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关于中国的性工作者被害案件的研究专著。在中国,小姐和警察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在自己人身安全受到侵害时,小姐们的选择往往是沉默,甚至连当证人都不愿意出面,而且,严重的命案,偶然性很强,再加上性交易的私密性,这些共同造成了此类案件的难以侦破。然而,小姐为何在侵害发生后选择忍气吞声也不去报警呢,原因就在于警察除了维护治安之外,还担当着扫黄的角色,既是执法者,又是裁判员,有权利直接将性交易的双方处以最高三年的劳教。而劳教也往往是警察在扫黄过程中提高罚款的价码。所以说,从制度层面,决定了小姐群体无法信任警察,而这种不信任,也让她们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权利。这种制度造就的荒谬,是中国的常态。
下篇的记录难能可贵。不知道今日有无类似研究呢,恰如储槐植老师在跋中所担忧的那样,通过经验研究大获成功的学者功成名就之后也逐渐淡出了。在现在这个时代,经验研究的出路在哪儿呢。
如果说《惩罚的边界》还有不少理论反思的意味,《边缘的权利》是真的浸透了人文关怀。序言第二页就感动到我。 典型的探索性序列设计,定性→定量,混合方法。配额抽样的考量在这样的限制下已是极大地发挥了能动性,但是下篇的原始记录,甚至比上篇的分析都更有价值。
2017年的讲座赠书,拖到今日才读完,惭愧。
生命权最大。
被其中两件案件惊呆了,凶手手段之残忍都超出想象,而且小姐被害案破案率很低,被劫被杀抓到凶手判刑也比正常良家妇女受害要轻很多。这本书把“穷杀穷,黑吃黄”展现的淋漓尽致
难得
下编的内容在当时能够出版也是当人惊叹!如此细致的田野笔记真是全方位地还原了作者的“能力”之强(大型酒局想想就可怕),让我突然想起潘老师的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最怕小姐爱上自己”,赵军老师想必很难不被“小姐们”爱上吧。以上是题外话了,说实话个人感觉这本在总体上不如《惩罚的边界》,就像自己在前著的读后附注中提到的,法律社会学在目标导向上存在一种尴尬,即其更多地贡献在于“解释”而不是“解决”,那么当作者试图用此种研究范式去为易受害的性工作者及警察们提供一些指引时,一些具体的论述逻辑甚至都显得“可笑”起来(请注意这不是讽刺)。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作者的研究也对法学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际应该是底线的)要求,那就是“先把问题说清楚”,有机会的话再谈解决方法吧。
开学好多事情好久才看完这本,先看的下编的实证材料,上编很囫囵吞枣,不过似乎应该好好看一下实证调查和分析的方法论才对啊!题记很打动我,以及作者的“生命权高于社会风化”,受够了那些“严惩”、“清除”言论,包括作者在记录中处处体现的人文关怀。作者的人生经历真的非常相得益彰,因为要做这类话题的实证研究光是想想都已经觉得非常困难了,更别说收集数据和案例。
生命权高于社会风化,与权利主体的身份无关。对边缘群体、弱势群体权利的保障,往往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应。一本运用定量统计分析技术针对敏感群体的犯罪学研究,有一定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脱贫攻坚 让每个人能活得更有尊严
”在全世界范围内,如果性产业是合法的或者至少是非罪化的,那么黑社会就很难插手其中“。中国一些特殊的保护边缘人群的手段:手机实名制、“命案必破”、工会。
作者基于大量多角色实地访谈实例,有法学理论框架,有定量统计分析,也有法律规则与实操差异的解析,让人读起来相当接地气。 BTW,本书有一半内容是真实访谈记录。
中国极少见的犯罪学经验研究。 “社会边缘群体的实际权利情况,可被视为衡量该社会法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杆。”
停止猎奇,停止怜悯,停止歧视。
拖了很久才看完,明面上讲妓权,实际讲的是人权,确实给了我新的思考角度。 非常非常不正确地说(说实话很多事我也没想明白),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规范x产业比完全取缔x产业要容易做到得多。
有幸看到这样的学者研究这样的问题
天呢。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没什么耐心跑去先把别人的读后感看了,当时觉得完全无法认同那篇读后感提的观点,差点要放弃这本书。 看完发现还是狭隘了。但我仍然无法支持合法化情色产业。只能说有点像恶性循环,被卷入其中的人无法全身而退。多一点理解。但我也只能到理解为止。
文风不大气,给人启迪的东西不多,按当今的“大家”标准来说,还真不是“大家”。但是,认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在我心目中,在这一方面就是“大家”。尤其对于学法律的人而言,非常需要了解现实究竟是怎样的。“大家”的书教了我们很多影响深远的理论,却缺乏对现实的描述。而不懂现实,是永远无法研究好法律的。书里的数据也非常宝贵。
> 边缘的权利
7 有用 任丘 2018-05-09 15:28:03
关于中国的性工作者被害案件的研究专著。在中国,小姐和警察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在自己人身安全受到侵害时,小姐们的选择往往是沉默,甚至连当证人都不愿意出面,而且,严重的命案,偶然性很强,再加上性交易的私密性,这些共同造成了此类案件的难以侦破。然而,小姐为何在侵害发生后选择忍气吞声也不去报警呢,原因就在于警察除了维护治安之外,还担当着扫黄的角色,既是执法者,又是裁判员,有权利直接将性交易的双方处以最高三年的劳教。而劳教也往往是警察在扫黄过程中提高罚款的价码。所以说,从制度层面,决定了小姐群体无法信任警察,而这种不信任,也让她们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权利。这种制度造就的荒谬,是中国的常态。
