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714 卡拉马佐夫 2014-12-31 08:13:33

    从来没有一部历史书像《南明史》那样让我每每掩卷,痛心不已。仿佛我也是甲申年之后,身处乱世的一介草民。顾诚先生为许多人翻了案,包括李自成,史可法,李成栋,郑成功等人,正是他们有挽回大局的机遇,才更需要得到历史的公正评价。他们最终的失败让作者问出了多少的"如果…那么…",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顾诚先生提笔时的悲愤。最让我动容的当属李定国,为民族大义,联明抗清,屡建奇功。怎奈孙可望的背叛和郑成功的"精明",最终功败垂成,无力回天。读到李定国之死那一段,我不禁想起了姜伯约的结局,眼泪不由得往下落。

  • 397 生菇 2012-02-20 21:32:28

    托iphone丢了的福,这边看了很久都没看完的书终于用Kindle在各种交通工具上看完了。又是一部颠覆我既有史观的好书,史可法软弱犹豫,庸才误国;郑成功刚愎自用,私心自用;孙可望妒贤忌才,不能容人;南明及打着南明旗帜的这一干人,无论忠奸个个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大局未定便急于自相残杀。八旗兵兵力本来面对全中国便已处处捉襟见肘,入关后战斗力更是急剧下降,但是碰上这么一群每每局势刚大有改观时便争着互相拆台的对手,以汉制汉便玩得游刃有余了。所谓群雄,便是如此一盘散沙,汉家天下不亡还真是天理不容。

  • 264 丁丁虫 2012-06-09 21:13:34

    书是好书,但是看不下去了……那段历史太让人扼腕了……

  • 241 南萧亭 2012-05-20 23:03:12

    先叹治史之严谨,不以成败忠奸贴标签而还原出各色人等既有私心弱点有存可贵情操的本相。再叹那个动荡的时代,无数优异而难以合作的个体不如一个组织有效的暴虐政权。

  • 273 欧阳杼 2017-05-10 01:54:29

    王朝在往下坡路走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契机,让人觉得再努力一把好像就能挽回大势——这是年轻人的想法。年纪大了之后,才明白不管怎么努力,事情的根源一开始就注定,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情势滑向最坏的方向,这是时代的悲剧。作者和那些坚持抗争的人一样,依然保有年轻人的天真。

  • 103 流惜子 2019-04-24 15:36:58

    无论在学术界,还是网络平台中,对顾诚先生《南明史》的批评,绝大多数都是基于立场分歧的血口喷人、口出污蔑,徒为跳梁,并没有一丝一毫可资参考的价值。岁月历久,先生早已作古,《南明史》却更显其光芒,此书代表了南明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未来很长时间也不会有被超越的可能。我们这个时代能传诸后世的史书恐怕没有几部,《南明史》却一定是这群体中最为耀眼的存在之一。顾老不喜与人激烈论争,却实实在在说明了什么叫“尔曹生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了。

  • 65 长歌皓月 2012-05-25 00:19:08

    破除清朝历史神话的一部经典之作

  • 65 LOlilo 2013-01-30 18:22:07

    天不佑我中华!

  • 44 戈城 2013-05-16 23:43:22

    一边读一边叹气。绝望的,没有任何出路的奋斗,结局早已注定的奋斗才是最可悲的。

  • 72 花园里的狗 2018-12-19 09:53:55

    如果历史有班主任,他一定会对着南明汉人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

  • 48 2015-05-27 01:01:18

    亡天下的痛史一部。缺点有二:美化农民军。原始史料里农民军的烧杀淫掠基本被老先生认定为文人的污蔑;事后诸葛亮。应该怎样讲的太多,作为史书只要说清楚是怎样就可以了。

  • 35 愚公 2016-04-15 11:41:22

    顾诚这部《南明史》已经成为南明史研究的名著,这部书描绘了晚明时期的三国历史,继承了明代衣钵的晚明朝廷,推翻了北京政权的农民起义军和关外的满清军队,这三支力量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斗争与分合。顾诚是做农民起义研究出身,因此阶级分析法还是非常熟悉,对于明朝和南明的士绅政权深感厌恶,同样对于满洲政权同样深恶痛绝,因此在书中农民起义军就成为了唯一的正面角色,虽然农民义军有各种不足,但是相比于南明政府的颟顸与迂阔,相比于满洲的残忍与狡诈,农民义军无论从军事还是民族主义角度都堪称楷模,在本书南明与义军的结合,恰恰是阶级矛盾断送了南明最后的希望。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究竟哪个是晚明的主要矛盾?如何看待晚明三国演义的故事叙述?回过头来,顾诚先生这部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史学即史料学的最佳例证。

  • 35 Orsato 2015-12-01 18:45:19

    抛开阶级立场及民族主义取向不论,征引史料之详,论证考订之细,同类著作中无出其右者。南明之亡,非疆域不广,财帛不丰,武备不修,抑或人才不具,全然败于“内斗”二字。骄兵悍将固不足论,即如郑成功这般“道德完人”,同样目光短浅拥兵自雄,忠君体国之心竟不如”流贼“李定国、李来亨诸人。天下事已败坏至此,大明不亡,实无天理。

  • 36 艾弗砷 2013-09-28 13:37:25

    没有想象中的好。我觉得读者更想还原郑成功、张煌言等人作出某些决定的具体原因和环境局限,而不是“他当时应该怎么怎么做”。但是顾诚有很多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评价,一个劲的给大清和南明的将领出主意。。。

  • 30 神威 2012-04-11 16:30:33

    顾诚先生力作,略略不如明末农民战争史,但也是杰作一部,详评见长评

  • 29 一地鸡毛 2018-11-14 23:05:34

    虽然是本严肃的史书,但是像小说一样鲜活生动。再也不想看这段历史了,太特么揪心了。明朝的遗老遗少们,一群废物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急躁得我恨不得穿越回去驱除落后野蛮的鞑虏。反倒是大西孙可望,大顺李定国,郑成功一次次改变历史局面,终因内部矛盾与消耗功亏一篑。书里多次出现一句话:清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清军每攻下一城必屠城,隔着岁月依旧血腥扑鼻,让人不寒而栗。 ——可是转念一想,明朝已经烂到骨子里了,南明即使复国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

  • 28 白鹇 2013-09-11 21:39:51

    经典著作,其实文革时也可以做出好学问的。

  • 23 四眼狗 2015-08-07 09:17:07

    下了苦工夫,屁股却歪到天上去了,可惜

  • 25 Tsing river 2017-03-08 00:33:57

    以前以为明朝是被满清灭亡的,看后才明白是自己斗死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此书告诉我们三个道理:一团结就是力量;二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满清入关,民族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上升主要矛盾;三无德无能却自诩清流迂腐狭隘的酸儒最误国误民,如沽名钓誉的东林之流。

  • 25 Redhair 2017-06-09 09:12:00

    南明悲歌,治史当如是!沧海横流,黎民涂炭,弘光、隆武、永历三朝各路英豪,却长于内耗!史可法志大才疏,孙可望嫉贤妒能,郑成功贪恋自治,张煌言孤木难支,永历帝一头蠢猪,可叹李定国西军出身,能以大局为重,终不能力挽狂澜。江水不知愁,犹自滔滔日夜流。更有无情天畔月,悠悠,曾照降幡出石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