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精神》的原文摘录

  • 正如以前常说的那样,我们奋斗的目的不是为了作茧自缚,而是为了解放。在进行否定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作顽强努力去发现有生命的东西 将死亡当做生命总比将生命当做死亡来得更好些,即使只有唯一的一次。只有在一个已经获得自由的地方,某些东西才能重新生长。自由的人通过与一切事物的接触来丰富自己,并让任何存在物的生命与自己发生联系——即使它仅仅是一根熄灭了的火柴。 (查看原文)
    零度白茶 1回复 8赞 2014-11-29 14:47:46
    —— 引自第94页
  • 所以,当今艺术的最大问题,乃是艺术家不再相信艺术就是精神生活的一环,更不要说是最有力量的一环。他们不再相信,艺术活动就是精神活动。 总之,今天的艺术家比任何时候都更难成为精神艺术家,然而,也只有做精神艺术家,才能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成为真正的艺术英雄,成为我们时代的康定斯基。 (查看原文)
    SongXiaolei 1回复 6赞 2013-01-10 23:43:09
    —— 引自第29页
  • 我们的物质主义时代,已经惯养出一种观众、一种“鉴赏家”。他们不屑于置身画前,聆听画面自身的语言,亲身感受画面的内在情感,却对“写实”、“气度”、“手法”、“情调”、“透视”等乐此不疲。他们浮躁的眼睛,根本察觉不到掩藏于外在表达下的内在意义。 (查看原文)
    Ricardo 3赞 2019-09-16 10:56:39
    —— 引自第112页
  • 说到底,波普式的讽刺,本身是对信仰的讽刺,与真正的精神内涵格格不入。 这种内涵浅薄的讽刺,在当代艺术圈蔓延,最后成为物质主义文化的一记标签,这本身就是莫大的讽刺!我们的物质主义社会发现,不断讽刺自己,真不失为一件好事,毕竟,有了自我解嘲,人就不用费心于自我改变。于是乎,讽刺成为时髦,人人趋之若鹜。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序言——重 温 艺 术 中 的 精 神
  • 在他笔下,色彩显得既无空间性也无时间性,成为非客观的色彩。在这一点上,康定斯基与修拉这样的客观色彩艺术家截然不同。康定斯基并不执著于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的原则,他的用色并不拘于对象之中,而是似乎总浮在对象之上。如此,色彩看起来就有了无定形的主观姿态,独立存在于可测的透视框架之外。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序言——重 温 艺 术 中 的 精 神
  • 在今日的世界,考虑精神超越乃至奥妙体验,是一个无比艰难的任务。我们今天的生活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要完整,这种物质性的完整却在无形中篡夺了我们的主体性。从而,要对外在的物质力量的约束采取一种批判性的立场,就显得无比艰难。每一次对外在约束的批判性分析,都可能随即成为另外一种约束的依据。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序言——重 温 艺 术 中 的 精 神
  • 艺术属于精神生活,也是精神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精神生活尽管复杂,其向上超越的运动却有特定规律,且可以还原到简单原则。精神的运动,是不断认知(cognition)的运动。人类的精神认识虽有多种形式,其内在的意义和目的,却又有殊途同归之妙。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a导论
  • 一旦艺术家的情感力量压过了所谓“如何表现”的物化追求,并驱使艺术家为其艺术感受寻找释放空间,那么,艺术就开始步入正途,并重新求解那曾经失落的“表现什么”的答案,这正是艺术生命所赖以呼吸的精神实质。这个“什么”的追求,不再是艺术停滞期的那种物质化、客体化的追求,而是对艺术的本质和灵魂的追求。无论对个人还是全人类而言,缺少本质的艺术躯壳,或者说没有灵魂的艺术形式,都是不健全的。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b精 神 运动
  • 当宗教、科学以及道德受到尼采们的冲击,当它们外在的支撑摇摇欲坠,人们开始把注意力从外部转向内部。精神的内在变革,最易在文学、音乐以及美术这些敏锐的领域被感知。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c精 神 变革
  • 语言本身的内在力量一旦产生,就不会轻易丧失其效果。蕴含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意义的语词,构成了诗和文学的纯粹质料。唯有通过这样的艺术作品它们才能与灵魂对话。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c精 神 变革
  • 说到底,总要先有人类心灵的刻意弹奏,才能见到色彩的和声,这是内在驱力原则。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e色 彩 的 心 理 作用
  • 狭义地说,形式是不同块面之间的边线构成的轮廓。当然这只是形式的表面意义,在此之外,不同的形式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内在含义。确切来说,形式是内在意蕴的外在表达。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f形 式 与 色 彩 的 语 言
  • 毋庸置疑,艺术形式的和谐运用,必须要以人类心灵的共鸣为目的,这还是内驱法则。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f形 式 与 色 彩 的 语 言
  • p77注释1 “理想化”可以美化有机形式,使其合乎理想,但也因此易于图式化从而失去内在个性。今天我们谈的“风格化”,是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一开始就不是以美化有机形式为目的,而是通过省略细枝末节来强化艺术个性。风格化的作品由此获得一种个性极强的和谐,但过于强调外在表现。新的有机形式处理方式,目的要在于揭示内在和谐。外在的有机形式将不再只是直接的物象,而应作为内在语言的外在元素。这种艺术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以也应有人性的表达方式。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f形 式 与 色 彩 的 语 言
  • 我们所受到的外在影响往往杂乱无章,但总的说来由三种元素构成:对象的色彩作用、对象的形式作用以及独立于色彩和形式的对象本身的作用。 ……显然,对物象这样的形式元素的选择,一定取决于心灵的刻意触动(purposive vibration);换言之,对物象的选择,也应以内驱原则为依据。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f形 式 与 色 彩 的 语 言
  • 艺术的内在驱力,源于三大因素。首先是个性的因素,即艺术家内心有东西驱使他以个人方式去表达。其次是风格的因素,即时代精神驱使作为时代之子的艺术家按他的时代所特有的方式去表达。最后一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真纯艺术的因素,即每个艺术家,作为艺术的仆人,本身应不断推动纯粹艺术的发展,这种真纯艺术的驱动力是不分时代和国界的。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f形 式 与 色 彩 的 语 言
  • 艺术的发展历程,就是真纯元素不断从时兴的风格和个性元素中分离积淀的历程。在这历程中,前两个因素可能成为艺术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阻力。时代的个性和风格会造就不同的时代形式,这些形式表面上或有很大差别,从整体上却有机地联结成为单一的形式,其内在声音也终究趋向一记时代强音。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f形 式 与 色 彩 的 语 言
  • 简言之,精神的内在驱力作用及艺术的发展,体现为以历史的、主观的方式,去表达永恒的、客观的元素。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f形 式 与 色 彩 的 语 言
  • 当我们与一个有意思的人谈话,我们会力图捕捉其基本的理念和情绪,一般不会介意他的用词方式,也不介意发音、呼吸、唇舌的变化以及他的话语对我们的神经产生的生理影响。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尽管有趣且重要,但并非交流的重点,说话的意思和主旨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面对艺术作品,我们应该以相同的态度处之。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g理论
  • 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既剔除了神话效果同时又不妨碍色彩发挥纯粹功效的形式。最终,我们从自然中借鉴过来的种种形式、色彩、运动,无需产生外在的效果,也无须与外在对象相联系。与自然越分离,艺术的内在意义便越纯粹和顺畅。 (查看原文)
    nightrain 3赞 2021-12-31 13:29:12
    —— 引自章节:g理论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