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homas Kida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图灵新知
副标题: 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
译者: 张云
出版年: 2011-6
页数: 247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250421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图灵新知
副标题: 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
译者: 张云
出版年: 2011-6
页数: 247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250421
内容简介 · · · · · ·
《误区-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书中列出了“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字”、“寻求认同”、“记忆有缺陷”等批判性思维,立论精辟,说理纵横捭阖,让人沉浸其中。
作者简介 · · · · · ·
Thomas Kida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伊森堡管理学院教授。发表过大量有关思维决策的文章。
目录 · · · · · ·
第1 章 离奇的信念和伪科学思想 1
1.1 听起来很有道理,你不觉得吗 2
1.2 离奇和错误的信念普遍存在 4
1.3 传媒对离奇和错误信念的影响 8
1.4 把你的故事告诉我——对轶事证据的偏见 11
1.5 伪科学 14
· · · · · · (更多)
1.1 听起来很有道理,你不觉得吗 2
1.2 离奇和错误的信念普遍存在 4
1.3 传媒对离奇和错误信念的影响 8
1.4 把你的故事告诉我——对轶事证据的偏见 11
1.5 伪科学 14
· · · · · · (更多)
第1 章 离奇的信念和伪科学思想 1
1.1 听起来很有道理,你不觉得吗 2
1.2 离奇和错误的信念普遍存在 4
1.3 传媒对离奇和错误信念的影响 8
1.4 把你的故事告诉我——对轶事证据的偏见 11
1.5 伪科学 14
1.6 伪科学思想 16
1.7 伪科学思想带来的问题 17
注释 19
第2 章 我肩上的小精灵 24
2.1 特别的断言需要特别的证据 25
2.2 怀疑主义思想的重要性 30
2.3 一流的信念生成技术 32
2.3.1 陈述断言 33
2.3.2 分析证据 33
2.3.3 考虑替代假说 33
2.3.4 评价每个假说的合理性 33
2.4 选择假说 36
2.4.1 治疗性触摸 36
2.4.2 与死者交谈 40
注释 45
第3 章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49
3.1 必须严格控制实验 51
3.2 科学的定义 53
3.3 科学的运作流程 54
3.4 科学的进步过程 56
3.5 科学与公众的误解 59
3.6 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区别 62
3.7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63
注释 65
第4 章 偶然和巧合的作用 67
4.1 钟形曲线 69
4.2 赌徒谬误 73
4.3 巧合 77
4.4 迷信 79
注释 82
第5 章 看到不存在的事物 84
5.1 看到预期看到的 85
5.2 看到想看到的 88
5.3 幻觉 92
5.4 群体性癔症 94
5.5 神经生物学问题和感觉问题 95
5.6 内在联系 98
注释 99
第6 章 看到不存在的关联 104
6.1 股市图表分析 104
6.2 马,还是蝙蝠 108
6.3 考虑一下反面 111
6.4 它确实是原因吗 113
6.4.1 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 113
6.4.2 方向性 113
6.4.3 第三个变量 114
6.4.4 选择偏倚 114
6.5 小结 116
注释 117
第7 章 预言不可预知的事情 120
7.1 通灵术和占星术 120
7.2 预言股票市场 125
7.2.1 基金经理 128
7.2.2 权威人士 131
7.2.3 频繁的股票交易等于较低的投资回报率 132
7.2.4 我们不能预测股票市场的原因 133
7.2.5 但是我们仍然希望相信 135
7.3 经济预测 137
7.4 如果不下雨的话,天气将会放晴 139
7.5 技术和社会趋势 141
7.6 为什么我们不能预测——但是仍然尝试预测 143
注释 144
第8 章 寻求认同 148
8.1 认同我们的假设 152
8.2 是的!是的!是的! 155
8.3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158
注释 159
第9 章 我们如何简化 162
9.1 当然是一样的——它看起来一样,不是吗 163
9.1.1 忽视基准率 164
9.1.2 不顾均数回归 166
9.1.3 不顾样本大小 168
9.1.4 合取谬误 169
9.1.5 刻板印象 170
9.2 什么比较容易浮现到脑海里 171
9.3 不靠谱的锚 174
9.4 简化并不全是坏事 176
注释 177
第10 章 框架和其他决策障碍 182
10.1 心理账户 186
10.2 20/20 事后偏见 190
10.3 过分自信 192
10.4 直觉判断 194
10.5 对个体与群体的判断 197
注释 199
第11 章 有缺陷的记忆 205
11.1 它在那里,我知道的 205
