式雷——雷思起
7. 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
(二)英使三驻北海淀
1. 马嘎尔尼驻于宏雅园
2. 阿美士德暂住蝎子湖公馆
3. 巴夏礼囚禁集贤院
(三)民族英雄燕桂
(四)斯诺在海淀安家
(五)牧师教育家祁国栋
(六)地下党员任和尚
主要参考书目和史料
后记
· · · · · · (收起)
一、发展沿革
(一)优越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二)海淀古镇发展概况
1. 从海店到海淀镇
2. 街巷胡同、衙署和寺庙
3. 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
4. 历经劫难和欢迎解放
(三)地区行政中心
1. 海淀镇成为海淀区的行政中心
2. 六十年海淀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四)从电子一条街到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
1.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和试验区
2. 四通大楼矗立海淀镇
3. 科技园区的发展和海淀镇的改造
二、街巷史迹
(一)御道长街走龙辇
(二)太后漫赏苏州街
(三)冰窖胡同300年
(四)满洲章京军机处
(五)商家闹市老虎洞
(六)仁和酒店御酒香
(七)满街飘香豆汁儿尹
(八)黄庄双关帝庙
三、宅园名居
(一)米万钟和他的勺园
1. 勺园主人米万钟是著名的清官和书画家
2. 勺园的修建、园景及毁圮
(二)皇亲国戚佟氏园
(三)康熙亲信李煦宅园
(四)样式雷百年祖居
(五)礼王园称大观园
(六)德贝子园今昔
(七)李莲英三处宅园
四、乡土文脉
(一)文人聚居的宝地
1. 励廷仪长住槐树街
2. 张宜泉授馆海淀镇
3. 文庆相国长住集贤院
4. 翁心存家居集贤院
(二)北国水乡传诗话
1. 允礼赞颂海淀风光好
2. 纳兰性德挥笔写海淀
3. 顾太清抒写海淀特色
4. 海淀通英和写海淀
5. 斌良的海淀情结
6. 附录:咏海淀诗选录
(三)俗语乡谚见地情
1. 土特产俗语
2. 商业俗语
3. 地名俗语
(四)家喻户晓多传说
1. 杨香武智盗九龙杯
2. 康熙私访金龙馆
3. 吕四娘杀雍正
五、人物风云
(一)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
1. 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
2. 第二代样式雷——雷金玉
3. 第三代样式雷——雷声澂
4. 第四代样式雷——雷家玺
5. 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
6. 第六代样式雷——雷思起
7. 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
(二)英使三驻北海淀
1. 马嘎尔尼驻于宏雅园
2. 阿美士德暂住蝎子湖公馆
3. 巴夏礼囚禁集贤院
(三)民族英雄燕桂
(四)斯诺在海淀安家
(五)牧师教育家祁国栋
(六)地下党员任和尚
主要参考书目和史料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北京西部有三大古镇:海淀镇、清河镇、青龙桥镇。元代《中堂事记》一书中即有「海店」的记载。明代形成了南海淀和北海淀两个小村。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由于畅春园等皇家园林在海淀修建,南北海淀与附近几座小村庄联结成一座大的村镇,这便是海淀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发展沿革 -
海淀镇的自然地理环境优越。西边是逶迤秀美的西山,山下则是一马平川的北京小平原,一直延伸到大海边。 西山为太行山余脉,蜿蜒盘桓,一座座妩媚的山峰错落矗立,青龙山、万安山、香山、天宝山、万花山、寿安山,从南到北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再往东延伸至红山,是为金山山脉,而在平原上出现了两座断山,那就是玉泉山和万寿山。 西山富泉水。「西山遍地泉,大小七十眼」。香山的双清泉,天宝山的卓锡泉,樱桃沟的水源头泉,玉泉山的玉泉、裂帛泉、迸珠泉,再加上万泉庄、巴沟等处的大沙泉、沸泉、浣花泉等,都是水量丰沛、终年涌流的著名泉眼。 无数清水泉流淌成溪流和湖泊,将京城西郊装扮成水道纵横、河流成网的水乡景色。昆明湖接纳了西山和玉泉山的泉水,通过长河往东南流进北京城,使这条清水河演变成一条民俗河、帝王河、北京城的生命之河。万泉河水流向东北方,经水磨村汇入清河,再通过温榆河流到通州运河去。西山的山洪和泉水汇入南旱河,往东南流入玉渊潭,再东流入护城河,增添了护城河水量。 海淀镇周围这锦山秀水,从明代就成为京城的风景旅游胜地。皇家宗亲和朝廷官吏便在此建造了代表当时中国造园艺术最高水平的清华园和勺园。进入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更修建了多座御苑和私家园林,彻底改变了西郊这片土地的面貌。 康熙二十六年,清圣祖玄烨在海淀镇西郊紧邻,修建成清代京郊第一座大型皇家园林畅春园,后又陆续建成了西花园、圣化寺行宫及一批皇子赐园——熙春园、圆明园、彩霞园等。王公大臣的赐园自怡园、佟氏园、索戚畹园也在海淀及其北侧建成。 雍正年间,圆明园得到大力扩建,自得园、交辉园等赐园修建完成。 乾隆年间,又兴起了一个空前的建园高潮。乾隆九年,建成圆明园四十景,又修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十一年,建成香山静宜园;十八年,建成玉泉山静明园:二十九年,建成万寿山清漪园。此外,连续修建了乐善园、倚虹堂、泉宗庙、钓鱼台等处行宫,还有几十座皇家赐园、私家园林以及寺庙...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优越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 全部原文摘录
海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老北京的人文,历史,地理,故事和传说 (Hemisphere)
- 北京地方志·古镇图志丛书 (北京出版集团)
- 北京地方志·古镇图志丛书 (文津出版社)
- 主题书单:北京 (陌生的面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海淀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Hemisphere 2011-06-20 15:58:19
认真写成的书。本书最常见的一句话:“……在2001年的建设中被拆毁……”不知道作者在写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