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生命的乐章: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首部自传》内容简介:梅塔大师是我最尊敬的音乐家,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的“生命的乐章”是当代世界古典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乐章!我相信,不仅音乐发烧友们可以从中发现艺术的魅力,欣赏艺术的乐趣,而且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也可以从中找到超越自我、挑战世界、战胜挫折、把握成功的人生启迪!这是一段激情洋溢的音乐之旅,更是一次充满传奇的人生征程!让我们跟随梅塔先生出发吧,你会大有斩获!
> 全部原文摘录
大师亲笔签名的书,然而读完却从此不再迷恋祖宾梅塔,自大而不自省的人生并不令我好奇与尊敬
通过阅读指挥家的自传,对其的生活经历有了一个条理清晰的了解,而且对他的指挥风格有个深入的认识。只可惜翻译得实在差强人意,翻译的三境界“信”“达”“雅”,个人认为只能马虎达到“信”:里面的部分语句欠通顺;并没有按照中文阅读习惯来翻译;估计不是一个人完成通篇的翻译而且前期对梅塔的调研并不细致,所以读者细心阅读会发现前后信息会不一致(外文中同一个单词即能代表很多意思,究竟梅塔在维也纳求学时期在乐团演奏的... 通过阅读指挥家的自传,对其的生活经历有了一个条理清晰的了解,而且对他的指挥风格有个深入的认识。只可惜翻译得实在差强人意,翻译的三境界“信”“达”“雅”,个人认为只能马虎达到“信”:里面的部分语句欠通顺;并没有按照中文阅读习惯来翻译;估计不是一个人完成通篇的翻译而且前期对梅塔的调研并不细致,所以读者细心阅读会发现前后信息会不一致(外文中同一个单词即能代表很多意思,究竟梅塔在维也纳求学时期在乐团演奏的是低音提琴还是“吹奏低音”见书p028);有些是因为外文语法与中文语法的差异,在长句子中,译者把出现的人名混淆了,导致前后逻辑不通。最不能接受的是出现了“三个八的拍子”这样可笑的错误,明显不是音乐专业的人士翻译。读得“累觉不爱”。不过总的而言,梅塔的指挥经历给音乐学习者提供了有用的学习指导。 (展开)
祖宾梅塔小时候挺帅的,维也纳学生时代的一些小故事也写得挺有趣,比如溜进金色大厅偷看卡拉扬指挥啦,与阿巴多一起参加合唱排练时被当众赶下台啦等等。连婚史婚外情私生子啊什么的都大大方方讲出来了。不过全书整体来说有点啰嗦。
几乎捣了一辈子糨糊的梅塔可谓文如其乐,整本传记空洞无物,毫无见地。有关音乐的为数寥寥的观点相信有个两三年古典音乐认真听历的普通乐迷都能比他写得好。
讲故事的水平比指挥差多了
当时是音乐会结束后要的扉页签名来着
梅塔讲故事生灵活现,被这位芭蕾小姐一翻译打个六折。能读英文版就读英文版吧,因为译者根本不懂音乐,很多翻译错误。
> 更多短评 11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3人在读
> 34人读过
> 70人想读
订阅关于我生命的乐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键盘手J 2016-01-19 21:57:09
大师亲笔签名的书,然而读完却从此不再迷恋祖宾梅塔,自大而不自省的人生并不令我好奇与尊敬
0 有用 丸子酱 2015-01-25 21:53:24
