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 短评

热门
  • 0 SeaHoney 2012-09-01 23:30:31

    在中国的东亚比较文学研究圈里,严先生确实是当之无愧第一人。

  • 0 陆钓雪de飘飘 2021-06-15 04:05:20

    日本列岛自上古以来事实上先后存在过两大族群。在我国从《山海经》开始到公元四五世纪时代典籍中记载的倭、倭奴、毛人、虾夷实际上是一个被称为阿伊努/AINU的族群,他们是日本列岛已知的“原住民”(Proto-Japanese)。现在被称为大和民族(YAMATO)的日本人群,大约是由公元前4世纪左右开始居住在亚洲东部(含华夏族与朝鲜半岛人群的先祖)、亚洲北部乌拉尔山脉之东信萨满教的通古斯人群、太平洋诸岛屿上北漂的人群共同组合的“新人种”族群。

  • 0 黛疏 2022-06-27 17:25:56

    “比较是一种普遍的方法,但比较文学追求的是一种比较的思维。”豁然开朗~前面看谈博士生培养中的一连串吐槽,真的很敢说,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设置的不满呼之欲出——世界文学在大家眼中,一是代表了那种“天下大同”的美好期待,二是一些人把世界文学等同于外国文学,这导致很多研究外国文学的,也算做了比较文学学者(对,是有点乱来)。结果最后看到最后一编,天呐!让一个有锋芒的人去写书的序言原来是这样,真的就是夸夸夸,和前面的批评批评批评形成了有趣的对应。想到看《过度诠释》那本书,维柯抓着华兹华斯诗的过度解读狂批评,而几家讨论俨然有了火药味,没办法卡勒只能出来打圆场(真的一下子温和而无力了好多)——这不是过度诠释,而是诠释不足,抓着不重要的地方放肆诠释,而缺乏对关键的诠释——好一桩偷梁换柱

  • 0 Homura 2019-08-09 10:33:44

    由于对“比较”一词定义不够明晰,比较文学这一学科也经常受到质疑。然而,比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诸多文学现象将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 0 阿基米德螺旋泵 2019-11-23 14:44:16

    看过,还不错。对日本中国学的定位还是很有启发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