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集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沁云 2015-05-22 03:27:39

    说自己是乡下人的沈从文的确写起故乡的乡下人更有韵味。这本书里收的《小砦》和《一只船》都是绝顶优秀的小说。语言的生动当然是一贯的优点,《小砦》的故事在不同的人物之间自由发展、流动,令人叫绝,很遗憾这是一个未完成的篇目。相对而言,他写城里人的情爱就透着一股别扭劲儿,也不那么独特,似乎是承载了作家私人生活和一些说教的内容。

  • 0 愚公 2015-04-27 22:07:12

    城里人的故事,爱情故事,世俗人的故事。沈从文用他的眼睛和一个乡下人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

  • 0 缁衣 2013-12-02 03:13:54

    这笔下的人情真耐寻味。

  • 0 默然 2018-08-07 22:44:51

    “我的见解是明知自己失败,却找不出对成功者以尊敬机会。在走不去的荆棘塞途的僻路上,将凭我执拗顽固的蠢处,完成我自己所能走的一段路。”(《〈一个母亲〉序》)

  • 0 blueshadow 2012-10-25 14:53:57

    最喜欢沈从文写粗俗的事儿,加入骂人话,与进城后的面貌强烈对比

  • 0 透明稔 2016-06-03 09:25:11

    几篇都市小说比之前读过的让人惊喜

  • 0 Angelings 2013-09-02 11:15:46

    沈从文实在是太懂女人

  • 0 潜水钟 不侧漏 2020-11-04 23:23:05

    尽是些男女之间皮肉事,却写得遮遮掩掩。

  • 0 夏天的小灰 2013-03-17 22:57:34

    现代文学三十年

  • 0 六州歌头 2016-09-06 05:39:37

    谈到自己的《柏子》和《八骏图》两篇小说,沈从文概括说:“前者单纯,后者复杂,如此而已。”包括这两篇在内,这本书正是几篇“单纯”的小说加几篇“复杂”的小说的结集。 书前收录的书信和谈话录,对理解沈从文对自己作品的态度很有帮助:“我的一切习作都缺少什么寓意”。

  • 0 kevin 2020-03-02 18:16:18

    《沈从文别集》全20册,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柏子集》是其中的一册,沈从文先生的文笔流畅自然优雅细腻,翻开书便沉醉其中,不知窗外已然由晴转雨,夜幕渐渐降临,一口气读完,顿觉神清气爽畅快淋漓,意犹未尽之感。

  • 0 LiLi 2019-03-14 12:44:42

    能把农民谈恋爱也写的这么清新脱俗…还有些是练笔的作品,通透。

  • 0 东南五环卡比兽 2015-11-14 19:08:09

    爱情,从文先生笔下的爱情。山上的,水上的,都市的,哪个是梦里的那一个?

  • 0 Cathy- 2019-09-27 19:39:36

    水城的人事,更自由,所以喜欢

  • 0 一珍 2018-06-02 17:37:55

    八骏图,看了两遍,过段时间可能还是觉得陌生。

  • 0 Dun 2021-06-01 12:20:45

    很喜欢沈老的叙述笔调,不疾不徐,先展现全景式的社会图景,而后才由面及点,由风俗民情过渡到个人具体的生活(柏子)。这本书里又见阿黑和五明甜甜的故事(采蕨),《小砦》本来看得津津有味,吊脚楼里的妇人、岩石洞里的憨子,跑船的水手,翻到结尾,却是“未写完”,不免是一种淡淡的遗憾。《八骏图》写城中,《柏子》写乡里,我更爱《柏子》,如牛如马一般地活着,“他想起眼前的事心是热的。想起眼前的一切,则头上的雨和脚下的泥,全成为无需置意的事了”。

  • 0 诚实小女孩 2021-05-06 13:42:56

    一个作家反复写的往往是一件事。我只看出所有事不外男人对不该动歪心思的女人动歪心思。看不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倒也不是我心浊所以眼浊,文字就能看出是怎样的人。

  • 0 NSFW Fans 2020-10-27 17:57:19

    读到这本,开始领略沈从文新奇幻变底下的精妙动人。 《答凌宇问》好比作者递上的钥匙,辅以金介甫所著评传,细读探微,可开启不寻常的百宝箱——内有虚实相融的故事及生活,破格特异的文体和语言;至于意境、趣味,悦读之外,留待微妙感应。《八骏图》、《自杀》写都市知识阶层,不乏讥讽,可并不油滑。大概因为作者自许看清这些人被抑制、堵塞的心灵上的欲望,以自然态度出离观照。前半部则集结湘西情境中的系列小品文,这里异于都市,符合作者的道德理想,虽然这种想象中的田园牧歌,在未写完的《小砦》中已言崩溃。外人都说骇异的《医生》事情如同见鬼;《第四》奇情夜谭平庸收场,那个饶舌多情又体面又可爱的朋友,堪称悲剧的中心人物。如此看来,对男女关系及因情感所起冲突,沈从文不同地去观察解释,还投注了契诃夫式的理解和同情。

  • 0 日熄 2018-08-27 16:58:04

    在图书馆找了好几种版本的沈从文别集,还是这一版最好看,毕竟有时候纸质装潢也很影响阅读体验,只是不占主导地位就是了。沈自己说“我最担心的是批评家从我习作中找寻‘人生观’或‘世界观’。”这是要砸了批评家的饭碗。不过从他所说的苏雪林几事,这饭碗砸了也没啥不可,好歹可以让作家头上少带几顶这样那样的帽子,生活更爽快些。另外,像《一个母亲》这样的拗来拗去的小说,我是再也不想看了,虽然被逼得自己不看不可,虽然自己有时也喜欢写这样风格的文字,但阅读这样的实实在在是个痛苦的过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