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评传 短评

热门 最新
  • 53 撒呓挣 2015-06-09 20:47:35

    “‘朕即国家’这句话比起斯大林的集权政权的实际情况来说,几乎是一句自由主义的格言。路易十四只把自己与国家等同起来;罗马教皇把他们自己同国家和教会等同起来——但也只是在教皇统治世俗的时代。集权国家远远超过凯撒—天主教。因为它还干预国家的全部经济。斯大林不像太阳国王,他可以正确地说:‘朕即社会’”。这本书阐述了一个残忍、卑鄙、阴暗、投机、平庸的官僚如何“一步一步地、一点一点地、耐心地、毫不激动然而是毫不慈悲地”攫取到了“比悠久的俄国专制历史上任何沙皇所享有过的专制权威还大的权力”。托洛茨基以笔为剑,将史达林同志里里外外戳的体无完肤,为其绘制出了一幅骇人的漫画像。如果我是史达林同志,我也要弄死托洛茨基。我对明仁斯基反问托洛茨基的话印象深刻:你们为什么让他发展成为这样巨大的力量?现在已经太晚了

  • 17 药山 2013-12-15 07:52:33

    好吧,我承认我看这本书主要还是因为作者和主角的那些八卦一般的恩恩怨怨。

  • 8 繭沐夫 2015-10-28 15:01:29

    這本書可以當成小說去讀,也可以當成史料去讀。這本書在作者的筆下十分之八以上都是在說斯大林的不好,評論斯大林最暢銷的兩種風格就是兩個極端——最渣最神!作為歷史風雲人物必須結合歷史背景的評價!斯大林的客觀評價,採用這本書絕對不是好的答案,因為作者沒活到美蘇爭霸,沒見到蘇聯極盛的時候,也沒看到蘇聯抵抗德國。單從作品來講,作者是下功夫了,可是呢,一個說過一個人死是悲劇,一百萬人死只是一個數據的獨裁者來講,托洛茨基整理的黑歷史跟蚊子叮一樣,哪怕現在蘇聯早就解體了,斯大林早被赫魯曉夫等人評判的一無是處了,他的這些揭秘依然無法阻礙很多舊蘇聯人對斯大林的崇拜,至於為什麼有人崇拜斯大林是另一個話題。不是說這本書是無用功的書,單從反面推斯大林如何屌絲逆襲就是這本書最大的貢獻,但又有多少人能複製呢,這麽一看還是無

  • 10 苏霍壹 2020-08-02 22:30:35

    可惜,老托这本确实失去马列风范,正文还不如附文3篇。斯大林和热月反动是老托应该认真分析下的。

  • 2 荷心 2012-07-23 20:26:23

    历史上每一个铁腕人物都是值得研究的极特殊个体

  • 3 侯磊 2012-01-28 01:47:58

    永别了,斯大林

  • 5 晴雯 2020-02-22 19:02:46

    从另一方面说写法也太客观了,完全放弃了第一视角,好像自己不在现场一样。像我这种不甚了解事情过程的人完全懵逼……当时托洛茨基在做什么

  • 3 RockJ 2021-03-11 11:39:30

    这宠争的,怎么没有人写写导师,先知和慈父的同人。。弃了,小家子气且没什么营养。

  • 3 魔鬼终结者 2014-04-16 21:26:34

    实在看的阴郁,不过作者倒是有很多宝贵的经验

  • 2 soloye 2015-03-03 14:23:24

    不单是斯大林,列宁开始就已经是问题了

  • 1 八小背 2017-09-17 21:57:43

    别的不说,校对先拉出去……

  • 0 戈城 2015-06-17 19:28:56

    托洛茨基死得太早,后面那么多年的事情都没有╮(╯▽╰)╭

  • 0 Naza 2013-04-24 19:45:17

    老托对斯大林怨念真是深

  • 3 Yen 2018-07-25 16:26:55

    此書寫的唧唧歪歪,幾乎沒有參考價值。他對斯大林的大部分批判(尤其是革命前的地下工作部分)只顯的托的無知和傲慢,他對斯大林毒殺列寧的推斷更是無的放矢,荒謬絕倫。給他兩星的原因是他對‘三巨頭’的描述還算半個史料,所以還不算全然無用。

  • 1 渴旦 2022-11-20 17:30:46 河南

    有偏见,我承认。两个最大的问题: 1.如果科巴是目光短浅、见风使舵的小人,那么为什么他在最艰难的时候还留在布布内部呢? 2.如果科巴是这样的金托,那么睿智伟大如沃洛嘉为什么还是一再重用他,甚至一日两次打电话询问他的健康?这里廖尼亚犯了和《简明教程》一样的逻辑悖论。 但是,这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损害这本书的价值。廖尼亚虽然有怨怼(试问给你毁灭了你的事业、爱人和家庭的人写传记要怎样才能保持“超然的客观”),但是字里行间不乏有精彩的评价和论述。尤其是对于十月革命时期科巴的思想和行为的梳理颇见功力。对于到底是布布还是科巴本人应该为这场悲剧负责也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最后,对于三种革命观的梳理拨云见日,让人大呼过瘾。那些说不客观的斯π,想想《教程》里的谩骂吧!

  • 2 在那七片树林里 2022-03-20 17:38:48

    典型estj,高Te,Si,低Ni,高Fi低Fe,刚好和作者的对冲

  • 0 小小蚊子君 2019-01-15 22:49:26

    读了这本书后发现,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叫做书读多了会变傻。

  • 0 OKAWALIN 2018-07-12 12:49:13

    这不能叫传记吧,就是被压迫方对于统治者的黑化,很多的参考文献都来自于列宁全集,我还不如去看列宁全集。

  • 1 微子 2017-10-09 21:28:34

    20171009完食。出行前抱着猎奇心理买的。虽然难以作为信史来读,但确实是一部奇书。打算再搜集一些相关读物来看看。p.s.校译质量实在一言难尽。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