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神学 短评

热门 最新
  • 47 浅眠 2014-06-18 23:18:35

    作者是神学教授,自己就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因此,本书可视为虔诚的信仰者发自内心向非信徒的外界展示自己信仰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展示了难得的客观性,提出了‘智慧的信教方式’,坚决反对盲信。整本书,他非常自律的只借机传了一次教。那是他在描述上帝的性质的时候。邀请(非信徒)读者想象一下上帝,‘那是一个完全超越我们已知认知的存在,智慧,善良,全知,全能,宽容,耐心。并且最重要的是,他爱你,自你出生前开始,他了解你胜过你了解自己。他耐心的等待,渴望被你知晓,渴望你回应他的爱。’我,身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按照作者的深情描述想象了一下上帝的存在。我感到爱与施恩的激动与温暖,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存在的话,也许真的会很幸福。

  • 12 本阿弥·光悦 2016-03-16 17:36:28

    提不起什么精神

  • 15 叶梓涛 2017-06-10 20:48:53

    牛津通识读本第8本:不知道为什么评价这么低。我觉得写得大部分还是很清楚,门槛也很低的。虽然作者组织内容的方式可能很多人不会很适应,但是三观极正,涉及到很多哲学以及历史学阐释学的基础但是重要的内容,对于思考的形成很有帮助。只是像我这样还没看过圣经的小透明来说,中间的那一部分还是略有些难读,有机会需要重读。

  • 8 哭之笑之 2019-02-01 21:28:30

    【藏书阁打卡】 窃以为神学最精彩之处是作为一种解释学,在上帝存在但是沉默的前提下,理性地解释人生的种种问题。思辨的神学无疑也是纯粹的哲学。但可能出于普及的目的,这本书体现得不多,只是点了一些主要问题,乏味。 如何证明上帝的存在?——不要试图证明,要信。这似乎是目前的普遍回答。不然你是信证明还是信上帝呢? 为什么存在恶?——这个问题引发的神正(义)论无疑蕴含了一种辩证法思想。我想类比于生态平衡,食物链中其实不存在恶,只是人以自我为中心便有了区分。 为什么说上帝就是爱?——不干涉(现世)也许就是一种大爱。我会类比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仁即不偏爱,也就是大爱。 我倾向以理性去理解上帝,试图从普世层面去合理化上帝。虽然我不信,但是我敬佩基督徒。接触过一个可爱的基督徒,可爱得让人想信教:)

  • 4 Derivatives 2015-01-01 01:09:54

    很显然是写给西方人看的,叙述也比较抽象繁琐,在读者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可能并不是很好的入门书。毕竟不是在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下生活的,对很多问题而对讨论,我都不是很能理解。虽然同样讲的是宗教,但是上一本《佛学概论》给我带来的乐趣要更多一点。不过对基督教神学还是很感兴趣,下次找点别的书来看看。

  • 2 匪廢費·老🐰 2018-01-08 11:17:36

    缺少基督教文化背景讀theology真是天書,意識形態和世界觀都沒有共鳴,然而我們不是需要不斷跨界去接觸更加universal的知識嗎?#讀一把#007

  • 4 适逢烟薄雾朦 2019-09-21 22:37:21

    Gosh!十个小时,终于把这本神学翻完了,没错,是翻,因为完全没读懂。本以为所谓通识读本是用于作为入门级的常识来读的,看来是我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开篇关于神学“五个类型,两个极端”的概括还是满直观的,对于大多数我这类并未皈依的人来说,很适合套用“一端”,即“从外部看基督教神学,着手处已是心有定见,只在适用于自己体系的地方加以利用。”读到“上帝的含义”处,神学开始给我一种文字游戏的感觉,而“语言”也确实尤其备受神学关注。关于上帝或神,我能想到的,大概就是《2001:太空漫游》中“石板”的主人,或者是《三体》中银河系猎户旋臂的歌者,亦或是《西部世界》中的博士。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对于“上帝”的思考,也只能通过最具智慧的人,在基督教与现代的科学理解之间建立对话,以为数十亿人精神世界提供持续的支撑。

  • 6 harnoncourt 2018-06-05 10:09:37

    感覺很不過癮,說了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 8 年方十八发如雪 2012-07-23 20:02:19

    看英文居然比中文容易懂。。。

  • 4 2014-05-31 08:45:20

    翻译得不大好,好多句子我严重怀疑译者没有看懂,导致翻译出的句子我也看不懂,但是,译者翻译明白的地方,确实有诸多启发。

  • 2 bittermoe 2015-01-19 21:53:49

    我的头脑自觉排斥任何反科学的观点和论述。看待神学的角度仍然处于书中第二章描述的五种类型中的第二种。

  • 3 Halcyon 2011-07-30 16:28:05

    我承认译者已经尽心了,连佛教的四圣谛八圣道都翻译出来了。但是感觉还是有所欠缺,读起来有一种明显读译文的感觉。单看英文文本也离想象的通识读本有差距,没有一种进入神学路径的感觉。也许读之前应该至少对《新约》有所了解,参与一定的教会活动。

  • 1 安德烈大叔 2020-10-29 13:21:20

    作为信仰内作者写的简明论述,基本还是较为客观的。感觉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在第三部分,从世界、自我和语言来引入信仰的讨论,基本切中我所纠结的主要疑问。对于认识上帝而言,认识和被认识的主体客体角度思考是极其关键性的,这需要深度思考理性时代人的“地位”所处的位置,神学所必须但被动属性确实很容易惹怒某种现代性的自负。至于三位一体、上帝的人性和神性、圣经的故事历史考证,那都是找到进入位置之后才能深入领会之物,不可否认它内部的某种自洽,但它的封闭性和被动性和近现代社会思潮确实有所抵触,能否进入,是需要人作出牺牲的,这是信与不信的问题。

  • 1 Fallsky 刀 2013-08-10 21:28:57

    由于是通识类书籍,所以给人的造就颇少。但是中英文对照,英文也容易看懂。只是用深究的态度,不建议。因为陷入一种学究的傲慢的态度可能

  • 1 kevinou 2016-01-23 23:43:40

    #t# 我误会了,以为这本书会介绍主要的基督教神学家和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关于神学本身、神学所研究的问题的,好吧我不感兴趣。 #kindle #听书 其实这本书不合适听

  • 1 速记羽毛笔 2022-06-09 01:07:01

    他好像真的想教会我

  • 0 noname 2018-10-18 21:50:37

    断断续续看了四分之一,终告放弃。

  • 0 霏昀 2015-01-22 09:45:05

    终极问题和世俗里相互矛盾的价值是生活的基本构成。围绕经典文本(亦或某些确定的原则)来构筑答案(的体系),很难避免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遇到困境。与其如此,不如相信生活是琐碎的,我们需要在每个问题上做具体的判断,因此无法避免言辞和行为的前后矛盾。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