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的书评 (9)

岩屑 2012-06-28 23:44:09

丛林世界中的艰难突围与姐妹同盟的重建

黄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2-07-12 19:53:02 对冰心的看法我很赞同,但是对林徽音的批评流于俗见,据我所了解,颜海平教授这本著作英文版的封面,就是林徽音在1937年田野调查中国建筑的一张照片,那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在侵华日军随时可能轰炸的情况下。借一位教授的看法:将...  (展开)
下定林 2011-07-14 22:04:09

在该找到你的地方没有找到你

在该找到你的地方没有找到你,/在见不到你的时候又看到了你。/一个车站又一个车站,/一个码头又一个码头。/一个少女,一个‘扑火的蛾’,在火的光焰中旋舞,/一个辉煌又惨烈的人生预言,难行,也离乡上路。/没有结束的预言,你跋涉的归宿,是在下面落户,/风雪叩着你的家门,寂...  (展开)
书白 2011-07-07 22:44:02

中国革命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一书的主要贡献,是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的现代性乃至中国革命的现代性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关于中国现代性的问题,我们现有的论述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特别是海外的研究成果更多,其中周蕾的《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的...  (展开)
索马里 2011-06-14 15:37:50

作为抵抗的女性和中国革命

(原载于 新京报) 1938年冬天,丁玲写下了她那篇内涵复杂的小说《新的信念》:一个被日本士兵轮奸过的老妇人,挣扎着回到自己的村庄时,而被她的儿子建议“自杀”。对这个村庄而言,老妇人作为女性的身体承载了侵略者暴力的痕迹,因而是污秽的、不应被看见的。虽然她的亲...  (展开)
PoPoSwift 2023-05-09 19:41:08

全书梳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弱者与性别 将强弱二元对立作为现代主体构造之天然条件的界定性表述,揭示出的是某种社会结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性别化的生物政治和欲望构建的经济系统 "弱者问题"(the question of the weaker) 她们的毕生劳作和文学书写,不仅描绘和型构出"弱质性别"的困境与作为"命运...  (展开)
Ducky鸭仔 2018-11-09 01:21:57

“我柔弱,所以我强韧”

昨天批作业,看到一个学生写,“西方强大所以有东方主义,中国将来强大了会有西方主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实证上讲,这样说没错。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教你变强大,做主角,在成绩排行榜上胜过别人。对这样的丛林法则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同谋关系感到深刻的不安,大概是来...  (展开)
momo 2023-04-12 00:08:34

她们

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摆脱了最近被历史虚无缠绕的困境,当我阅读女权主义书籍的时候,通常都是外国女性书写的。那么,难道我们的历史是空白的吗?为什么我从来不曾看见,为什么好像只有“男女平等”四个字。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许多女性先辈的故事,而这本书终于牵起了一...  (展开)
RoseDiLibertà 2022-04-30 17:22:28

一些读书时候的速记

秋瑾:1、将秋瑾视为民族主义的女权主义者是不公正的,她反对弱肉强食的现代法则,一如她反对君权神授的封建制度。 2、以秋瑾所置身的时代环境来说,她的书写是一种想象式的改造,以一种最无力的方式,她创造了最有力的惊雷。 冰心:1、她以一种柔弱的姿态,以她永恒的、似乎只...  (展开)
2011-06-14 21:59:59

好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体温的学术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体温的学术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体温的学术书! 是一本有故事的历史书,有学问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有...  (展开)

订阅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