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空地的书评 (97)

Mloan™ 2012-12-08 12:29:53

给即将看本书的你们。

虽然拿人扳手不对,但是大家也不需要这版穷追不舍,没人要求你看这本书,书里呈现出的作者的意志及能力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是我特别欣赏的地方。。事无巨细人无完人,为了作者拿了人家扳手而把作者骂的狗血喷头而忽略本书的精华,你们真是脑子里有虫啊。。  (展开)
飞行鱼 2012-11-17 10:55:56

旅行的意义?

70多天,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不是为了骑,是为了驮东西),横越藏北无人区,实在是牛啊。书写的挺平实,不少真实的感受,欢喜或沮丧都在,没有赋予行为太多超出自身体会的意义。文字还算有意思,虽然是按照日记的体例。作者在结尾处说:“事实上,走出荒原没有想象的幸福感,...  (展开)
羽毛 2012-12-12 10:01:22

一次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

77天独自穿越无人区的行记,一日一日,缓缓叙来~惊心动魄的旅程事后看来宛若一本小说~很多事,这辈子要做一次,但是,也许也只够胆做一次~~ 以上是我的短评。 看着豆瓣上的五星和一星的大作战,吹捧者和贬低着大打出手,辩论、谩骂,我觉得很难过。 一个人说评分太高了...  (展开)
吾心无芯 2017-11-27 23:24:47

看完《77天》你仍需看原著的三大理由

电影《77天》的定位和推广,令一批户外控、骑行控、文艺控们趋之若鹜。而我,作为以上三大控的滥竽充数者,必然早早地去签了到。原以为看完后会热血沸腾,回家就该收拾行囊,隔天递完辞职书就该向某个目的地进发了,结果只是回家一躺,觉得文明社会挺好。   对电影的第一印...  (展开)
蓝with黑 2013-01-28 16:44:04

有机会多出去走走

周末,在杭州图书馆看完这本书,走出图书馆突然有一种走回家的冲动。手机查了查路线,大概12公里(杭州图书馆——滨江高教园附近)。平时这段路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是唯一的选择,一路拥挤、颠簸、换车和浑浊的空气,似乎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坑爹的出行。对于稍长路程的步...  (展开)
蓝天白云 2011-07-06 21:18:44

生命绽放如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看见杨柳松是在卡蓝客栈里,那时的他,外表斯文,皮肤白净,长得很帅的一个年轻人,说话低调,嘴角总是撇着一丝笑意,一点也不像玩极限户外的人。记得那天,我们很多朋友在一起吃饭,私下听说了他要去羌塘,当时的我,对那片荒原并不了解。只知道,他很担心自己的启程时...  (展开)
浅草 2012-06-21 00:02:36

读《北方的空地》

午饭后,有一小时的休息时间。 天气好的时候,同事们偶尔会去楼下散个步。但绝大多数时间,她们都喜欢呆在办公室里上网。 同事A浏览天涯的所有八卦消息,同事B狂搜淘宝上的当季新装,同事C戴个耳塞看韩剧。 而我,经常是守着那几个户外论坛,YY人家的旅行。 不是青衣佐刀爬...  (展开)
嗯 呵呵 2015-01-19 08:33:57

孤独的执著

百年前,还有名叫陈渠珍的清朝官员带领200多人耗时半年冬季穿越羌塘 走出来的7人中有他的老婆 但最后她的老婆也没有陪他到南方 半路也染病去世 他写了本日记 名叫艽(不读jiao,读 qiu ,谢谢两位小伙伴指正)野尘梦 也值得一读 文中除了艰辛 还多了对一名藏族女子的喜爱之情 ...  (展开)
zhudouhaipa 2013-07-29 21:28:15

越看越惊艳

很久以前看的,对羌塘有了认识,对无人区的荒芜有了认识,对单车作为这种交通工具有了新的认识,对人的生存条件有了新的认识,挑战极限,美丽的羌塘风光。 对长距离穿越的食物准备有了了解。 作者玩的就是别人未走过的路  (展开)
孤身上路 2014-04-04 11:33:52

引领我走出去的文章

一直对“一个小女生穿着高跟鞋,拎着小包,扭着扭着就可以去“的景点无感,想去野外,想去流浪;想去荒无人烟的野外,想去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看到世间最美的景致的野外。但是碍于种种情况,一直无法成行,仅仅就停留在了渴望中,有空就幻想一下。直到2010年,这篇文章出来...  (展开)
阿蒂尔·兰波 2022-09-27 17:57:10

