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空地》的原文摘录

  • 藏羚羊大迁徙、非洲角马大迁徙和北极驯鹿大迁徙,是全球最为壮观的三种有蹄类动物大迁徙。每年五六月份,母藏羚羊长途跋涉到某处集中繁育,七八月份再率领幼崽返回越冬地与公羊合群。 上午在连绵的丘陵间翻越,迁徙的小型藏羚羊群异常多。由于山坡阻挡视线,我们时常迎面撞上,就见羊群木然一愣,然后四方乱跑,但很快又同一方向集体窜逃。若骑车溜坡,谷地里也正好有一群羊,我则大声吆喝让路,羊群则往坡上四处窜逃,然后再坡顶汇合,潜到另一面不见了。 胡思乱想、多愁善感、吟诗作画、悲天悯人也都会消耗体力。因此,大部分时间里我是没心情的,有心情也要控制成一个平滑的状态。 而你要传达给狼的信息就是,我对你没兴趣,也不怕你,更不会给你看身份证。 还和一头熊同走了一段路,就像约好了散步似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或许,熊也是这么想的。 但在流言影响下,高反确实被夸大了……有种高反不是生理上的,是心理上的。但高海拔对体能的折扣确实实实在在的。 宇宙荒蛮,地球雏形,细胞繁衍,猴子变人,父母相遇,直到生下瞎琢磨的你,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得不可思议。 很多事没什么大不了,但经过无限想象后,困难也被无限放大。……大脑的想象力使人类飞跃,但更多人因大脑的想象力成为恐惧的根源。当认为自己做不到时,那就真的做不到了。 极限状态永远无法认定,所以某种程度上它并不存在。就像每次经遇逃生路线时,都是最艰难时刻,但始终没有选择放弃。……已发生的不再是极限,未发生的永不可知。已远去的只是寥寥记忆,未经遇的从不存在。 人,一出生,就被一个个标签加身,家族、学历、脸蛋、职业、地位、品味与崇尚、各式荣誉,甚至花钱买来的奖项……最终这个人是谁不知道,但一定不是真实的自我。荒原最大的魅力,不是常人难得一见的风景……而是没有任何世俗标签,你只是单纯的自己,单纯的思考,单纯的行走。但生活总得继续,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都是凡人捧出来的,离开了荒原,就得为生存... (查看原文)
    轩轩 12赞 2017-04-12 20:12:14
    —— 引自章节:全文
  • 事实上,走出荒原没有想象的幸福感,或是什么成就感,甚至是一种轻度的抑郁和迷茫。巨大的幸福并未如期而至,偶尔的幸福也是短暂。生命是一条贯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没有开始的复始。我们所期望的终点并不存在。 (查看原文)
    蘑菇 1回复 11赞 2012-11-19 15:14:19
    —— 引自章节:最后一章
  • 艰苦的旅行,极少与人结伴,表面上是担心相互妥协,影响效率。在内心深处,是不愿失去那份独处。人与天地融在一处,相互慰藉,相互温暖。而两个人就足以形成一个社会,使人深陷一堆琐碎,无法直面天地。 (查看原文)
    有猫 2赞 2017-11-08 11:46:46
    —— 引自章节:第十三章 可可西里后院
  • 我并不在意能否抵达遥远的荒原彼端,而是我不能就这么轻易停下。 (查看原文)
    有猫 1赞 2017-11-08 11:46:25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水波星空
  • 如果知道自己去哪里,全世界都是路,每一块石头,每一根草都是富含深意的指引。 人生亦如此,很多事没什么大不了,但经过无限想象后,困难也被无限放大。 生活就是这般,它可以是你想象的任何模样,却是万象成空的幻境。时刻清醒着身处何方,不因困顿抛弃自己,不因寂寞放纵自己,不因诱惑迷失自己,在气象万千的世界里,牢牢把握住自己,追寻最真实的内心。 如果可随意抽身,旅行也许就没那么深刻了。 满脑子对世界的臆想,不如轻轻迈出一步来得实在。 (查看原文)
    有猫 2回复 1赞 2017-11-08 11:47:12
    —— 引自章节:第十九章 困守、雪融洪水
  • 许多友人问,走出荒原是什么感觉? 很少回答。事实上,走出荒原没有想象的幸福感,或是什么成就感,甚至是一种轻度的抑郁和迷茫。巨大的幸福并未如期而至,偶尔的幸福也是短暂。 生命是一条贯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没有开始的复始。 我们所期望的终点并不存在。 (查看原文)
    困兽 1赞 2021-02-21 20:43:28
