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海外中國研究Ⅲ (東寫西讀)
- 美学、趣味与社会 (🦉的瓦涅密)
- 文艺学、美学和文化史 (昆山抱玉)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近二十年北美汉学中译专著(持续更新中……) (原缘爱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美学问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多闻阙疑 2022-07-29 20:25:22
本书充分展示了聪明的头脑,广博的材料,清楚的思路如何组织成一整本华而不实的啰嗦的废话。阅读完第一章后,其实整本书的内容就结束了,后面不过是变着花样复读自己,想要学习一点写作技巧,本书或许有价值,想了解实际问题,大可不必。又,翻译很差劲,还不如直接看英文版,细节错误过多,没法展开了属于是
0 有用 Hyacinthus 2022-05-15 19:49:24
orzorz写得太好了吧啊啊啊啊啊,一股哈特曼和德曼的味儿。
1 有用 青莹 2021-01-13 11:30:58
2021.1.12-2021.1.13。为什么这么难读……翻译确实是很大的障碍,从书名开始,他其实要讲的是“A Chinese aesthetic”一种中国美学,到核心概念“allegory”讽寓,其实指的是言此意彼says one thing in words and another in meaning,是“一种持续性的隐喻”。严格来讲不算是海外汉学研究,而是比文,或是翻译、修辞的研究。而他真... 2021.1.12-2021.1.13。为什么这么难读……翻译确实是很大的障碍,从书名开始,他其实要讲的是“A Chinese aesthetic”一种中国美学,到核心概念“allegory”讽寓,其实指的是言此意彼says one thing in words and another in meaning,是“一种持续性的隐喻”。严格来讲不算是海外汉学研究,而是比文,或是翻译、修辞的研究。而他真正想要探究的也不是诗经的讽寓性,而是西方修辞学(还有德国哲学体系)在中国文学中的适用性,进一步的野心在于否认中国文学存在一个异于西方的诠释传统,更进一步的理想是论证翻译可以完全逾越语言的障碍,达到完全的理解。是天才之作,虽然没怎么看懂==或许(在学习完修辞学和哲学之后)看英文版会比较好…… (展开)
0 有用 朵萝 2012-05-06 17:54:37
讽喻
0 有用 雪猫 2021-03-25 21:44:29
作者的学术兴趣跟我完全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