“如果爱,就去。”-杨柳松

很敬佩杨柳松有如此勇气和毅力(这两个词不足以概括他用77天完成大羌塘穿越)在77天的时间穿越荒原,完成大羌塘穿越。同时,也佩服和羡慕杨柳松有如此文笔,真诚也幽默,记实的同时不乏调侃,读起来轻松愉快,一点都不无聊枯燥。上段读着为他捏把汗,下段读完又不忍笑起。书中...  (展开)
哩哩李 2022-05-17 00:55:29

羌塘之行结束,想象的终点并不存在

朋友知道我爱徒步,就借给我一本书——《北方的空地》,作者杨柳松。刚拿到书我就问:这是笔名吗?朋友不解,我说:三个字都是树,朋友说:是哦。这位三个字都是树的大哥由于这次历经77天、单人自力穿越羌塘的旅程,成为了户外圈的名人。 书名《北方的空地》,得名于羌塘的藏语...  (展开)
liwudao 2021-05-04 23:14:27

旅行的意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妇儿楼ICU,读着《北方的空地》这本书,看着杨柳松独自一人穿越无人区。如豆瓣网友评论“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 这是最后几十页的阅读,耳边响起来1床的咳嗽声。 这个患者是怀孕32周,妇产科以为是心衰收入院,剖宫产后继续检查,发现了双肺的肿瘤。再三追问,才知道患...  (展开)
仁波切 2020-03-16 23:15:10

自己的荒原,自己的精彩

《北方的空地》——杨柳松 这本书我只看了一半就打算放在一旁。不是不精彩,不好看,只是单纯觉得一本书已经不足以形容作者的伟大。可能这只是我的愚见,但你真正的深入了解这本书的时候或许你会跟我有类似的共鸣。 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会去这样的折腾自己、挑...  (展开)
易暝君 2018-08-20 08:07:20

我的人生,最多的时间就是羡慕和感慨别人

看了《七十七天》以后,花一周的碎片时光看完了《北方的空地》,加上这段时间工作忙,买的纸质书滞留在菜鸟驿站好几天,拿到的时候,这本书我已经看到最后一章了! 我觉得杨柳松是个户外天才,有着非同凡人的野外生存能力,思想冷静,毅力非凡,胆识、气魄都优于常人,一个77天...  (展开)
2017-10-27 12:12:30

生活的意义不过如此吧

昨天爬西湖群山的时候,和一姐们聊起前几天看的《北方的空地》,探讨徒步无人区的艰辛。 柳松从前阶段的艰难寻水到后半段的湿冷雨季,户外求生必须要学会自己找水源,可幸的是现在的净水装置已经比七年前好太多。其次是食物,这是一项极度考验人毅力的事情,要虐待平日养尊处优...  (展开)
依芜 2021-12-31 00:33:07

他有一颗不会苍老的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2021即将结束之前读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2010年成的书,现在读来,和杨柳松在书中透出的观念、插科打诨用的流行物、玩笑语已经有时差感。经过这11年,特别是2020以后,我们似乎也像身处于瞬息万变的荒原,感到了些许迷失和困顿。他在羌塘的行走,虽然有确定的起点与终点,...  (展开)
陌浔 2021-02-14 17:00:10

就有感吧

在春节期间读完的这本书,前半部分是坐在人群中读完的,周围不断是长辈们聊天嗑瓜子的声音,偶尔还有我不知道的生活八卦;后半部分是一个人待在楼上看完的,听着歌,歌声混合着水煮开后的咕噜声,楼下是喧闹的打牌声,时而传来争执的话语……好像,很多时候,我都是在这样的人...  (展开)
三少爷耍飞刀 2019-10-06 23:20:42

旅行的意义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游记。本书金句很多,有些时候作者不像个旅行家,而像一个文学家和哲学家,景观描写干净利落,偶有的思索也发人深省。 本书豆瓣评分9.1分,放在任何类型的书籍中对比,都算高分了。他还有一本书《结起点亦是终点》,豆瓣评分有9.4,讲的是他穿越雅鲁藏布江...  (展开)
不顾 2019-09-03 23:33:30

最强游记,最深感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旅行应是一种探险,最大的探险是人生。旅行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论何种生活困境都持有一颗热爱的心,才是真正活出了自我。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看到了杨柳松一段感人的文字,这段话不起眼,不认真阅读的话一眼而过,而只有用心把自己带入,才能理解:谁都能在别人骂街的时候充当一...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后页> (共97条)

订阅北方的空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