    —— 引自章节:第二十四章 荒原彼端
  • 面对荒原,有过感动,但绝无可能嚎啕大哭、泪如雨下。真正能击溃心灵的永远只能是人,成年后一半眼泪都晒在了西南贫困山区。曾经遇到一位下乡工作过的县干部,她说面对那种贫穷哭得不行了,哭得眼泪都没了。穷只是表象,本质是重重困顿的生活,远远超出了一个外来者的想象。感动也并非单纯的贫穷,而是困顿中散发出的淳朴人性。某次在一户老乡家打尖,父亲刚去世,原因是砸了十几年石头终于垒起坚固的石头房子。石头房子垒好了,他也累得远离人世。母亲病得躺在床上下不了地,女儿在父亲去世后辍学,年幼的弟弟还在上学。在灶间,弟弟抱着一只老母鸡亲呢不已,把老母鸡当宠物我还是第一次看见。没多久,听见屋外一声鸡惨叫,原来家里没吃的,姐弟俩便将家里唯一一只鸡杀了招待我。当时,我就不行了,跑到黑夜里嚎陶大哭,这都是什么事嘛!而这“都是什么事嘛”经历了许多,都是在最贫穷的山区,那才是最触动人心的旅行。行走荒原的艰辛算得了什么,那些在人群中一路风雨、笑对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那些不论何种命运不公、悲惨境遇,都持有一颗真善心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查看原文)
    角仙🦌 1赞 2022-06-05 12:32:18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章 艰苦的旅行
  • 如此,五碟菜像魔咒般在脑袋里转个不停。实然,这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感,若每天晚上想着四万一平米的内环房子,一定是极其痛苦的。但只要走出荒原,这几个菜就一定能够满足,从而成就了巨大的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是触手可及的,真实的。若说希望旅行结束,并非厌恶了行走,而是能在小超市里买上一大堆零食。躺在一堆糖果和饼干旁边,那种幸福是生命中其他喜悦难以取代的。但短暂,恶吃几天零食后,脑袋就又开始畅想起行走来…… 漫漫长夜,辗转反侧,最现实的食物是那点可怜的糌粑,几次按捺不住诱惑,手都伸进糌粑袋里了,还是隐忍。耐不住寂寞的人,势必经不起诱惑。很多时候,诱惑和死亡是画等号的。所以,也顶多把手指插在糌粑粉里意淫一下,以此慰藉无眠的清苦长夜。现在很多人没有吃过食物的苦了,以往听别人说当年饿得吃树皮,吃观音土,吃猪槽里的乘糠,我能理解,但并不能感同身受。 其实,一次艰苦的旅行中,下意识里是渴望饥饿的,很奇怪的念头可能饥饿是人的最底线吧,再无诱惑与欲望,世界单纯的只有一个吃的妄念。除去吃的妄念,便只是一个活生生真实的自我了,那是靠大脑怎么想也想不出的另一个自己。 (查看原文)
    角仙🦌 1赞 2022-06-05 12:32:18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章 艰苦的旅行
  • 生活中很多事皆如此,不宜过度讨论。尤其三事,一是人生伴侣,讨论多了一定娶了别人的老婆。二是事业,讨论多了定做着别人喜欢的事。三是旅行,讨论多了一定走在别人的路上。 (查看原文)
    羊小罗 2019-12-08 16:17:54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纠结的起始
  • 在一些认为绝无生机的地方总是不经意地发现游牧痕迹,一片狭窄的湿地就是一个美丽家园,是人类深入荒原生存的极限。我曾试图理解这种恶劣的生活状态,得到的答案只有寂寞和顺从。如果心有欲念,你无法生存下去,如果心如死灰,你同样无法生存下去。 湿地里,溪流交错,分割着一块块厚实的草甸。不时有野兔惊现视野,想那草长莺飞的夏日,牧民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寂寞且顺从地与荒原为伍。 (查看原文)
    羊小罗 2019-12-08 17:27:36
    —— 引自章节:第四章 不可重复的人生
  • ...就有六毫米登山辅力绳、......一点五毫米魔术贴捆扎带、... (查看原文)
    板儿砖™ 2011-11-26 23:34:18
    —— 引自第319页
  • 清苦的直行,更不易把握,它需要摈弃那些冠冕堂皇的借口,需要忍受无边的孤苦,需要不断阻挡红尘中的诱惑,需要不时眼望前方提醒自己该去的地方.结果,并不重要,把握了自我,就是把握了短暂的一生. (查看原文)
    Fading Memories 2014-05-13 22:40:44
    —— 引自章节:十六章?
