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胡塞尔没有充分讲清楚感知和想象之间的本质差别,所以萨特认为需要对现象学进行“彻底化”,为此他暗示想象的独特在于其以虚无为对象(这也是L'imaginaire要接下去讲的主题)。有一点萨特需要回应:虚无(其实就是非存在)是如何被设定出来的?在感知的实在对象和想象的虚无对象之间做出区分,是否意味着某种前现象学态度(自然态度)的存在设定?不然你凭啥断定这是非存在-虚无。胡塞尔之所以不从质料上区分想象和感知,因为两者的noesis-noema结构是同一的:问题在于意向方式和充实级别。萨特的“彻底化”现象学,其实是反现象学的。现象学“如实描述”的要求对萨特来说其实回应的是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和柏格森的“直接予料”。所以,也不要对萨特的现象学太过认真了。
匆匆览过。
imaginaire的前菜。哲学史研究,功底不深,很多判断其实挺人云亦云的。有点迫不及待想发表自己看法的感觉。。
> L'Imagination
0 有用 Théo 2013-01-14 04:30:48
胡塞尔没有充分讲清楚感知和想象之间的本质差别,所以萨特认为需要对现象学进行“彻底化”,为此他暗示想象的独特在于其以虚无为对象(这也是L'imaginaire要接下去讲的主题)。有一点萨特需要回应:虚无(其实就是非存在)是如何被设定出来的?在感知的实在对象和想象的虚无对象之间做出区分,是否意味着某种前现象学态度(自然态度)的存在设定?不然你凭啥断定这是非存在-虚无。胡塞尔之所以不从质料上区分想象和感知,因为两者的noesis-noema结构是同一的:问题在于意向方式和充实级别。萨特的“彻底化”现象学,其实是反现象学的。现象学“如实描述”的要求对萨特来说其实回应的是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和柏格森的“直接予料”。所以,也不要对萨特的现象学太过认真了。
0 有用 Porc au Prince 2016-02-11 22:06:07
匆匆览过。
0 有用 。 2022-03-12 23:32:05
imaginaire的前菜。哲学史研究,功底不深,很多判断其实挺人云亦云的。有点迫不及待想发表自己看法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