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Les formes éle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译者: 渠东 / 汲喆
出版年: 2011-4
页数: 634
定价: 4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
ISBN: 9787100070591
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爱弥尔·涂尔干(1858—1917)为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本书援用大量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了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揭示了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并指出宗教崇拜对象与社会集体对应,进而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本书反映了涂尔干晚年思想的主要转向,即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道德个体主义的理论企图。本书堪称涂尔干所有作品中最精湛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其社会思想取向的文献。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创作者
· · · · · ·
-
埃米尔·涂尔干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Emile Durkheim (1858-1917)涂尔干(杜尔克姆、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
Emile Durkheim (1858-1917)涂尔干(杜尔克姆、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目录 · · · · · ·
1 本书的首要主题:分析研究已知的最简单的宗教,用以确定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为何在原始宗教中更容易发现和解释这些形式
2 研究次题:思想和范畴之基本观念的起源一认为其起源是宗教的亦即社会的之根由——对知识理论的重新阐述
第一卷 先导问题
第一章 宗教现象和宗教的定义
· · · · · · (更多)
1 本书的首要主题:分析研究已知的最简单的宗教,用以确定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为何在原始宗教中更容易发现和解释这些形式
2 研究次题:思想和范畴之基本观念的起源一认为其起源是宗教的亦即社会的之根由——对知识理论的重新阐述
第一卷 先导问题
第一章 宗教现象和宗教的定义
宗教之初步定义的用途;寻求这个定义的方法——为何应该首先检验常见的定义
1 宗教被定义为超自然的和神秘的——批判:神秘的观念并不是原始的
2 宗教被定义为是与神或精神存在之观念有关的——自然神论的宗教——不包含神性观念的无神宗教中的仪式
3 寻求确凿的定义——信仰与仪式的区别——信仰的定义——首要特征:事物被划分成神圣的与凡俗的
——这个定义的明显特征——与信仰有关的仪式的定义——宗教的定义
4 使巫术与宗教相区别的另一必要特征——教会的观念——个体主义宗教排斥教会观念吗?
第二章 基本宗教的主导概念
Ⅰ 泛灵论
泛灵论与自然崇拜的区别
1 泛灵论的三个论题:灵魂观念的起源;精灵观念的形成;精灵膜拜向自然膜拜的转变
2 对第一个论题的批判——灵魂观念与互体观念的区别——梦不能说明灵魂观念
3 对第二个论题的批判——死亡无法解释灵魂向精灵的转变——对死者灵魂的膜拜并不是原始的
4 对第三个论题的批判——拟人的天性——斯宾塞的批判;对这一点的保留意见
——对据说可以证明这种天性的事实的验证灵魂与自然精灵的区别——宗教拟人论也不是原始的
5 结论——泛灵论把宗教还原成了一种幻觉系统
第三章 基本宗教的主导概念(续)
Ⅱ 自然崇拜
理论史
1 评述马克斯。缪勒的自然崇拜说
2 如果宗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然力,那么我们就很难看到它是如何维系自身的,
因为它是通过谬误的方式来表达自然力的——对宗教与神话作出的虚假区别
3 自然崇拜不能解释事物的圣俗之分
第四章 作为基本宗教的图腾制度
问题史——处理它的方法
1 图腾制度问题简史
……
第二卷 基本信仰
第三卷 主要仪式态度
结论
人名对照表
民族(部落)译名对照表(含部分胞族)
本书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人也喜欢 · · · · · ·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4 条 )
用涂尔干宗教社会学的观点分析儒教问题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概略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述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霍布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涂尔干力图发现这是如何避免的,“社会如何成为可能的”。——社会整合问题是其终其一生的学术命题。涂尔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外在于个人,且能制约个人的社会现象。外在性、普遍性、强制性。因此决定了其反对从个体心理层面... (展开)【转】陈涛:道德的起源与变迁——涂尔干宗教研究的意图
> 更多书评 64篇
论坛 · · · · · ·
翻译的咋样 | 来自再会故梦 | 2024-09-26 21:00:47 | |
对于宗教学研究领域而言,这本书的理论体系有没有... | 来自皆无怎生看虚无 | 2023-09-08 18:53: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9 )
-
Oxford Paperbacks (2008)9.3分 103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9.1分 1566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9.2分 18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0)9.5分 6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1000+ 豆瓣9.0+的書 (Python)