11.2 如果你这么说——暗示的力量 208
11.3 将事情混合起来——张冠李戴问题 213
11.4 从本章我们学到了什么 217
注释 218
第12 章 其他影响 223
12.1 我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 226
12.2 那不关我的事 229
12.3 是不是你负责 230
12.4 从他人那里收到的证据的可靠性 231
12.5 群体决策 234
12.5.1 群体迷思 234
12.5.2 群体极端化 236
12.6 并不全是坏事 237
注释 238
结束语:全书中心思想总结 243
· · · · · · (收起)
1.1 听起来很有道理,你不觉得吗 2
1.2 离奇和错误的信念普遍存在 4
1.3 传媒对离奇和错误信念的影响 8
1.4 把你的故事告诉我——对轶事证据的偏见 11
1.5 伪科学 14
1.6 伪科学思想 16
1.7 伪科学思想带来的问题 17
注释 19
第2 章 我肩上的小精灵 24
2.1 特别的断言需要特别的证据 25
2.2 怀疑主义思想的重要性 30
2.3 一流的信念生成技术 32
2.3.1 陈述断言 33
2.3.2 分析证据 33
2.3.3 考虑替代假说 33
2.3.4 评价每个假说的合理性 33
2.4 选择假说 36
2.4.1 治疗性触摸 36
2.4.2 与死者交谈 40
注释 45
第3 章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49
3.1 必须严格控制实验 51
3.2 科学的定义 53
3.3 科学的运作流程 54
3.4 科学的进步过程 56
3.5 科学与公众的误解 59
3.6 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区别 62
3.7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63
注释 65
第4 章 偶然和巧合的作用 67
4.1 钟形曲线 69
4.2 赌徒谬误 73
4.3 巧合 77
4.4 迷信 79
注释 82
第5 章 看到不存在的事物 84
5.1 看到预期看到的 85
5.2 看到想看到的 88
5.3 幻觉 92
5.4 群体性癔症 94
5.5 神经生物学问题和感觉问题 95
5.6 内在联系 98
注释 99
第6 章 看到不存在的关联 104
6.1 股市图表分析 104
6.2 马,还是蝙蝠 108
6.3 考虑一下反面 111
6.4 它确实是原因吗 113
6.4.1 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 113
6.4.2 方向性 113
6.4.3 第三个变量 114
6.4.4 选择偏倚 114
6.5 小结 116
注释 117
第7 章 预言不可预知的事情 120
7.1 通灵术和占星术 120
7.2 预言股票市场 125
7.2.1 基金经理 128
7.2.2 权威人士 131
7.2.3 频繁的股票交易等于较低的投资回报率 132
7.2.4 我们不能预测股票市场的原因 133
7.2.5 但是我们仍然希望相信 135
7.3 经济预测 137
7.4 如果不下雨的话,天气将会放晴 139
7.5 技术和社会趋势 141
7.6 为什么我们不能预测——但是仍然尝试预测 143
注释 144
第8 章 寻求认同 148
8.1 认同我们的假设 152
8.2 是的!是的!是的! 155
8.3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158
注释 159
第9 章 我们如何简化 162
9.1 当然是一样的——它看起来一样,不是吗 163
9.1.1 忽视基准率 164
9.1.2 不顾均数回归 166
9.1.3 不顾样本大小 168
9.1.4 合取谬误 169
9.1.5 刻板印象 170
9.2 什么比较容易浮现到脑海里 171
9.3 不靠谱的锚 174
9.4 简化并不全是坏事 176
注释 177
第10 章 框架和其他决策障碍 182
10.1 心理账户 186
10.2 20/20 事后偏见 190
10.3 过分自信 192
10.4 直觉判断 194
10.5 对个体与群体的判断 197
注释 199
第11 章 有缺陷的记忆 205
11.1 它在那里,我知道的 205
11.2 如果你这么说——暗示的力量 208
11.3 将事情混合起来——张冠李戴问题 213
11.4 从本章我们学到了什么 217
注释 218
第12 章 其他影响 223
12.1 我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 226
12.2 那不关我的事 229
12.3 是不是你负责 230
12.4 从他人那里收到的证据的可靠性 231
12.5 群体决策 234
12.5.1 群体迷思 234
12.5.2 群体极端化 236
12.6 并不全是坏事 237
注释 238
结束语:全书中心思想总结 243
· · · · · · (收起)
喜欢读"误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误区"的人也喜欢 · · · · · ·
误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For myself
We often want to believe things because we want to believe them, not because of the evidence. -prefer stories to statics -seek to confirm -rarely appreciate the role of chance and coincidence in life -can misperceive the world -oversimplify -have faulty mem...
