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有关本书案例“《好色客》诉福尔韦尔案”的疑问

讲不清楚 2012-03-07 22:06:25

首先根据书中内容知道,《好色客》是“为配合培利开胃酒的推广活动,杂志开辟了主题为‘第一次’的广告专栏”,可知这应该不算是公开事务的讨论,并且故意为之。
其次该杂志上的内容是”虚拟“而成的,并且”没有读者认为《好色客》对福尔韦尔的‘戏仿’陈述是描述真相“,那为什么福尔韦尔不能证明《好色客》上的内容是不实陈述,并且是基于蓄意造假或罔顾真相而为之呢?
我实在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判福尔韦尔输掉官司。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Holger.D.H
    2012-08-07 19:03:32 Holger.D.H

    不实陈述也是要有限度的,如果说的东西太夸张儿没有人会当真的话,就很难认定为是一种诽谤言论

    赞(2)
    >
Holger.D.H
2012-08-07 19:03:32 Holger.D.H

不实陈述也是要有限度的,如果说的东西太夸张儿没有人会当真的话,就很难认定为是一种诽谤言论

赞(2)
>
安布
2014-04-08 11:58:16 安布

这种讲不清楚的案例在书中比比皆是。
此案例中,“好色客”是被告,有举证责任,并且做了是“戏仿”的描述。
而福尔韦尔如何证明“好色客”的描述是不实称述?
根本就证明不了!!!

个人认为导致本案逆袭的原因,更多的是源于美国历史文化的缺失,没有一些约定俗成的道德约束,导致凡事必须用法律来规范死!!

想像一下,这事要发生在中国、亚洲些国或者欧洲些国,有历史底蕴的国家。这种败坏风俗道德的案例,肯定是杀一儆百的存在!!甚至不需要动用法律的武器,民众自发的就会抵制此类低俗刊物!!

当诸事都需动用法律来判定时,这或是社会的悲哀,文明的倒退。

赞
>
天使
2015-10-28 11:28:35 天使

楼上的别净开黄腔

赞
>
三一
2021-10-18 14:05:27 三一

p201 宪法意义上的“陈述不实”,必须足以伤害到诽谤官司原告,方能成立。

赞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 去批评官员的尺度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阅读交流群(free)

请问北大出版社新版和旧版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删减?(wangss)

这本书是对案例的评论吗?(momo)

这本书的中文版有删改吗?(杰西)

懂王不知道看过没。(Joker龙)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