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自由的悖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JRAH 2012-11-02 19:00:55

    想法比较有趣,方法比较分析,写法比较小白……

  • 1 舟菖蒲 2013-01-08 12:50:55

    可以写的让我把一个明显自己反对的理论津津有味的读完,并且第一次尝到了分析哲学式的概念分析,十分有趣。通过创立真实性、过程独立性、实践理性、最小理性等概念,作者的确是把传统积极自由的悖论解决的差不多了。但强行加入这些多条件的坏处在于,让自由这个概念变的更难把握了。姑且不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很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人的自省并不一定存在着定论。积极自由理论把动机纳入自由的概念中,势必会导致”我是否得到了自己只能由我自己来判断“的结果。而如果外人无法判断,自由又如何能作为一种社会权利而得以实现呢?积极自由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赋予自由概念的美好愿望太多,总想把其他一些好的善的概念塞进去,以至于”自由是什么“反而越来越不能用直觉来把握了。

  • 1 田季琰 2024-04-11 14:01:26 江苏

    这种人也配研究伯林,真是非常有趣。

  • 0 【长啸不止】 2012-10-06 00:35:05

    有些地方颇为牵强,但对了解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脉络很有帮助

  • 0 朱鸰 2014-03-31 20:44:54

    确实重构了伦理学意义上极为重要的概念,以一种科学精神清晰明确,但伯林的趣味荡然无存,毫无意义了。

  • 0 乱码空间 2012-09-26 15:48:31

    国内运用分析哲学方法搞研究的貌似不多,这应该是成功的例子了。

  • 0 DWWerner 2012-07-15 19:10:32

    有意思的博士论文,对我个人来说有不错的提升

  • 0 Hustle-Bustle 2021-12-23 23:36:30

    虽然有些论证我不赞同,不过好在写的清楚明白不故弄玄虚。作者新意在于对积极自由理论多做了一层处理,对规范本身的反思。如此导致一个结果,一个人是自由的,但却是不道德的。这样是否会导致无政府主义?任何人有任何人的自由,各自是各自的立法者?

  • 0 叫我妖而不孽 2022-10-14 23:51:42 上海

    最近本书作者似乎正处于话题中。正好发现之前买了这本博士论文,于是读掉。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魔都高中生里刮起了在议论文里动辄以积极自由/消极自由分析的潮流,而且是一边倒地支持消极自由。我多希望他们能先读一读伯林的书,再读一读本书。本书并没有为积极自由翻案,仍然把消极自由视为积极自由的前提或曰必要条件,同时为了克服命令你自由悖论而陷入被全能主义拿来当遮羞布而提出以个人理性对传统积极自由中至高无上审查者的社会规范进行审核并最终决定。这部分其实就是引入了一个反馈机制和基于个人理性的分类讨论(但仍无法规避合成谬误/真理),对于幸福的奴隶悖论我觉得处理得不太好。作者是从清华化学系本科转入哲学系的,智商绝对是可以的,但所用的思想工具仍然不出初等数学。我总觉得这方面的突破得等懂诸如群论的下一代做出了。

  • 1 山川せんせい 2022-08-14 14:21:33

    新积极自由理论。李石肯定积极自由,为了避免传统积极自由理论的两个悖论(“强迫他人自由”悖论、“幸福的奴隶”悖论),她将积极自由定义为“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行动者之外在障碍和内在障碍的消失,一步步论述和定义什么叫“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二阶欲望),三个实现积极自由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真实性、过程独立性、实践理性)。李石展现了她那强大的哲学思辨能力。但身为以赛亚·伯林的拥趸,我并没有被李石的某些论证说服。在序言中,伊恩·卡特也说,“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家,我仍然确信消极自由的政治重要性,以及其相对于积极自由的在规范上的优先性”。到底什么才是“自由”呢?

  • 0 欣欣sinnie 2016-01-08 13:32:45

    感受到女博士的逻辑思辨能力! #自由不等于道德,个人自由的实现不意味着个人行为是道德的。# 确实很多时候概念混为一谈让事实纷繁复杂

  • 0 2021-11-29 01:16:07

    李石老师博士论文整理而成的小册子,清晰完整的论述了积极自由的悖论及作者给出的解决办法。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