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村老人 短评

热门
  • 2 海风下 2012-07-02 20:37:42

    国内第一本老年人类学著作,田野资料翔实,有自己独到的且不同与其他学科的思路。

  • 0 辄馨 2013-10-05 15:24:07

    作者未能把田野材料放在社会经济变迁背景下解读,显然减少了这些丰富材料的解释力度,但冲着“儿女们常年在外,父母日常劳动的强度增加……同时,这也似乎赋予中老年的父母在家庭和社区中更积极的角色……”这些富有洞察力的描述,可以打四星。

  • 0 了凡 2018-08-12 08:46:12

    这种对aging的研究区别于quantitative,使用文化路径,即将aging看作是一个文化现象,也考虑到国家经济政治变迁的影响。感触最深的是其不把老年人当做“弱势群体”的思路,而是将一些如“分家”之类的事物解释成行为策略,从而自身参与到社会变迁中而非只是被影响。这一思路有利有弊,能够平实地解释问题,并能运用到留守儿童、性工作者、农民工身上,扫除一些知识分子的傲慢;但是作者做的理论抽取还不够好,另外,如果社会学科丧失掉所谓“人文关怀”,同样蕴含着危险。

  • 0 南加小书虫 2020-05-10 16:38:03

    文献综述部分给了我较大的惊喜,内容也详实。作者应该在田野调查中对塘村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才能写的这么入骨。

  • 0 Tapachtli 2020-12-27 00:52:11

    短短几个月就能做出如此扎实的田野,工作量可想而知。积极老龄化、老年人能动性的论述非常宝贵。虽然命题有限制,但发挥得很精彩,逻辑清晰的民族志文本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