2 有用 异托邦 2023-03-13 15:52:47 江苏
下篇的记录难能可贵。不知道今日有无类似研究呢,恰如储槐植老师在跋中所担忧的那样,通过经验研究大获成功的学者功成名就之后也逐渐淡出了。在现在这个时代,经验研究的出路在哪儿呢。
3 有用 盛夏 2020-09-12 18:14:05
如果说《惩罚的边界》还有不少理论反思的意味,《边缘的权利》是真的浸透了人文关怀。序言第二页就感动到我。 典型的探索性序列设计,定性→定量,混合方法。配额抽样的考量在这样的限制下已是极大地发挥了能动性,但是下篇的原始记录,甚至比上篇的分析都更有价值。
2 有用 Ravers 2021-12-07 17:19:48
2017年的讲座赠书,拖到今日才读完,惭愧。
0 有用 momo 2025-05-13 18:44:52 湖南
生命权最大。
0 有用 想像你一样优秀 2024-02-19 01:26:37 广西
被其中两件案件惊呆了,凶手手段之残忍都超出想象,而且小姐被害案破案率很低,被劫被杀抓到凶手判刑也比正常良家妇女受害要轻很多。这本书把“穷杀穷,黑吃黄”展现的淋漓尽致
0 有用 ΑΝΑΓΚΗ 2024-03-03 13:07:15 上海
难得
1 有用 MrCondom 2022-07-21 15:10:23
下编的内容在当时能够出版也是当人惊叹!如此细致的田野笔记真是全方位地还原了作者的“能力”之强(大型酒局想想就可怕),让我突然想起潘老师的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最怕小姐爱上自己”,赵军老师想必很难不被“小姐们”爱上吧。以上是题外话了,说实话个人感觉这本在总体上不如《惩罚的边界》,就像自己在前著的读后附注中提到的,法律社会学在目标导向上存在一种尴尬,即其更多地贡献在于“解释”而不是“解决”,那么当作者试图用此种研究范式去为易受害的性工作者及警察们提供一些指引时,一些具体的论述逻辑甚至都显得“可笑”起来(请注意这不是讽刺)。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作者的研究也对法学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际应该是底线的)要求,那就是“先把问题说清楚”,有机会的话再谈解决方法吧。
0 有用 咕咕 2024-09-13 16:20:32 湖南
开学好多事情好久才看完这本,先看的下编的实证材料,上编很囫囵吞枣,不过似乎应该好好看一下实证调查和分析的方法论才对啊!题记很打动我,以及作者的“生命权高于社会风化”,受够了那些“严惩”、“清除”言论,包括作者在记录中处处体现的人文关怀。作者的人生经历真的非常相得益彰,因为要做这类话题的实证研究光是想想都已经觉得非常困难了,更别说收集数据和案例。
3 有用 梨梨 2021-01-01 19:53:15
生命权高于社会风化,与权利主体的身份无关。对边缘群体、弱势群体权利的保障,往往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应。一本运用定量统计分析技术针对敏感群体的犯罪学研究,有一定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0 有用 狮子雨c 2019-07-14 15:53:22
脱贫攻坚 让每个人能活得更有尊严
0 有用 farrell 2019-11-05 18:38:56
”在全世界范围内,如果性产业是合法的或者至少是非罪化的,那么黑社会就很难插手其中“。中国一些特殊的保护边缘人群的手段:手机实名制、“命案必破”、工会。
0 有用 megan 2024-08-15 21:08:58 广东
作者基于大量多角色实地访谈实例,有法学理论框架,有定量统计分析,也有法律规则与实操差异的解析,让人读起来相当接地气。 BTW,本书有一半内容是真实访谈记录。
0 有用 听雨客 2024-08-28 15:11:57 湖北
中国极少见的犯罪学经验研究。 “社会边缘群体的实际权利情况,可被视为衡量该社会法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杆。”
0 有用 虎子 2022-11-12 11:21:48 湖北
停止猎奇,停止怜悯,停止歧视。
0 有用 不喝牛奶 2025-01-06 17:32:37 四川
拖了很久才看完,明面上讲妓权,实际讲的是人权,确实给了我新的思考角度。 非常非常不正确地说(说实话很多事我也没想明白),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规范x产业比完全取缔x产业要容易做到得多。
0 有用 搞定小姐 2024-05-27 13:21:21 四川
有幸看到这样的学者研究这样的问题
0 有用 麦麦 2025-11-16 21:07:10 江苏
天呢。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没什么耐心跑去先把别人的读后感看了,当时觉得完全无法认同那篇读后感提的观点,差点要放弃这本书。 看完发现还是狭隘了。但我仍然无法支持合法化情色产业。只能说有点像恶性循环,被卷入其中的人无法全身而退。多一点理解。但我也只能到理解为止。
0 有用 睡木木 2011-08-17 09:43:48
文风不大气,给人启迪的东西不多,按当今的“大家”标准来说,还真不是“大家”。但是,认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在我心目中,在这一方面就是“大家”。尤其对于学法律的人而言,非常需要了解现实究竟是怎样的。“大家”的书教了我们很多影响深远的理论,却缺乏对现实的描述。而不懂现实,是永远无法研究好法律的。书里的数据也非常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