通过阅读指挥家的自传,对其的生活经历有了一个条理清晰的了解,而且对他的指挥风格有个深入的认识。只可惜翻译得实在差强人意,翻译的三境界“信”“达”“雅”,个人认为只能马虎达到“信”:里面的部分语句欠通顺;并没有按照中文阅读习惯来翻译;估计不是一个人完成通篇的翻译而且前期对梅塔的调研并不细致,所以读者细心阅读会发现前后信息会不一致(外文中同一个单词即能代表很多意思,究竟梅塔在维也纳求学时期在乐团演奏的... 通过阅读指挥家的自传,对其的生活经历有了一个条理清晰的了解,而且对他的指挥风格有个深入的认识。只可惜翻译得实在差强人意,翻译的三境界“信”“达”“雅”,个人认为只能马虎达到“信”:里面的部分语句欠通顺;并没有按照中文阅读习惯来翻译;估计不是一个人完成通篇的翻译而且前期对梅塔的调研并不细致,所以读者细心阅读会发现前后信息会不一致(外文中同一个单词即能代表很多意思,究竟梅塔在维也纳求学时期在乐团演奏的是低音提琴还是“吹奏低音”见书p028);有些是因为外文语法与中文语法的差异,在长句子中,译者把出现的人名混淆了,导致前后逻辑不通。最不能接受的是出现了“三个八的拍子”这样可笑的错误,明显不是音乐专业的人士翻译。读得“累觉不爱”。不过总的而言,梅塔的指挥经历给音乐学习者提供了有用的学习指导。 (展开)
0 有用 Ashes of time 2013-03-10 14:31:36
祖宾梅塔小时候挺帅的,维也纳学生时代的一些小故事也写得挺有趣,比如溜进金色大厅偷看卡拉扬指挥啦,与阿巴多一起参加合唱排练时被当众赶下台啦等等。连婚史婚外情私生子啊什么的都大大方方讲出来了。不过全书整体来说有点啰嗦。
1 有用 bpovpo 2016-01-19 20:27:37
几乎捣了一辈子糨糊的梅塔可谓文如其乐,整本传记空洞无物,毫无见地。有关音乐的为数寥寥的观点相信有个两三年古典音乐认真听历的普通乐迷都能比他写得好。
0 有用 员外 2013-01-18 20:05:16
讲故事的水平比指挥差多了
0 有用 CL 2017-09-17 16:23:15
当时是音乐会结束后要的扉页签名来着
0 有用 键盘手J 2016-01-19 21:57:09
大师亲笔签名的书,然而读完却从此不再迷恋祖宾梅塔,自大而不自省的人生并不令我好奇与尊敬
1 有用 bpovpo 2016-01-19 20:27:37
几乎捣了一辈子糨糊的梅塔可谓文如其乐,整本传记空洞无物,毫无见地。有关音乐的为数寥寥的观点相信有个两三年古典音乐认真听历的普通乐迷都能比他写得好。
0 有用 jellyfish 2015-02-10 00:30:47
梅塔讲故事生灵活现,被这位芭蕾小姐一翻译打个六折。能读英文版就读英文版吧,因为译者根本不懂音乐,很多翻译错误。
0 有用 丸子酱 2015-01-25 21:53:24
通过阅读指挥家的自传,对其的生活经历有了一个条理清晰的了解,而且对他的指挥风格有个深入的认识。只可惜翻译得实在差强人意,翻译的三境界“信”“达”“雅”,个人认为只能马虎达到“信”:里面的部分语句欠通顺;并没有按照中文阅读习惯来翻译;估计不是一个人完成通篇的翻译而且前期对梅塔的调研并不细致,所以读者细心阅读会发现前后信息会不一致(外文中同一个单词即能代表很多意思,究竟梅塔在维也纳求学时期在乐团演奏的... 通过阅读指挥家的自传,对其的生活经历有了一个条理清晰的了解,而且对他的指挥风格有个深入的认识。只可惜翻译得实在差强人意,翻译的三境界“信”“达”“雅”,个人认为只能马虎达到“信”:里面的部分语句欠通顺;并没有按照中文阅读习惯来翻译;估计不是一个人完成通篇的翻译而且前期对梅塔的调研并不细致,所以读者细心阅读会发现前后信息会不一致(外文中同一个单词即能代表很多意思,究竟梅塔在维也纳求学时期在乐团演奏的是低音提琴还是“吹奏低音”见书p028);有些是因为外文语法与中文语法的差异,在长句子中,译者把出现的人名混淆了,导致前后逻辑不通。最不能接受的是出现了“三个八的拍子”这样可笑的错误,明显不是音乐专业的人士翻译。读得“累觉不爱”。不过总的而言,梅塔的指挥经历给音乐学习者提供了有用的学习指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