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哈姆雷特的黑莓:走出拥挤的数字房间》内容简介:网络让我们与整个世界处于连线的状态,世界上的任何人与我们可以“一线相牵”,这些本是好事,但是,电脑、手机、MP4、PSP等构成的“屏幕”(screens)世界也让我们失去了本真的生活状态。处于数字时代的我们失去了一件宝贵的东西,一种传承已久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用一个词概括起来,就是“深度”:思维的深度,情感的深度,关系的深度,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度……
我们向这些“屏幕”妥协得太多了,我们因为数字技术背负过多的信息,我们因为数字技术变得人情冷淡,因此陷入缺乏思考的浅薄的年代——鲍尔斯称之为“数字极端主义”的时代。
要在数字时代找回真正的生活,我们不妨回到过去,阅读哲人们的历史:从柏拉图、莎士比亚到富兰克林,再跨越到马歇尔•麦克卢汉……而作者的利器就是用这些大人物的思想,贯穿我们的生活“琐事”,告诉我们如...
《哈姆雷特的黑莓:走出拥挤的数字房间》内容简介:网络让我们与整个世界处于连线的状态,世界上的任何人与我们可以“一线相牵”,这些本是好事,但是,电脑、手机、MP4、PSP等构成的“屏幕”(screens)世界也让我们失去了本真的生活状态。处于数字时代的我们失去了一件宝贵的东西,一种传承已久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用一个词概括起来,就是“深度”:思维的深度,情感的深度,关系的深度,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度……
我们向这些“屏幕”妥协得太多了,我们因为数字技术背负过多的信息,我们因为数字技术变得人情冷淡,因此陷入缺乏思考的浅薄的年代——鲍尔斯称之为“数字极端主义”的时代。
要在数字时代找回真正的生活,我们不妨回到过去,阅读哲人们的历史:从柏拉图、莎士比亚到富兰克林,再跨越到马歇尔•麦克卢汉……而作者的利器就是用这些大人物的思想,贯穿我们的生活“琐事”,告诉我们如何从这场数字时代的生活危机中金蝉脱壳。
作者简介 · · · · · ·
William Powers,曾任职《华盛顿邮报》,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撰写过关于媒体、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文章。在写这本书期间,William Powers任职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修伦斯坦报业、政治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作者两度获得美国国家出版俱乐部Arthur Rowse 奖。此书是他的第一本书。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娱乐至死:网络生活的两难选择
第一章 忙得晕头转向:数字时代,深度何在?
第二章 探望母亲的路上:手机的魔法
第三章 网络生活的“翻船”:离开联系圈
第四章 似是而非的解决之道:强制措施没成效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娱乐至死:网络生活的两难选择
第一章 忙得晕头转向:数字时代,深度何在?
第二章 探望母亲的路上:手机的魔法
第三章 网络生活的“翻船”:离开联系圈
第四章 似是而非的解决之道:强制措施没成效
第二部分 离开人群的地方:七个哲学家教你改善数字生活
第五章 驾驭马车,驰向天穹:柏拉图发现了距离
第六章 心灵SPA:塞内加谈心灵空间
第七章 神奇的凸面镜:古登堡和阅读业
第八章 哈姆雷特的黑莓:莎士比亚谈旧工具的魅力
第九章 创造生活:富兰克林和积极的计划
第十章 瓦尔登湖区:梭罗教你把家变成避风港
第十一章 内心沉静:麦克卢汉谈幸福的温度
第三部分 寻找深度:实践法则
第十二章 慢生活:日常哲学实践
第十三章 线下乌托邦:“网络安息日”
后记 回到数字房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The more connected we are, the more we depend on the world outside ourselves to tell us how to think and live.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页 -
数字技术提供了无限可能,但也同时搅乱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混乱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因为我们总是一心多用,渐渐地便以为时间和精力可以无限分割。只要面对着屏幕,我们每秒钟都在给大脑填塞各种任务,久而久之,形成了这套固定的思维模式,脑内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神经也越来越紧张。我们不由自主地开始寻找新鲜刺激和任务。后来,即使离开了电脑,我也把这种习惯带入生活中。大脑好像点击不停,无法停止片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哈姆雷特的黑莓"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哈姆雷特的黑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Disconnectopia 离线生活

读书:《哈姆雷特的黑莓:走出拥挤的数字房间》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Harper (2010)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智園出版有限公司 (201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IT好书100本 (左神神)
- 毁书不倦 (HuMan)
- 自我导向(续) (靜)
- 网络批判 (HuMan)
- 关于10000小时的坚持 (晨阳牙牙)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哈姆雷特的黑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r. X 2013-03-06 13:07:06
数字网络时代的生存哲学~
0 有用 emola 2013-02-17 16:59:01
这本书教导我们怎么从高频的网络社交中走出来,我想是适合美国国情的,没有fecebook/twitter//linkedin/google+的我们真的有那样的社交么我不禁想,虽然我们更需要的是本《如何阻止你不断刷新的手》;所以应对科技狂潮的解决办法,最终都要回归到人本;最近觉得,作为信息接收媒介,电视比网络来得更有效——多重感官体验而且速度刚好
0 有用 师北宸 2011-06-28 09:58:03
烂。
0 有用 MetalDudu 2013-02-16 23:09:07
适度、平衡,停下来思考
0 有用 蝉 2014-01-11 13:38:21
: G3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