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雅与浮华的笔记(5)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lichdr

    讲到消费时尚的传播速度快,流行周期短。说妇女妆饰的更新是五年一变。即使是小地方其流行速度也非常快, 嘉庆年间,苏州府淞南镇“一帽也,倏而昂其顶,倏而广其檐;一履也,俄而镶其面,俄而厚其底。如是者谓之‘时人’,否则群以村汉目之,举世滔滔,莫知所自起,亦莫究其所终极。”当地居民服饰消费的时尚化追求一点儿也不比大城市逊色。其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大让方志作者极为感慨。来无影,去无踪,一种式样的产生到过时,...

    2014-01-25 15:09:56

  • lichdr

    沈长卿的《沈氏日旦》中描述, “妇女妆饰逐岁一样,而作俑自苏始,杭州效之,以达于东南,而闽、粤、川、贵等风靡;南都效之,以达于西北,而鲁、燕、秦、晋等风靡。此岂有檄文期会,媪妁传宣哉?有不知其然而然者。” 王士性的记载, “姑苏人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其赏识品第本精,故物莫能违。”

    2014-01-25 14:29:46

  • lichdr

    公共花园创设之初,就出现了中国人偷摘花朵的事件。对这类案的处理,租界会审公堂与中方官员的态度明显不同。外国人觉得对这事比较严重,“枷示园门一日”,中国人觉得这是小事,“难以重惩”,希望“枷示图”放在园中以示告诫。 为此,《申报》还以专论的形式对此进行评论,不以为然。理由有三:一、“悦色爱香,人之常情”;二、偶一为之,不算回事;三、公家花园的告示未用中文,华人不懂,责在公共租界。,,最后华洋分工,...

    2014-01-23 21:07:28

  • lichdr

    还有假“抢亲”的,男方出不起聘礼,女方出不起嫁资,然后导演一出“抢亲”,婚事就成了。《清稗类钞》里记载的: 张阿福,绍兴人,寓于杭,自幼聘王氏女为妻,年三十矣,贫不能娶,女亦年二十有七,其母屡托媒媪趣阿福婚。媪曰:“彼贫,奈何?”母曰:“彼无婚费,我亦无嫁资。无已,其抢亲乎?”媪以告阿福,阿福大喜,乃期某月日纠众劫女去,母故招集比邻至,张氏夺女,则合巹已毕,贺客盈门矣。媒媪劝曰:“事已至此,复何...

    2014-01-18 22:30:20

  • lichdr

    民国《嘉定县续志》称:“专为寡妇作媒贩卖于人者,俗谓‘白蚂蚁’。”嘉兴府桐乡县乌镇便专门有人干此勾当。“昔有抢孀、逼寡专恃二婚为生者。” 后面说贫穷之家迫于聘礼压力,无力娶妻,退而求其次取寡妇的。然后 “穷乡之害多扛孀逼醮,遇有夫死者,其妇别无他意,地棍游食辈百计构搧,甚都纠众强抢“,以致”乡间贫妇守志者绝少” ,祥林嫂就是这样来的

    2014-01-18 22:17:00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闲雅与浮华

>闲雅与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