- 学问之道 (沙砾于飞)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社会学著作 (食菠萝)
- 必买之书 (山鬼2046)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赵天霸 2013-11-15 10:36:39
做这本书的PPT被老师批得好惨……
5 有用 LTX 2016-07-30 15:49:53
2016已读54。不得不承认读得比较累,读到第三部分的“仪式”直接跳到结论部分勉强读完。涂尔干的思想实在博大精深,以至于任何对其思想观点的总结概括都有简单化的嫌疑。开篇就对泰勒等人的“泛灵论”和弗雷泽等人的“自然崇拜学说”加以犀利批判,引出作为最初级宗教的图腾崇拜。之后又吊人胃口地指出图腾崇拜中的某种“宗教力”是宗教之起源。最后真相大白:“如果说宗教产生了社会所有最本质的方面,那是因为社会的观念正... 2016已读54。不得不承认读得比较累,读到第三部分的“仪式”直接跳到结论部分勉强读完。涂尔干的思想实在博大精深,以至于任何对其思想观点的总结概括都有简单化的嫌疑。开篇就对泰勒等人的“泛灵论”和弗雷泽等人的“自然崇拜学说”加以犀利批判,引出作为最初级宗教的图腾崇拜。之后又吊人胃口地指出图腾崇拜中的某种“宗教力”是宗教之起源。最后真相大白:“如果说宗教产生了社会所有最本质的方面,那是因为社会的观念正是宗教的灵魂。”牛逼闪闪。。在结论部分,涂尔干对于宗教和科学的思考相当深刻,认定“两者间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解释了宗教观念孕育理性思维的过程,指出“对科学的信仰与宗教信仰并无本质不同”,两者均依赖集体作用,实现了对全书观点的完美升华。想到这是一本1912年的著作,对此我只能长跪不起。 (展开)
55 有用 jjj 2018-04-24 20:08:20
全书所有的“表现”都应该译成“表征”,representation。所谓的“精神存在”,实际上是spiritual being,“灵性存在”;所谓的“精灵”,实际上是“spirits”,(宗教语境下)“灵性”;所谓的“仪轨”,实际上是“practice”,“实践”。
1 有用 与学术怪兽战斗 2022-10-14 22:30:20 广东
第一次选读是上学期因为消费社会学年会的论文要找“集体欢腾”的出处,那种像电流一样亢奋。今天早上再读的时候,刚好消费社会学年会的联系人时隔好几个月又突然和我联系。这种巧合,让我感觉自己和这本书突然有了一种神秘的联系。虽然但是,仍只是选读,下次一定。
71 有用 小新阳 2019-10-03 20:07:33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马克思的精神气质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韦伯是“出征的浮士德”,涂尔干就是“归家的奥德赛”! 他的原始宗教研究真的指引着一条不断返回人的存在的家的归途。就像海德格尔是唯一一个讨论家的西方哲学家一样,涂尔干在原始宗教里看到的社会存在,也是现代人不断丢失的“存在的家”。不过,涂尔干也没有那么“怀旧”,他总是试图超越宗教,追寻更加永恒不变的“神圣社会”。只要人类生活之洪流滚滚向前...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马克思的精神气质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韦伯是“出征的浮士德”,涂尔干就是“归家的奥德赛”! 他的原始宗教研究真的指引着一条不断返回人的存在的家的归途。就像海德格尔是唯一一个讨论家的西方哲学家一样,涂尔干在原始宗教里看到的社会存在,也是现代人不断丢失的“存在的家”。不过,涂尔干也没有那么“怀旧”,他总是试图超越宗教,追寻更加永恒不变的“神圣社会”。只要人类生活之洪流滚滚向前,在宗教外衣下显现的社会就始终鲜活如初。从这一点看,涂尔干有的就不只是温暖,他比马克思的革命气质更实在,比韦伯的悲剧命运观更有生命力。 (展开)
0 有用 吸氧才不是 2025-01-10 17:55:27 广东
宗教与科学都是社会事实 不是二元对立 关于自然可证实可解释的部分 宗教就丢给科学 宗教的本源是仪式 是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通过集体欢腾 塑造集体意识 起到社会团结作用 宗教将事务划分为神圣与世俗 探讨了泛灵论 自然崇拜 图腾信仰等原始宗教中的要素 把仪式分为消极仪式(禁止吃饭工作等世俗行为向神圣无限接近) 积极仪式 强化 庆祝 消解诅咒等(原始人相信这些仪式一定会起作用 如果没有 是因为被他人的巫... 宗教与科学都是社会事实 不是二元对立 关于自然可证实可解释的部分 宗教就丢给科学 宗教的本源是仪式 是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通过集体欢腾 塑造集体意识 起到社会团结作用 宗教将事务划分为神圣与世俗 探讨了泛灵论 自然崇拜 图腾信仰等原始宗教中的要素 把仪式分为消极仪式(禁止吃饭工作等世俗行为向神圣无限接近) 积极仪式 强化 庆祝 消解诅咒等(原始人相信这些仪式一定会起作用 如果没有 是因为被他人的巫术消解了) (展开)
0 有用 Rex Corvus 2025-01-09 22:14:39 北京
把宗教体验和范畴归于社会作为一种凌驾于个体之上的力量的建构,好经典的观点......将社会上升到某种形而上学式的本原地位,然而总归似乎还是不能完全解释各式个体性的神秘体验以及宗教体验与自然的异乎寻常的亲和性,并且还是有点太聚焦个案了,一些论述让我有种作者提前预设了结论的感觉......我可能期待一些更为新颖的解读形式但可能这种期待一般不适用于这种类型的经典吧orz。(以及受康德影响也太大了()虽然... 把宗教体验和范畴归于社会作为一种凌驾于个体之上的力量的建构,好经典的观点......将社会上升到某种形而上学式的本原地位,然而总归似乎还是不能完全解释各式个体性的神秘体验以及宗教体验与自然的异乎寻常的亲和性,并且还是有点太聚焦个案了,一些论述让我有种作者提前预设了结论的感觉......我可能期待一些更为新颖的解读形式但可能这种期待一般不适用于这种类型的经典吧orz。(以及受康德影响也太大了()虽然阅读体验还是很愉快,组织架构很清楚流畅,核心观点在某些时刻应该是说服了我的可惜与个人直觉背离的有点太厉害了。 (展开)
0 有用 (●—●) 2025-01-08 17:46:32 湖北
读得很畅快
0 有用 F 2024-12-26 19:33:26 浙江
强。神圣世俗的二分,部落人完整的宇宙,范畴的情感功能。有许多传统的功能描述非常贴切。宗教仪式包含一切,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情感的物质形式。PS:感叹部落人诗意般的分类方式
0 有用 小22抖抖抖 2024-12-15 13:48:21 浙江
基于社会 归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