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的笔记(39)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豆友 (凭什么?做什么?为什么?)

    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

    2020-05-13 17:39:43   2人喜欢

  • 潜龙

    晏子死后的第十七年,景公请众大夫宴饮。景公射箭,箭飞出了箭靶,而堂上喝彩声就如同从一张嘴里发出来的一样。景公不高兴了,变了脸色,长叹一声,扔掉了弓箭。 弦章进来了,景公说:“弦章!自从我失去晏子,到如今已经十七年了,我不曾听到过我的过失。如今我射箭射脱了箭靶,而喝彩声就如同从一张嘴里发出来的。”弦章回答说:“这是臣子们不贤德。他们的才能不足以洞察君主的过失,他们的勇气不足以冒犯君主的威严,不过也...

    2025-04-10 19:33:12

  • 潜龙

    景公对晏子说:“东海之中,有水是红颜色的,其中有棵枣树,只开花不结果,这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过去,秦穆公乘坐龙舟勘察天下疆域,用黄布包裹蒸熟的枣子,到了东海,就将布丢到了东海中。黄布破了,枣子掉进海水中,所以水变成红色的了;因为枣子是蒸熟的,所以枣树只开花不结果。”景公说:“我是用假话来问您,您为什么要回答呢?”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用假话问,也用假话来回答。”

    2025-04-10 19:23:12

  • 潜龙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克制别人的欲望是不道德的行为,憎恶别人对自己的喜爱是不吉祥的征兆。虽然他心中贪恋您的美色,按照法律规定也不该被处死啊。”景

    2025-04-10 19:21:25

  • 潜龙

    田无宇见晏子独立于闺内,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而无里裘。田无宇讥之曰:“出于室何为者也?”晏子曰:“婴之家也。”无宇曰:“位为中卿,食田七十万,何以老为妻?”对曰:“婴闻之,去老者,谓之乱;纳少者,谓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婴可以有淫乱之行,不顾于伦,逆古之道乎?”

    2025-04-10 19:15:20

  • 潜龙

    景公为大钟,将悬之。晏子、仲尼、柏常骞三人朝,俱曰:“钟将毁。”冲之①,果毁。公召三子者而问之。晏子对曰:“钟大,不祀先君而以燕②,非礼,是以曰钟将毁。”仲尼曰:“钟大而悬下,冲之其气下回而上薄③,是以曰钟将毁。”柏常骞曰:“今庚申,雷日也,音莫胜于雷,是以曰钟将毁也。” [注释] ①冲之:撞击它。②以燕:用来作宴饮取乐的乐器。③上薄:向上侵迫。按: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敲击大钟,钟声向下形成气浪...

    2025-04-10 19:00:02

  • 潜龙

    景公游于牛山,少乐,公曰:“请晏子一愿。”晏子对曰“不,婴何愿?” 公曰:“晏子一愿。”对曰:“臣愿有君而见畏,有妻而见归,有子而可遗。” 公曰:“善乎,晏子之愿!载一愿。”晏子对曰:“臣愿有君而明,有妻而材,家不贫,有良邻。有君而明,日顺婴之行;有妻而材,则使婴不忘;家不贫,则不愠朋友所识;有良邻,则日见君子。婴之愿也。” 公曰:“善乎,晏子之愿也!载一愿。”晏子对曰:“臣愿有君而可辅,有妻而可...

    2025-04-10 18:55:41

  • 潜龙

    景公问晏子曰:“有臣而强,足恃乎?”晏子对曰:“不足恃。”“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曰:“不足恃。”公忿然作色曰:“吾今有恃乎?”晏子对曰:“有臣而强,无甚如汤;有兄弟而强,无甚如桀。汤有,弑其君;桀有,亡其兄。岂以人为足恃哉,可以无亡也?”

    2025-04-09 22:50:37

  • 潜龙

    孔子任鲁国相国,景公很害怕,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这是敌对国家的忧患了。如今孔子当了鲁国相国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王不用忧虑。那鲁国的君主,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智超凡的相国。国君不如私下表示对孔子的尊崇,暗自许诺他作齐国的相国,孔子强行劝谏而鲁君不听从,一定会认为鲁君骄横而到齐国来,君王不要接纳他。这样,自绝于鲁国,又不能被齐国任用,孔子就窘迫了。”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来...

    2025-04-09 22:48:14

  • 潜龙

    “臣闻之,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人,小者不能至人之门④者,必困。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⑨之过,吾罪几矣⑩。丘闻君子过人以

    2025-04-08 22:24:50

<前页 1 2 3 4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