  • 荒原不会为任何人改变,改变的只是行者的心,抑或世人的目光。不论谁,对于荒原而言,都不过光阴驹隙里的过客。 (查看原文)
    有猫 2017-11-08 11:39:09
    —— 引自章节:自序 行走荒原,放逐心灵
  • 瑞典人科洛士(Janne Corax)和舒勒尔(Nadine Saulnier)用了四十七天时间穿越东羌塘,其中三十七天不见一人。《美国国家地理》为此制作了纪录片,名字叫《太累了》。 (查看原文)
    有猫 2017-11-08 11:41:1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纠结的起始
  • 生活中很多事皆如此,不宜过度讨论。 (查看原文)
    有猫 2017-11-08 11:41:1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纠结的起始
  • 羌塘的太阳光资源,是世界上任何区域都没法比拟的,日照时间长,高海拔因素又使得能量更易穿透自由大气。如果不以穿越为目的,而是生活或短期固定模式的考察活动,太阳光几乎可以满足一切生活能源所需。 (查看原文)
    有猫 2017-11-08 11:42:08
    —— 引自章节:第五章 进入世界寒旱地带
  • 不论从交通还是生活角度而言,建立一些野生动物、气候变化、天文观测之类的小型科考站,其实难度并不大。 (查看原文)
    有猫 2017-11-08 11:42:08
    —— 引自章节:第五章 进入世界寒旱地带
  • 人生亦如此,眼高手低,到头来一事无成,还迷了方向。人生,便是由无数个小事组成,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做好了一生。看远方,是为了确定方向,然后埋头前行。 只要不是极限之地,大部分人都能去,没什么大不了。 学会相处比学会打架管用。 (查看原文)
    有猫 2017-11-08 11:44:38
    —— 引自章节:第八章 动物并不凶猛
  • 从二〇〇五年开始,中科院与商业联姻,时隔二十多年,重启了对羌塘连续三年的大规模科考,羊湖便是最后一条科考线路必经之地。应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这种科考行为,其实这花不了多少钱。 (查看原文)
    有猫 2017-11-08 11:45:24
    —— 引自章节:第十章 游戏规定制定者
  • 行走荒原的艰辛算得了什么,那些在人群中一路风雨、笑对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那些不论何种命运不公、悲惨境遇,都持有一颗真善心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尝试一次艰苦的旅行前,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一、为什么?如果热爱那就去,如果想证明什么那还是好自为之。二、准备好了没有?如果买了一堆昂贵的装备只能说明你有钱或有赞助,如果你花很多时间了解那片热爱的土地,装备配置才会有实际意义,一根水泥钉或许都是最强装备之一。三、艰苦的定义?如果宅了十年,第一次就走羌塘显然是不现实的。从未有长途骑行经历的人,走了青藏线就是“蓝波湾”,爬三楼都喘的人爬了黄山,那是“超蓝波湾”。不要和人比较,每个人的艰苦旅行都不一样,只要超越了自己,超越了当下,就是当之无愧的“蓝波湾”。四、有完美吗?没有完美的装备,完美的计划,完美的旅行,要有包容,对人对事。五、一定要去探索吗?旅行不是生活的全部,还得养家糊口、求学就业、升官发财,做科学家也是探索,玩高难度杂技也是探索,抑制高房价也是探索,讨暗恋女生欢心也是探索。不要羡慕无氧登珠峰的人,坐在大本营看他们上蹿下跳也很幸福,尽兴就好。 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最后才是意志力和运气的问题。说不清,但很真实,这才是探索的开始。 (查看原文)
    有猫 2017-11-08 11:48:40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章 艰苦的旅行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