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北京十年,实际上是北京十一年。从一九八二到一九九三,我在北京住了十一年之久。
这十年,我和一个普通的北京居民一样,有所见,也有所闻,更有一些回忆。所见者少,所闻者多,回忆则最多。选择一些,记录下来,就成了这本不成样子的东西。我把它命名为《北京十年》,其实是我的见闻和回忆杂记。
这本东西写出来,快二十年了。有些事情是根据当时的时日为准记下的,如说这件事情发生在多少年前,那是指相距写作的年代而言,现在也没有去改为今天准确的说法了。
旧闻新抄,不妨当野史来读,野史可以是正史的补充,也可能比正史更加真实,另有一番趣味。有些事情,正史不记,只见于野史,就更有意思了。
——罗孚
作者简介 · · · · · ·
罗孚,原名罗承勋。1921年生于广西桂林。1941年在桂林加《大公报》,先后在桂林、重庆、香港三地《大公报》工作。任香港《新晚报》编辑、总编辑。编辑过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的《文艺》周刊。以丝韦、辛文芷、吴令湄、文丝、柳苏等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文论、诗词等。著有《香港,香港》、《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燕山诗话》、《西窗小品》等,编有《聂绀弩诗全编》、《 香港的人和事》等。
目录 · · · · · ·
罗孚先生和他的《北京十年》
话说罗孚
辑一 我和我的朋友们
十年不寻常
与齐白石为邻
大钟接蓟门
电子一条街
我的邻居们
小报与大报
小朋友、女朋友
“没关系”小姑娘
无为的姑娘们
从寻找聂绀弩开始
“文史馆”喷饭
两位老前辈
三个朋友
王、吴的官司
小丁和老杨
话说圆蹄
杨家的欢聚
朋友的圈子
冯友兰和四皓
舒芜的诗
向钱看而向“钱”看
“小饼干”萧乾
夏衍和旧梦
钟敬文和启功
话说周而复
陈迩冬和窦尔墩
王益知和田象奎
章士钊的文和诗
萧红的头发和骨灰
宜兴马和仰雪馆
苗老汉和牛油诗
他一身都是专家
常任侠的诗和情
卞之琳和臧克家
李锐·庐山·三峡
三松堂上一老人
笑煞邕漓父子王
文学大师的惊叹
……
辑二 胡风集团人和事
辑三 我所知道的周作人
辑四 潘汉年和袁殊的传奇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北京十年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北京十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 更多书评 7篇
-
其实,罗孚也好,史林安也好,对我而言,都是十分陌生而又神秘的。我对他的辉煌的过去只略知一丁点儿,或者说一丁点儿也没有,不能说不感兴趣,但我深知,不该问的就不要问,不该说的也不必说。老人家已答应我可以写信也可以拜访请益,夫复何求? 于是,我第二天就出现在他寓所的客厅里,也即他在《北京十年》开头几章中详细描写过的双榆树南里寓所。如果不是这次重读《北京十年》,当时室内的情景真的已不复记忆了,只记得我们...
2011-06-29 10:52
其实,罗孚也好,史林安也好,对我而言,都是十分陌生而又神秘的。我对他的辉煌的过去只略知一丁点儿,或者说一丁点儿也没有,不能说不感兴趣,但我深知,不该问的就不要问,不该说的也不必说。老人家已答应我可以写信也可以拜访请益,夫复何求? 于是,我第二天就出现在他寓所的客厅里,也即他在《北京十年》开头几章中详细描写过的双榆树南里寓所。如果不是这次重读《北京十年》,当时室内的情景真的已不复记忆了,只记得我们一老一少,谈得很随意,也很尽兴,谈周作人,谈曹聚仁,谈叶灵凤,谈香港文坛的人和事……总之,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如沐春风,受益真的是匪浅。记得在离京返沪前,我还拜访过他一次,得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他还保存着不少周作人一九六〇年代的手稿,这对我编选《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不啻是个福音。但是手稿在香港,他人却在北京,不知何时可南返,我想看到这些珍贵手稿的话,只能耐心等待。
回应 2011-06-29 10:52 -
刀叢中的小詩 (曲高何生寡,眉修莫倾城)
一九八二年,活跃于香港报界与文学界的老报人罗孚突然被召往北京,并被判刑。但一判刑就立刻假释,羁留在北京长达十年之久。直至一九九三年才返回香港。十年间,他游走于社会,与北京文史、艺术界诸多友人重叙契阔,诗酒唱和。本书自谓“旧闻新抄,不妨当野史读,野史可能比正史更为真实,另有趣味。”2013-04-03 12:5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天地圖書 (2011)7.3分 3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北京 (小欢欢)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文学北京 (mémoire)
- 你读书,我跳舞,猫儿之春日日无辛苦。 (都归尘土)
- 31岁读的书 (小熊熊熊啊)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北京十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雪饮刀 2011-09-14
很好的回忆,文笔晓畅。
2 有用 野蔷薇 2013-01-26
拉了一个要爆猛料的架子,其实什么新鲜的都没有
0 有用 小欢欢 2012-05-13
看完《北京十年》,多好的書啊。前段講述八十年代北京老文人的文革后歲月。後面講胡風、周作人、潘漢年和袁殊的小事。前兩位傳記頗多,最后一位實在是首次聽說。尤其是他,都覺得可以好好寫一篇諜戰情報故事了。多好的題材啊。
0 有用 J 2012-04-15
没有写他自己的案子,跟北京相关的也就前面一小部分,一大半是些近现代文艺人的故事
0 有用 呼嚕 2012-12-06
报人文风,尖滑有余;港左立场,宽厚不足。
0 有用 ICE Chan 2020-07-25
20140813
0 有用 兮夜澈 2019-08-04
向往北京吧。
0 有用 怒射的机关枪 2019-03-28
出港版全两册,谁要私聊
0 有用 朱珺薌 2019-03-28
27.02.2018
0 有用 死啦死啦 2019-03-21
唉 哪里是什么北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