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Yellow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sanbilly 2012-04-20 00:58:53

    中国人和日本人是怎么变“黄”的。。

  • 2 企鹅同志 2015-11-06 15:21:13

    行文不太能吸引人,但内容很有学术价值

  • 0 兔豹宝 2020-07-09 00:51:00

    简而言之种族分类就是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瞧不起人编造的一大堆看似有道理实际胡说八道没有任何考古学和基因学提供论据的屁话,偏偏很多人还很吃这一套(X

  • 0 Sussex 2016-01-23 22:37:30

    西方对东亚人的肤色认定自始至终都带着这某种道德评判,这一歧视性评判因物理人类学的发展而不断固化、成为一种”客观事实“而被普遍接受。而西方眼中低劣的黄色在中国被传统文化重新阐释,作为”炎黄子孙“、”黄河“等一系列意象的延续,最后成为了中过民族认同的一部分得以长久保存。

  • 0 H. Zhou 2022-04-01 17:55:54

    提供了政治文化的棱镜但没有展开不得不说是一种憾事!如果在这种“groupthink”的角度深挖西方种族研究的思想史以及观念背后的文化因素想必更好些。举个例子,讲到西方人逐渐对东亚人“黄色”的认知时只是提出一种correlation(梵蒂冈的描述和同期日本的宗教压迫),但是并没有研究这潜在的causation。第五章黄祸论的展开逻辑也是类似的,观察为主论述为辅。

  • 0 獾小欢 2024-03-16 01:33:42 湖南

    补标。高二读的时候简直被惊艳到了,体质人类学又读了一次

  • 0 Barroquería 2023-03-24 06:44:09 美国

    看了intro和第一章我觉得写得太descriptive太superficial了好像怕惹恼四百年前的传教士一样。

  • 0 电照风行 2017-10-07 16:21:26

    篇幅不长,但是读到最后还挺累的……

  • 0 奥博洛莫夫 2020-11-07 03:15:37

    没啥意思,就反思种族主义来说,这本很西方中心主义了,完全欧美视角,还把互掐的东亚三国说成一体,也没说东亚三国对于becoming yellow 是如何转换,接受和内化的。都是文献到文献,读起来没啥细读的动力。

  • 0 伯德兰 2019-11-20 23:17:05

    如果有条件看下summary就够了,其中很多介绍古埃及壁画的虽然是比较原创的研究,但是实在提不起兴致来仔细看。

  • 0 冯键华 2024-04-06 17:32:39 广东

    这本书远离了学术著作的枯燥乏味,成就了一个极为有趣又殊为沉重的历史故事。不仅如此,作者尽管将分析止于20世纪,字里行间却毫不掩饰对书中所言之种族概念的厌恶和鄙夷。然而仔细想想,作为“黄种人”的我们,自身却从来没有对此进行过严肃拷问,就在种族思维早应被摒弃,西方公众媒体亦很难找到诸如“蒙古人种”、“黄种人”之概念的同时,我们仍然无意识地深陷这种无聊且危险的概念漩涡之中。这比起概念背后的真相,也许更让人不寒而栗。

  • 1 许季山 2015-12-02 08:04:09

    非常有趣也有价值。但是缺少本土材料:东亚人怎样自认为是一体并且是黄种人也是值得探讨的议题。同样值得深入探讨的是人种意义上的yellow和Asian之间的联系,以及yellow怎样在西方和东亚之外的地区(比如印度)用来定义自己和他者。

  • 0 CG陶菲克 2016-11-07 22:41:56

    主要讲“黄种人”、“蒙古人种”的概念在近代是如何被发明并且安在东亚(中日)之上的。作者的语言功底不错,史料相当扎实。如果最后一章关于中国、日本如何接受黄种人观念的部分能继续扩展一下,那就更好了。这本书读起来有《东方学》的感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