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旧时明月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ANGEL DUST 2015-06-05 23:34:08

    喃喃自语,不知所云。

  • 3 陆钓雪de飘飘 2018-08-06 12:07:04

    “江东,中国之旧也,衣冠礼乐之所就也。”实际上,北方儒学之盛过于南朝,南朝于礼乐传统无所成就,却在浪漫而有个性的人格精神方面独有建树,深受后人推崇。杜牧诗云:“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其中就包括谢灵运、谢脁们在江南山水中所呈现出的优美、自由、深情,甚至是放纵的性情。所谓“旷达”和“风流”,指的就是那份无奈而又无根的矜持和优雅,是苦难世界中高贵而又纯粹的人格气质。唐人往往将这份苦难中的从容、绝望中的洒脱,与兴盛于六朝时的佛教相提并论,用那山光水影中寂立的塔寺和悠然的梵音,悄然替代了“衣冠礼乐”,所以,所谓“六朝文物”,又指烟雨之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六朝文物草连空”正表现了诗人对那种孤独缥缈的精神气质的怀念,而怀念,使得江南而再度成为诗人孜孜以求的他乡。

  • 2 杨枫 2015-09-29 21:51:20

    江月无情,人生如寄,唯有温情给人生以意义

  • 0 刘村花 2011-08-04 17:02:41

    举头望唐宋明月,低头思心灵故乡

  • 1 弹性体 2013-04-19 10:06:47

    初读乏味,可后来就惊艳了。内容丰富多元,只不过,李贺稍微多了点吧!俸钱十万的无常;名都没落的悲伤;穿越历史的迷惘;文人的种种情怀;还有,心有灵犀之后,是走马兰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1 万水千山皮皮虾 2014-05-19 09:22:11

    婉约派大师过常宝 不过有的说的颇有意思

  • 0 侯磊 2012-02-22 22:47:43

    感谢刘汀兄赠书

  • 1 夏日扬帆 2016-07-01 16:14:24

    本来一开始觉得过于感性,但是多读 几篇 觉得部分篇目剖得非常细腻,有一些不常见到的感性认识,选的篇目也很有意思

  • 0 爱吃蛤蜊的啤酒 2013-05-24 16:17:54

    大湿 西湖的水 我的泪

  • 0 任平生 2013-04-11 14:11:14

    弥漫着西方哲学的味道。

  • 1 壶中仙 2011-12-02 21:53:18

    安意如什么的都弱爆了……

  • 0 虾坨坨艺仔 2011-11-02 10:09:54

    当真是一本古今孤独者的书,没想到又再版了,着实感慨。还记得三年前过老师在我书上写的,"每个年轻人都是诗人"…时光飞逝,然而天边一轮明月仍在,那些情趣风韵也永远不会消失。

  • 1 WandaWei 2012-04-22 12:11:16

    很久没看这么“肉麻”的文字,开篇打了几个寒战。看那么多经济类社科类的书籍,还是需要偶尔“风花雪月”一下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0 Mere 2023-01-10 02:33:16 北京

    从诗人情感的角度解说唐诗宋词,紧扣文本对意象、背景、诗人性格等进行分析。高中的时候买的这本书,如果那时看,我可能会蛮喜欢,感觉会背诵很多句子用在作文上。但现在看来,难免就会觉得为赋新词强说愁,古人的情感如何,我们真的能从诗文中看到吗?有如秦观诗的雄迈,却有着词的婉约,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他呢?最喜欢作者分析李贺,过去从未清晰了解过这位诗人,可连续三篇诗目的解读,却展现了一个穿越于人鬼世界、不与世俗相容的游魂。

  • 0 闭关中,勿扰 2013-04-15 12:33:21

    读完之后你就会发现跟人比起来,所谓的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算个毛线。

  • 0 越读悦读 2013-08-04 21:53:42

    古月照今人,今月照昔人。人事已非,情怀依旧。

  • 0 2019-02-12 23:36:54

    唐诗鉴赏体学术的流风余韵。以之佐酒伴茗,尚怀清冽冰肌之感。

  • 0 星晗 2015-05-25 22:30:31

    这本书里面绝大多数都在《文史知识》上发过。有两个版本: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09版,收了30篇文章;第二版RUC出版社2011.08版则收了37篇,删掉了当年王富仁给他写的序。 东方出版社第一版中的最后一篇名为《自渎是一种抗拒的方式》,赏析的是王鼎的《咏大蝴蝶》。而RUC第二版的最后一篇则是关于严复的,赏析的是严复写给他的学生吕碧城的《秋花次吕女士韵》。

  • 0 Irisssss. 2019-03-11 19:31:01

    极美极深情。 然而我三年都没上过过老师的课(ಥ_ಥ) 李贺与梵高 真的很像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