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人啊,真是种悲哀的社会动物,往往总比自己想象中要来得脆弱。从没有一本小说,让我读的如此难堪。茨威格娴熟的心理分析法,宛如直白犀利的刃,剖开一切试图伪装粉饰的自欺欺人,令我有种无处可躲的感同身受。他的语言简洁准确,鲜活动人且不造作,真是不世出的大师。“我并不把您估计过高,我绝不把您看成那个‘奇妙的好心人’...我只是把您看成一个感情起伏不定、心灵特别浮躁、因而极不可靠的合作者。尽管我阻拦了您那荒唐的一步,因而非常高兴,可是您这么快就下定决心,这么快又改变主意,这种态度我很不喜欢,这样容易为情绪左右的人是不能让他承担严肃的责任的。如果我要找人承担什么需要恒心和毅力的事情,我能另找别人就绝不找您...”如果说我需要一段儿警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实在在的自勉,那便是康多尔大夫的这段儿话
邪恶的人犯下罪行后,经验教会了他们要适可而止,于是,产生的伤害反倒更小,但有道德的人一旦从狭窄的小道上失足,他们便会陷入绝望的挣扎,借由美德的名义试图进行弥补,继而接二连三地犯错。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相关的人所造成的伤害远比十足的恶人要大很多,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其他的准则也可以行得通。——毛姆《旋转木马》
创作是作者狂乱的心的凝结
悬念丛生、跌宕起伏。惭愧地讲,在读到这部长篇小说以前,茨威格在我心中只以短篇和传记取胜。这部小说向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严肃的伦理问题,爱情和同情之间,你选择了哪一个?有多少世间的所谓爱情,其实是同情这件残次品。更让人痛苦的是,脆弱的同情往往成为罪过的渊薮,而你我往往连同情都把握不住。
怎么说呢,内心描摹地很精到,关于同情的讲述也很精彩,只是节奏有点拖沓
同情心也能害死人。 mark!所以为什么滥好人往往最后好心办坏事。。。 很好看的小说,很细腻的心理描写。康多尔医生,毕竟是极少数富有同情心,并勇于付诸行动的好人。 我怀疑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位医生!
在通勤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折服于茨威格精准的心理描述,人的心灵那些幽微细碎又至关重要的细节都被他琢磨地淋漓尽致。
时代与个人。所以托尼先生在故事被讲完后会自杀吗?
心灵的焦灼~
jr><jr
同情心的焦灼
对人性洞察的很透彻,高超的心理描写
完美
茨威格是我至今都很喜欢的作家
心理描写极其出色。不过为什么连书评都在谴责少尉的怯懦而赞美“虽然身体病弱却是个个性刚强的烈女子”的少女呢?她一厢情愿而任性的感情付出正如伊索寓言那个老妖精,死死捆住少尉并把他从心里毁了的啊!难道是“你弱你有理”?
与《人性的枷锁》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情之事还是要尊重内心,怯懦的逃跑永远也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无论多尴尬还是要站在那儿直到最后一刻。
茨威格自己也说写长篇才力不济。
不彻底的爱 和 彻底的不是爱的同情
这部小说可看做尼采哲学的一个细致深刻的注脚,围绕“同情”的主题,真正展现出人性的深度。心理描写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读者被一次次抛进书中人物的处境之中,忘怀自己,对于怯懦和旁人压力的折磨感同身受。茨威格不以离奇的情节、夸张的语言乃至诗意的荒谬取胜,而是勤于运思的典范。
人的心灵是多么脆弱、嬗变,不堪一击却又值得歌颂。
> 心灵的焦灼
19 有用 撒呓挣 2012-02-04 11:30:48
人啊,真是种悲哀的社会动物,往往总比自己想象中要来得脆弱。从没有一本小说,让我读的如此难堪。茨威格娴熟的心理分析法,宛如直白犀利的刃,剖开一切试图伪装粉饰的自欺欺人,令我有种无处可躲的感同身受。他的语言简洁准确,鲜活动人且不造作,真是不世出的大师。“我并不把您估计过高,我绝不把您看成那个‘奇妙的好心人’...我只是把您看成一个感情起伏不定、心灵特别浮躁、因而极不可靠的合作者。尽管我阻拦了您那荒唐的一步,因而非常高兴,可是您这么快就下定决心,这么快又改变主意,这种态度我很不喜欢,这样容易为情绪左右的人是不能让他承担严肃的责任的。如果我要找人承担什么需要恒心和毅力的事情,我能另找别人就绝不找您...”如果说我需要一段儿警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实在在的自勉,那便是康多尔大夫的这段儿话
