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社会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陆钓雪de飘飘 2018-02-09 01:44:23

    从八股到托福。世界上还没有见过一种对人文经典知识的客观的大规模的考试。 然而在中国却有过这样一种考试,这就是以经义八股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对人文经典知识的把握及表达这种把握的能力确实是最难客观化的,而中国人却把这种把握及表达人文知识的能力测验,实现为一种全国规模的、能相当客观、准确地判卷的考试,并行之有效地实行了数百年。陈康祺评论翁覃溪强凌廷堪入习举业而凌遂以乾隆己酉、庚戌两榜成进士之事件说:“通经志古之彦,苟欲以科第自娱,譬如池鱼阑豕,取以供客,可立而待,可炊而竟也。”

  • 3 久道 2013-03-05 13:49:06

    何怀宏先生翻译古典自由主义大家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贡献甚大,还有翻译斯多葛思想家奥勒留《沉思录》等。何怀宏一直以问题意识为中心,是非常好的学者。此书则代表了何先生对中国前现代“周制”传统的思考和理解。他分析了自梁启超以来对“封建社会”的用法,一直到毛太祖敲定郭沫若战国分期说的过程,又指出周代封建社会的情况。最后将六朝士族门阀社会与先秦封建贵族进行比较。作者认为,孔子对周代封建等级社会的推崇,乃是基于那个时代最薄的解读。孔子说“有教无类”,实际隐含了一种起点平等的观念,并以起点平等削弱了“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世袭特点。应该说,此书很有意思。

  • 3 Marlais 2016-11-20 12:31:12

    时隔五年又翻了一遍,精彩的制度研究。着重读了一下科举考试的内容(经义)与形式(八股文),考卷范文,时人对科举利弊议论。古今对科举的几条流行批判,其实不过是任何基于标准化考试的选拔制度的共同特征。要写出好的八股文真不容易,需要具备足够的记忆力,对义理融会贯通的理解,有逻辑而有文采的写作能力。2022.03.30 从社会分层、社会阶层流动及再生产角度观察中国帝制社会形态的有益尝试:selection society,平等开放而流动的等级制社会。由此延伸出去,从精英形成、意识形态维持甚至社会稳定的角度,视科举制为一个constitutional institution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2016.11.20

  • 1 夕陽芳草 2012-12-17 22:46:09

    其實到底科舉對於整個社會的流動的影響如何,本書似乎沒說清楚。

  • 2 江海一蓑翁 2013-11-10 20:55:33

    对科举制度的内容、形式、意义和科举兴废的原因分析都非常深入到位,但本书的题目似乎定为“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更为合适,把中国秦汉至晚清的社会形态定义为“选举社会”,总有“大而过当”之嫌。

  • 0 怎怎 2011-04-30 16:42:59

    老书新版。扉页的“像”很好,很有何老师的气质。扉页的文字很有力,不动声色地激励人心。

  • 0 17号元素 2011-12-27 11:51:04

    没有《世袭社会》精彩,大部分都是将八股文的,有点难懂,不过整个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对传统尤其是四九以来历史观的颠覆。

  • 0 爱卢梭 2022-10-03 17:54:48 山东

    视野开阔。

  • 0 墙角之萤 2024-01-05 21:17:10 四川

    读到废除科举后民生受教育程度不升反降的现象,觉得一刀切的西学东渐,而罔顾一千多年的传统影响,显然只是头痛医痛的偏颇之举。

  • 0 eien99 2023-02-23 15:12:30 江西

    作者:不知名、3; 装帧开本手感:平装普通开本、3; 画面图像清晰度:黑白图、3; 印刷字体:清楚、4; 内容:中国历史、3; 厚度:合适、4; 价格:稍贵、2;总体一般

  • 0 溼骨林蛞蝓 2016-04-13 15:06:01

    八股文是考智商的

  • 0 genie 2016-09-04 07:11:26

    本书的论调参看第一章就行了,想找出理论上的亮点,还是别抱太大希望,总之就是用“选举”这个概念解释了“选举社会”。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地方是对科举的一些细节描述,特别是其中的八股文分析,挺有意思,可以参考艾尔曼的那本论文集。

  • 0 eleven 2019-11-24 08:45:07

    史哲不可分…脑袋里全是作者引用过的书单,重合度太高

  • 0 孑秩 2017-01-17 19:17:09

    无论怎样进行观察都只能表明,内在的不平等是社会的恒在法则。披拣之下,总有浮沉上下,计较再三,总归损志费时。我们只得愈加谨慎地开始做一件事,然后再极其坚韧地把它做完。

  • 0 悠悠球 2017-09-23 01:27:01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也变成促进社会阶层嬗变的“无声的革命”了………

  • 0 冬日沐昀 2016-11-13 19:12:53

    何老师给出了挺有意思的一种视角。所谓选举社会,其基本特征是高度的流动性(机会平等)+巨大的等级差别(结果不平等)。也许这样才有效率?对八股的综述和评议也很有意思。八股重在理解和学习能力的考察,以及标准化测评,并非强调死记硬背,当然也并非选拔天赋异禀的人。

  • 1 finis terre 2022-02-20 01:04:38

    不喜作者的行文习惯,多引用,少阐发,需要在海量“大家之言”的缝隙中去挖掘作者本人的观点

  • 0 劳尔冈萨雷斯 2016-01-30 23:47:05

    题目大而失当,不过有关科举尤其是八股文章的论述还是不错。

  • 0 滏口陉 2019-03-16 09:28:04

    名为选举,主要介绍的却是科举。论证好繁琐,看不下去……不如作者在《世袭社会》里论述看的过瘾。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