(展开)
> 更多书评 4篇
-
Grace. (培训使我快乐)
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据。 寻求认同。 不大重视偶然和巧合在生活中的作用。 会错误地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 过分简化。 记忆有缺陷。 危害社会的并不是不相信,而是相信。——萧伯纳 一整个社会,都相信那些看似很有证据却漏洞百出的理论研究,哪怕矛盾是那么明显,所有的人都选择视而不见。 专家与媒体助长离奇的信念,每个人都有相信的离奇理念,相信盲人的听觉发展得特别敏锐,相信有宗教信仰的人比不信教的人更无私,相信所谓...2012-10-30 12:56:22
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据。 寻求认同。 不大重视偶然和巧合在生活中的作用。 会错误地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 过分简化。 记忆有缺陷。 引自 离奇的信念和伪科学思想 危害社会的并不是不相信,而是相信。——萧伯纳 一整个社会,都相信那些看似很有证据却漏洞百出的理论研究,哪怕矛盾是那么明显,所有的人都选择视而不见。 专家与媒体助长离奇的信念,每个人都有相信的离奇理念,相信盲人的听觉发展得特别敏锐,相信有宗教信仰的人比不信教的人更无私,相信所谓的心灵感应,超心理现象。 我们相信只是因为有很多例子可以证实这样的信念,可实际上,这些理论并没有通过严密的论证与实验。 从事超心理学研究30年的教授也不得不承认,超心理学根本不存在。 可是这些无法阻止人们对错误信念的支持与相信。 一厢情愿,是最好的概括。
回应 2012-10-30 12:56:22
论坛 · · · · · ·
互动网火热预定中!还有精彩样章免费试读哦! | 来自china-pub数学 | 2011-11-29 12:10: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Prometheus Books (2006)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心理学 博弈论 (IVAN)
- 2011--201X 数学 (IVAN)
- 批判思考与创新 (如山似火)
- 自我导向(续) (靜)
- 500重点研究之科学经典 (月亮)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误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柯于 2013-12-25 12:31:31
书很好,可惜翻译一般。
0 有用 星河~努力煮粥 2012-10-15 09:12:54
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据;寻求认同;不大重视偶然和巧合在生活中的作用;会错误地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过分简化;记忆有缺陷。在群体证实中个案是没有意义的;以开放的心态理解反对者;有些事情的发生纯粹就是偶然;你会看到你所愿意相信的世界;比喻是危险的;我们的一直赖以为信的记忆有时是不可靠的。
0 有用 Tina 2013-04-26 10:51:48
适合推荐给一意孤行一掷千金indulge in stock market的朋友一阅
0 有用 不二家的茜茜 2013-02-02 13:41:34
1.涵盖自己已经和还未意识到的且大多数人都会犯的思维性错误。2.统计学的准确性高于直觉感受。3.实验结论需要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得出。4.许多适用性普遍的观点和手段其实经不起推敲。5.养成批判性思维还有待更多练习。
0 有用 WALL•E 2012-12-10 00:15:30
非常好的科普读物 而且为另一本启发式偏见做好了基础
0 有用 扣子 2021-01-09 14:34:36
虽然内容之前全部了解过,但思维偏误类的书学再多遍也不嫌多!!
0 有用 一沿 2019-08-05 21:34:06
主题全,重要的全有,例子多,入门好。
0 有用 zocarey 2019-06-05 17:32:45
时隔五年,值得复读。4.301hr + 0605.4hr.
0 有用 Jing0 2019-02-17 19:26:20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无知必然是无限的。 1. 多思考,多质疑 2. 不要轻信所谓的“常识”、“众所周知” 3. 人类复读机的本质暴漏无疑 4. 书中一些误区很难避免,可以说是人类的弱点了
0 有用 JeRRy 2018-03-19 23:14:32
说得很好,我们长期形成的“快捷方式”大部分时候是有效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时候,要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从根本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