14 有用 mathbao 2014-03-02 01:22:46
邪恶的人犯下罪行后,经验教会了他们要适可而止,于是,产生的伤害反倒更小,但有道德的人一旦从狭窄的小道上失足,他们便会陷入绝望的挣扎,借由美德的名义试图进行弥补,继而接二连三地犯错。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相关的人所造成的伤害远比十足的恶人要大很多,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其他的准则也可以行得通。——毛姆《旋转木马》
7 有用 momo 2013-04-02 15:25:55
创作是作者狂乱的心的凝结
0 有用 大甜甜~~ 2012-10-21 22:19:52
悬念丛生、跌宕起伏。惭愧地讲,在读到这部长篇小说以前,茨威格在我心中只以短篇和传记取胜。这部小说向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严肃的伦理问题,爱情和同情之间,你选择了哪一个?有多少世间的所谓爱情,其实是同情这件残次品。更让人痛苦的是,脆弱的同情往往成为罪过的渊薮,而你我往往连同情都把握不住。
0 有用 傅踢踢 2012-11-13 04:00:57
怎么说呢,内心描摹地很精到,关于同情的讲述也很精彩,只是节奏有点拖沓
1 有用 婕的自言自语 2012-03-05 14:27:27
同情心也能害死人。 mark!所以为什么滥好人往往最后好心办坏事。。。 很好看的小说,很细腻的心理描写。康多尔医生,毕竟是极少数富有同情心,并勇于付诸行动的好人。 我怀疑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位医生!
0 有用 ECALPAL 2015-08-27 21:51:02
在通勤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折服于茨威格精准的心理描述,人的心灵那些幽微细碎又至关重要的细节都被他琢磨地淋漓尽致。
0 有用 曼 2012-07-04 18:19:46
时代与个人。所以托尼先生在故事被讲完后会自杀吗?
0 有用 李可笑 2012-03-15 18:57:13
心灵的焦灼~
0 有用 iendnubegin 2013-12-20 19:21:17
jr><jr
0 有用 Air D-dur.24℃ 2016-01-14 22:02:54
同情心的焦灼
0 有用 小夕 2012-12-17 13:05:42
对人性洞察的很透彻,高超的心理描写
0 有用 菟丝子木头 2015-08-11 22:58:07
完美
0 有用 果冻儿 2018-02-18 22:30:22
茨威格是我至今都很喜欢的作家
2 有用 越狱狂丘卑小鄙 2016-06-05 11:16:17
心理描写极其出色。不过为什么连书评都在谴责少尉的怯懦而赞美“虽然身体病弱却是个个性刚强的烈女子”的少女呢?她一厢情愿而任性的感情付出正如伊索寓言那个老妖精,死死捆住少尉并把他从心里毁了的啊!难道是“你弱你有理”?
1 有用 成 2013-07-01 15:34:05
与《人性的枷锁》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情之事还是要尊重内心,怯懦的逃跑永远也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无论多尴尬还是要站在那儿直到最后一刻。
1 有用 女英雄 2013-04-11 19:10:04
茨威格自己也说写长篇才力不济。
1 有用 Menz 2012-06-10 14:06:40
不彻底的爱 和 彻底的不是爱的同情
0 有用 Shayne 2012-08-29 11:24:08
这部小说可看做尼采哲学的一个细致深刻的注脚,围绕“同情”的主题,真正展现出人性的深度。心理描写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读者被一次次抛进书中人物的处境之中,忘怀自己,对于怯懦和旁人压力的折磨感同身受。茨威格不以离奇的情节、夸张的语言乃至诗意的荒谬取胜,而是勤于运思的典范。
0 有用 梦游的艾琳 2016-01-19 22:55:37
人的心灵是多么脆弱、嬗变,不堪一击却又值得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