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与地坛(纪念版)》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两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我与地坛的创作者
· · · · · ·
-
史铁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北农村插队,三年后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回京后在一家街道工厂做临时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始有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发表。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病隙碎笔》;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中篇1或短篇4》;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我与地坛 -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与地坛"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我与地坛"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与地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64 条 )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排版让人窒息 | 来自浮光猫影 | 1 回应 | 2023-09-23 19:10:25 |
这段是什么意思啊 没有看懂 | 来自🤧 | 2023-09-23 12:34:25 | |
这本书,是轻型纸吧 | 来自醉卧逍遥 | 6 回应 | 2023-08-24 15:15:23 |
游刃有余的写作 | 来自未来·未曾来 | 2023-08-24 10:32:51 | |
这本书经常有字在文章中从宋体变成楷体是为什么啊... | 来自小垚槑 | 1 回应 | 2023-08-16 19:10:3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9.2分 18657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9.3分 4836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9.2分 552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3分 553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慢读书读好书 (卡娜)
- 我几乎看到滚滚尘埃 (小江湖骗子林羽竹)
- 浮生 (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与地坛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绝命毒师娘 2017-10-24 16:02:46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
58 有用 大甜甜~~ 2017-05-11 12:45:52
读史铁生能让我感受到呼吸,像是地坛里的大树在说话。
228 有用 ◇ 2013-07-16 07:46:43
个别篇幅极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脉络和呼吸,但是总体来说雕饰痕迹太重,有时甚有无病呻吟之感
11 有用 本阿弥·光悦 2011-07-01 22:55:51
除了前两篇,都过于一般了
10 有用 杜凯 2013-10-20 00:22:54
我喜欢关于亲情的所有扎心的描写,关于下辈子好运的设计和推理,后半本内容突然丰富起来,《庄子》里的京片子堪比老舍王朔王小波,还有关于青春和摇滚乐的见解也很到位。
0 有用 马丽马也🎃 2023-09-26 23:19:42 浙江
读了多少遍了还是会泪流满面,书页都快翻烂了,恨不得全文背诵的那种。
0 有用 Juns 2023-09-26 20:27:12 云南
是众生度化了佛祖,死与你我从不相干。
0 有用 hsuj0107 2023-09-26 11:11:16 重庆
文字很优美,但是总感觉自己也没有读太懂,需要慢慢的咀嚼,佩服作者的勇气,身残心不残,还能写出这么美好的作品
0 有用 张三(peace版 2023-09-26 10:35:22 河北
无论搬几次家都会放在最触手可及的地方的一本书。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拿过来读一读。
0 有用 偷懒也要上学 2023-09-25 21:36:41 广东
细水流长沉重的呼吸感,对母亲的篇幅最为感动,母亲的付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