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华兹生的《司马迁:中国伟大的历史学家》(Ssu-ma Ch'ien: Grand Historian of China)出版,它是美国汉学界第一部研究司马迁的著作,共分为五章:司马迁的世界、司马迁传记、中国史学的起源、《史记》的形式以及司马迁的思想。华兹生通过流畅优美的英语与辩证细致的分析成功地向西方介绍了《史记》的文学风貌。华兹生描述了司马迁在传记方面的创新,探讨了《史记》对于传记类型发展的影响,并设想应用《史记》所采用的体例描述美国史、尝试略述这样一部著作可能会是什么样。(引自:魏泓,论《史记》在美国的文学翻译与研究)
0 有用 拾捡书籍的小孩 2023-01-11 14:48:01 福建
1958年,华兹生的《司马迁:中国伟大的历史学家》(Ssu-ma Ch'ien: Grand Historian of China)出版,它是美国汉学界第一部研究司马迁的著作,共分为五章:司马迁的世界、司马迁传记、中国史学的起源、《史记》的形式以及司马迁的思想。华兹生通过流畅优美的英语与辩证细致的分析成功地向西方介绍了《史记》的文学风貌。华兹生描述了司马迁在传记方面的创新,探讨了《史记》对于传记类型发展的影响,并设想应用《史记》所采用的体例描述美国史、尝试略述这样一部著作可能会是什么样。(引自:魏泓,论《史记》在美国的文学翻译与研究)
0 有用 Yanury 2024-03-31 23:47:45 北京
本书以反驳班彪的批评为出发点,深入解读,介绍了司马迁及其时代、中国早期史学、《史记》的体例、司马迁的思想等内容。这本书出版于1958年,有着美国开始大力发展中国学的大背景,故有普及的性质。华兹生与侯格睿(《青铜与竹简的世界》)、杜润德(《朦胧的镜子》)并称为《史记》研究“三君子”,但如果将三本书读完,可以发现后两本书极大地借鉴了此书,可以说这本书是它们共同的基础。尤其是《朦胧的镜子》,其问题意识在本书第5章《司马迁的思想》中已有端倪,只是进一步延伸而已。但个人认为本书从句极多,不如杜书好读。且人名、书名等翻译也不适应拼音法则,若非对《史记》已经中国史学史有一些了解,能够半蒙半猜,很难知道它说的是谁。最后,其中也有一些用现代历史学原则或科学主义历史学去衡量司马迁的地方,但不多,还是比较有分寸。
0 有用 Evangeline 2021-12-23 10:30:58
作者对中文词汇的剖析真是让本中国人汗颜QAQ 真的好希望有纸质版啊 这里对春秋与史记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做了很清楚明白的论述,感觉比几个读过的本土学者要详尽一些 虽然没有太多惊艳的观点(可能是因为年代关系)但胜在非常扎实 很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